乐文小说网 > 病弱世子,她靠诛心权倾朝 > 第38章 灯下影动心难测,谁把真心藏刀锋

第38章 灯下影动心难测,谁把真心藏刀锋


夜雨初歇,宫道湿滑如镜,倒映着天边残月与未散的云翳。

朝会已散,百官陆续退去,脚步声在空旷的玉阶上渐行渐远,唯有兰台殿前那盏孤灯仍摇曳不熄。

应竹君缓步而出,青衫素袍,身形瘦削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她低垂着眼,指尖轻轻拂过腰间那枚温润玉佩——玲珑心窍静静蛰伏,如同她藏于皮囊之下的锋芒。

方才金殿之上,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发难,来得猛烈却不出意料。

“体弱多病”是她的护身符,也是敌人最易攻破的破绽。

而今,七皇子终于按捺不住,借老御史之口,将矛头直指她性命所系的身份秘密。

一句“是否真为男子”,看似查证,实则是要将她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她早已布下罗网,只等猎物自投。

谢砚深夜潜行,无声无息地带走了太医院那位曾为她诊脉的老医正。

那人年迈耳背,却因一次偶然替她调理寒症,在脉案中留下过“纯阳之脉,虚寒缠身”的批注。

如今这纸批注,经小满妙手摹画,化作三份笔迹各异、来源不同的“诊断书”——一份悄然现身于林御史案头,如天降证据;一份深藏兰台旧档夹层,待日后“意外发现”;最后一份,则静静躺在九王爷封意羡手中,附言寥寥数字,却重若千钧:“若他们真要验身,请让这位大夫出面作证。”

她不需要当场揭穿什么,她只需要——有人愿意站出来替她说话。

而那个人,必须是封意羡。

当御史声嘶力竭地请求查验身份时,大殿死寂,连太子都屏息凝神,等着看这场风暴如何吞噬那个太过耀眼的新科状元。

皇帝眉头紧锁,目光扫过群臣,终是迟疑。

就在此刻,一道玄色身影自列班中踏出。

九王爷封意羡,素来冷峻寡言,从不轻易涉足朝争。

此刻他却立于丹墀之下,声音清冽如霜雪落地:“臣愿担保应行之清白。”

满殿哗然。

他的语调没有起伏,却字字如钉入骨:“其策论出自本王亲审,其品行经暗龙卫三年监察,无不合礼法之处。若因一句无端揣测便毁一人前途,朝廷体统何在?士林之心何安?”

话音落下,百官低头,无人敢接。

更令人窒息的是他接下来的一句——

“若陛下执意查验,臣请同验——以证天下,非独疑一人。”

此言一出,不仅是皇帝,连七皇子的脸色也为之一变。

这是何等姿态?

不是求情,而是以亲王之尊,以全身清誉乃至皇室尊严为赌注,将整个质疑踩进泥里。

他不是在保一个人,而是在逼问整个朝堂:你们怀疑的,真的是一个病弱学子吗?

还是说……你们想借此动摇储权之外的任何可能?

皇帝最终挥袖:“此事到此为止。”

可谁都明白,这一战,真正的胜负不在言语,而在背后那股悄然凝聚、不容轻犯的势力。

退朝钟响,人群散尽。

应竹君并未随众离去,而是独自折返兰台廊下。

这里曾是她无数次查阅古籍、推演局势的地方,雕梁画栋间藏着无数密档与过往的秘密。

雨水顺着飞檐滴落,在石阶上敲出细碎回音。

她倚栏而立,风吹动她额前碎发,露出一双沉静如渊的眼。

指尖再次抚上玉佩,温凉触感渗入肌肤。

识海之中,玲珑心窍微微震颤,似有新任务即将浮现,但她此刻无心查看。

她在等。

等一场风雨后的余波,也等一个必将到来的身影。

身后落叶轻响,脚步无声,仿佛鬼魅降临。

一道玄色身影悄然而至,斗篷微扬,眸光幽邃如夜星。

他站在她身后三步之遥,未曾开口,气息却已笼罩四野。

片刻寂静后,一声低问划破夜色:

“你明知他们会查你身份,为何不避?”

夜雨初歇,兰台殿前的石阶仍泛着幽光,湿气沁入衣袖,缠绕在应竹君瘦削的肩头。

她倚栏而立,指尖一遍遍抚过腰间那枚温润玉佩——玲珑心窍沉寂如常,却似有脉动与她心跳隐隐相合。

风掠檐角,残叶翻飞。

一道玄色身影悄然而至,无声无息,仿佛自暗影中凝形而出。

他停在她身后三步之遥,未语先静,气息却如寒潭投石,搅动了整片夜色。

“你明知他们会查你身份,为何不避?”封意羡的声音低得几近耳语,却字字清晰,像冰刃划过绸缎。

应竹君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抬眸,望向远处宫灯渐熄的长街。

那里曾是她前世被拖入冷宫的最后一程。

如今灯火依旧,命运却已悄然改道。

“因为我需要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她嗓音清冷,带着久病之人特有的微哑,却不容置疑。

