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代影综:1947我来了 > 第288章 破绽

第288章 破绽


一方面是基于一种扭曲的、战胜了竞争对手的“战利品”心态;另一方面,潜意识里或许也隐隐觉得这东西可能藏着什么,但又不敢深究,于是便常年带在身边把玩,既是一种炫耀,也是一种不安的寄托。现在要被李天佑拿走,他本能地抗拒,但又找不到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拒绝。

杨厂长在一旁看着,眉头紧锁。他虽然不清楚烟嘴的具体来历,但看易中海这副模样,也猜到绝非好事。他不想节外生枝,尤其不想在重要的生产任务期间闹出什么风波,于是清了清嗓子,打着官腔圆场道:“老易啊,既然是天佑父亲的东西,孩子想要回去留个念想,也是人之常情嘛。你一个老同志,跟孩子争这个干什么?还给天佑就是了。”

杨厂长发了话,等于给了易中海一个台阶下。易中海咬咬牙,知道今天这烟嘴是保不住了,再想想这么多年也没发现这烟嘴有什么猫腻,应该就是李有水生前把玩的一个小玩意儿而已。

想到这里易中海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李天佑说:“......天佑你说得对,这......这确实是有水兄弟的东西。我......我也就是代为保管了这些年。现在物归原主,应该的,应该的......”  他说着,心都在滴血,仿佛被剜去了一块肉。

李天佑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他紧紧握住烟嘴,感受到那冰冷的金属触感下仿佛传来的父亲的温度。他对着易中海和杨厂长微微躬身,语气真诚:“谢谢易大爷成全,谢谢杨厂长。”  态度无可挑剔。

这个小插曲看似平息,但现场的气氛已经彻底改变。易中海如同斗败的公鸡,精气神都泄了大半,后续的交接工作只是机械地应付着。杨厂长也显得心事重重,没多久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李天佑则全程保持着冷静和专业,顺利完成了所有交接手续。当他带队离开轧钢厂时,夕阳已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他坐在车里,手心紧紧攥着那枚失而复得的黄铜烟嘴,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

易中海没有猜错,这确实只是父亲生前把玩的小玩意儿罢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当年教年幼的李天佑辨认烟嘴上的徽记的时候说的一段拗口的话。

父亲当年教他辨认暗记时,似乎还说过一些类似谜语的话,关于“鸟儿归巢”、“老地方”“不得已”......当时他年纪小,不懂,现在想来,会不会是暗示他能找到的、藏匿重要东西的地点?

李天佑的心跳再次加速,他必须立刻仔细回忆父亲的叮嘱,同时,要尽快将这个重大发现告知田丹!

回到运输队办公室,已是夜幕低垂。李天佑反锁了门,拉上窗帘,将台灯的光线聚焦在办公桌上。那枚黄铜烟嘴在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他首先仔细检查那个确认身份的“爪痕”暗记。没错,清晰无误。然后,他尝试回忆父亲当年所有关于烟嘴的话语。“鸟儿归巢”......“老地方”......父亲是钳工,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工厂。而“巢”,会不会指某个具体的、隐蔽的存放点?

他的手指细细抚摸烟嘴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父亲交待过的暗记附近。突然,在烟嘴与烟杆连接的螺纹根部,一个极其隐蔽的、几乎与螺纹融为一体的细微划痕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划痕不像是磨损,更像是一种刻意留下的、指向性的标记。标记的方向,隐隐指向烟嘴内部中空的部分。

难道暗格不在外面,在里面?李天佑想起父亲那双巧手,总能制作精密的工具。他尝试拧动烟嘴的各个部分。当他用尽全力,逆时针旋转烟嘴最底部的金属环时,伴随着一声极轻微的“咔”声,烟嘴的底部竟然被他拧开了,露出了一个极其细小、不足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深孔!

这个设计太精妙了,外部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需要极大的力量和特定的方向才能打开。易中海把玩了这个烟嘴多年,甚至刻意抹去了烟嘴表面的大部分标记,也从未发现这个秘密。

李天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用镊子尖小心翼翼地探入小孔,轻轻夹取。果然,他夹出了一小卷被紧紧卷起的、泛黄脆弱的油纸!

将油纸小心翼翼地摊在桌上,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幅用极细的笔尖绘制的、略显潦草的示意图。那似乎是某个建筑的局部结构图,标注着几个点,旁边用只有他和父亲才懂的、源于童年游戏的简单符号标记着:“巢”、“危”、“龙”。

“巢”指向的,是图中一个类似通风管道或者废弃物料通道的位置。“危”字打了一个叉,似乎表示危险或已失效。而最关键的,是那个“龙”字,旁边画了一个箭头,指向一个隐藏在庞大底座下的、极其不起眼的暗格符号。

这图纸指向的地点,结合“老地方”的提示,李天佑几乎瞬间就确定了,轧钢厂废料区那个早已废弃的、父亲李有水当年曾独自负责检修过的已经报废的老式液压机底座,那里位置偏僻,几乎无人涉足。

父亲竟然将东西藏在了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果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事不宜迟,李天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不能贸然行动,需要计划和接应。他仔细收好烟嘴和图纸,拨通了田丹的电话。

“田丹姐,是我,天佑。我有极其重要的发现,可能找到了突破僵局的关键......”他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但隐去了具体地点,“我需要你的帮助,今晚能否见面?需要绝对保密。”

电话那端的田丹,听完后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她斩钉截铁的声音:“明白,地点你定,我马上安排,天佑,千万小心!”