身后沉默片刻,风拂过他的斗篷边缘,猎猎轻响。

“所以你是故意的?”他问,语气里终于透出一丝波动。

她终于侧首,目光斜斜落在他脸上。

月光勾勒出他冷峻的轮廓,眉峰如刀裁,眼底却藏着深不见底的暗流。

那一瞬,她几乎能听见他心底翻涌的惊涛——震惊、审视、还有一丝被算计后的不甘。

但她知道,这不甘不会化作怒火,只会沉淀为更深的忌惮与……在意。

“不错。”她点头,唇角微扬,笑意却未达眼底,“若我躲了,便只是个任人拿捏的病弱学子;可若有人为我说话——尤其是你——那我就不再是孤臣。”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钉子般一颗颗敲进黑夜:“他们质疑的就不再是一个‘真假难辨’的身份,而是你的权威,是九王府的立场。你一开口,这场棋局就变了味。”

封意羡眸光微闪,瞳孔深处掠过一抹极淡的金芒,似有某种古老血脉在悄然共鸣。

他盯着她看了许久,仿佛要将她看穿,看进那副病骨之下究竟藏了多少筹谋与锋芒。

“你就这么笃定我会替你说话?”他终于开口,语调仍稳,却多了几分试探。

“我不笃定。”她缓缓转身,正面对着他,双目如渊,“但我赌你不会放任七皇子借题发挥,动摇朝局平衡。你也清楚,今日若我不倒,明日倒下的可能是太子。而你——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权力天平彻底倾斜。”

风骤然止息。

两人对立于廊下,衣袂轻扬,竟无一句多余言语。

夜雾缭绕之间,仿佛有无形丝线在彼此命运间悄然系紧。

良久,封意羡垂下眼帘,指尖不经意抚过左手腕上一道陈年旧疤——那是十年前一场毒杀留下的痕迹,至今每逢阴雨便隐隐作痛。

此刻,那痛感竟微微发烫,似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他没再说什么,只轻轻颔首,转身离去。

步伐稳健,背影决绝,却在转角处顿了一瞬,似有所觉。

而应竹君望着他远去的身影,终于缓缓闭上双眼。

识海之中,玲珑心窍轰然震动,一道清冷女声浮现:

【任务完成:化解身份危机】

【功德+1】

【新区域解锁进度:37%】

她睁开眼,眸底闪过一丝锐光。

还不够。

这点功德,远远不够揭开母亲死因的真相,更不足以撼动那些藏在黑暗中的巨擘。

当夜,她独坐书房,焚香净手,将玉佩贴于额前。灵识沉入——

眼前景象骤变。

书海阁内,万卷藏书浮空旋转,墨香弥漫。

时间流速十倍于此,一日抵外界两夜半。

她径直走向最深处那排禁书架,取出一册泛黄古卷:《摄魂引·终章》。

此术源于上古秘传,修至极致可令形神合一,欺天瞒地。

不仅外貌体征可拟真至毫厘不差,连呼吸频率、体温血流、五脏律动皆能调控如常人巅峰状态。

传说练成者,纵使千人围诊亦难辨虚实。

但她此前因体质孱弱,始终无法承受其对经脉的压迫。

如今借助仙府时间加速,她决定强行突破。

盘膝而坐,运转心法。

第一重关卡便是“逆息归元”——需以意志压制肺腑衰损之象,强行逆转气血流向。

剧痛如刀剜骨,冷汗瞬间浸透里衣。

她咬牙坚持,脑海中反复回放金殿之上那一幕:御史咆哮、百官屏息、皇帝迟疑……还有封意羡踏出的那一瞬。

不能倒。绝不能。

七日苦修(外界仅十七时辰),她三次昏厥,又三次醒来继续。

直到某一刻,体内真气如江河汇海,四肢百骸忽然通畅无比。

镜中映照的身形虽依旧清瘦,但步伐稳健,喉结随呼吸自然滑动,气息沉入丹田,再无半点虚浮。

次日清晨,天光微明。

她未施任何易容手段,也未服药压声,仅着寻常青衫,缓步走入兰台大堂。

徐夫子迎面而来,照例拱手问候:“应公子早。”

脚步交错刹那,老人猛然一怔。

眼前少年行走之间足下生根,气息绵长,眉宇间竟透出一股久违的阳刚之气。

更诡异的是,那原本该因体弱而微颤的手腕,此刻稳如磐石。

他嘴唇微动,似想说什么,终究低头退开,眼中惊疑难掩。

三日后。

她独坐窗前抄录典籍,忽觉玉佩一阵温热。

识海微震,玲珑心窍传来淡淡提示:

【有讯息自外界传入,源自旧缘之人】

她指尖微顿,墨迹在纸上晕开一点黑痕。

风穿窗而入,吹乱案上书页,也吹动她心头一片幽深波澜。

她凝视手中玉佩,另一半的形状在记忆中渐渐浮现——

而就在此时,识海深处,刚刚解锁的【观星台】方位,一道微弱的共鸣,悄然亮起。


  (https://www.lewenvxs.cc/5511/5511233/5034452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