夜深人静,轧钢厂厂区一片寂静,只有巡逻守卫的手电筒光柱偶尔划过。在田丹安排的可靠人员的外部策应下,李天佑凭借对厂区地形的熟悉和矫健的身手,避开巡逻,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废料区。

那台老旧的液压机如同沉默的巨兽蹲伏在黑暗中。根据图纸指示,他找到了那个庞大的铸铁底座。在底座下方一个被油污和铁锈覆盖的角落里,他摸索到了一个几乎与底座融为一体、需要特定角度用力按压才能弹开的小金属板!

金属板后,是一个狭窄的缝隙。李天佑用工具伸进去,小心地勾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火柴盒大小的金属盒。

成功得手,李天佑强压住激动,迅速按原路撤离,与接应人员汇合,消失在夜色中。

在田丹安排的绝对安全的安全屋内,台灯的光晕笼罩着桌面,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油布特有的气味。两人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从液压机底座暗格中取出的、饱经岁月侵蚀的金属盒。

里面没有微缩胶卷或华丽的珠宝,只有几页薄薄的、边缘破损、字迹深浅不一的纸张。它们材质各异,有粗糙的毛边纸,也有相对高级的拷贝纸,甚至还有一小片疑似从某个笔记本上撕下的页面。

除了几份关于解放前京城布防、驻军调动等早已过时、且残缺不全的情报抄录件外,真正让田丹和李天佑心跳骤停的,是夹杂在其中、由李有水亲手记录或谨慎收集整理的、关于龙老太太的核心信息。

这些手写记录和模糊的档案副本,如同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破碎镜片,每一片都映照出龙老太太那隐藏在“孤寡老太太”面具下的狰狞原貌:

记录明确指出,这位自称“龙金氏”的老太太,真实姓名已难以考证,但其出身极为复杂。她是前清某位因卷入权力斗争而获罪削爵的贝勒爷的私生女(外室所生)。这位贝勒倒台后,家道中落,龙金氏早年经历坎坷,这也塑造了她善于钻营、趋炎附势的生存本能。

更关键的是,记录中提到,在北洋政府时期,她曾与一个名为“三井物产”的日本商社过从甚密,有多次暗中接触的记录,怀疑曾利用其接触到的某些人际关系,向对方出卖过一些非核心但具有参考价值的社会、经济类情报,以换取钱财或庇护。

而她的儿子能够在国党军中快速晋升,记录中李有水特意用红笔标注怀疑:“其子晋升异常迅捷,背后或有日方残余势力暗中打点、培植代理人之嫌,需警惕。”  这一条,直接将龙老太太的历史问题从一般的旧社会关系,提升到了涉嫌“汉奸”行为和与境外势力勾结的严重高度。

记录中还揭示了易中海的来历,他并非普通的市井工人,其祖上竟是那位贝勒府中的“家生子”。贝勒府败落后,易家流落在外,但易中海这一支似乎一直与龙老太太保持着某种隐秘的联系。

他辗转进入钢铁厂,表面上是一名普通工人,实则很可能是龙老太太安插在社会底层、负责处理一些“湿活”的暗桩。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在李有水夫妇事发当晚,易中海会第一时间去找龙老太太求助,而龙老太太又为何会不遗余力地帮他掩盖,他们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是主仆兼共犯的关系。

在记录的字里行间,李天佑和田丹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有水同志当年的敏锐和勇敢。他显然早已察觉到龙老太太和易中海的非比寻常,并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地下工作者的直觉,开始了秘密调查。

他不仅标注了龙老太太儿子的具体部队番号和异常晋升轨迹,更在一份手写分析中明确提出怀疑:“龙氏经营多年,手眼绝非仅限于此四合院。疑其借旧关系及子之便利,编织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情报与人脉网络,或用于牟利,或用于自保,甚或……有其政治图谋。此网不破,后患无穷。”

然而,由于龙老太太行事极为谨慎老辣,易中海又伪装得天衣无缝,李有水的调查异常艰难,未能在他牺牲前获取到足以向上级正式汇报、并采取行动的“铁证”。这些记录,更像是他个人调查过程中的笔记和存疑备案,充满了未尽之言与深深的忧虑。

这些文件虽然不完整,许多细节缺失,证据链也存在断层,但它们如同散落的、却带着明确指向的拼图碎片,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直接将龙老太太可疑的前清遗毒背景、北洋时期的涉嫌汉奸行为、与境外势力的潜在勾结、其子的可疑晋升,以及她与易中海根深蒂固的主仆共犯关系,乃至他们合伙伪造证据、掩盖李有水夫妇牺牲真相的重大嫌疑,全部串联了起来。

其信息量和潜在的杀伤力,远超田丹之前掌握的、那些侧重于“老刀”失职和易中海嫉妒告密的线索。这等于是在龙老太太看似铜墙铁壁的防御上,凿开了一个致命的缺口。

“太好了!天佑!”田丹逐字逐句地看完,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如释重负,“这些材料……太关键了!虽然它们大多是副本、手记和存疑记录,法律上或许不能直接作为定罪证据,但其指向性无比明确,信息价值巨大。它们揭示了龙老太太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更危险的背景。”

“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关于易中海暗示贾张氏告密、龙老太太伪造传单、灭口证人,以及杨厂长等人失职的铁证,现在完全可以向上级申请,对龙老太太和易中海的历史问题及其在李有水同志牺牲案中的重大嫌疑进行并案调查,并立即对他们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这足以打破僵局了。”


  (https://www.lewenvxs.cc/5498/5498720/4323377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