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稚子执笔意南巡
养心殿的书房内,年过花甲的军机大臣徐世昌,此刻正微微躬着身子,站在御案旁。
案上铺着明黄色的宣纸,一方砚台里墨香四溢。
年幼的溥俊皇帝,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便服龙袍,正襟危坐,小手中握着一支紫毫毛笔,眉头微蹙,似乎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
“皇上,这‘宣慰’二字,当用在此处,既显朝廷恩德,又不失体面。”徐世昌的声音温和,指着纸上一处空白的地方,轻声引导着。
他今日的任务,不仅仅是辅佐这位小皇帝写下一道关乎国运的圣旨,更要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这位不谙世事的天子,理解一些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国事艰难”。
溥俊皇帝眨了眨有些迷茫的大眼睛,手中的笔迟迟没有落下。
他放下笔,抬起稚嫩的小脸,望向身边的徐世昌,声音带着孩子特有的清脆与不解:“徐太傅,朕……朕不明白。那个江海市的林宇,他不是打了东洋人吗?皇叔说,东洋人总是欺负我们……那林宇能打他们,不应该是英雄吗?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写这样的旨意给他?”
在小皇帝单纯的世界里,能打“坏人”的,自然就是好人,是英雄。他无法理解,为何平日里威严的皇叔会为这个“英雄”大发雷霆,又为何要让德高望重的太傅如此煞费苦心地去“宣慰”他。
徐世昌看着小皇帝那双清澈纯真的眼眸,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与悲凉。
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愈发温和,却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皇上圣明。林宇将军能击退外辱,保境安民,确有其功绩。只是……”
他斟酌着词句,试图用小皇帝能理解的方式解释这复杂的局面:“皇上,这天下就像一个很大的家,家里有许多兄弟姐妹。林将军就好比家里一个很有本事的兄弟,他能保护家里不受外人的欺负,这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这个兄弟本事太大了,又不听家里长辈的话,甚至想自己另立门户,那这个家……可能就会散了。”
“朝廷,便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林将军在江海市所为,有些地方……做得有些过了,没有顾及到朝廷的体面和规矩。所以,朝廷才需要派老臣去与他好生商议,让他明白,只有一家人齐心协力,这个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不受外人欺辱。”
徐世昌的这番解释, 其中蕴含的无奈与苦涩,却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然依旧有些困惑,但还是重新拿起了笔。在徐世昌的耐心指点下,那道关系着大乾东南局势的圣旨,终于一字一句地写在了明黄的宣纸上。
字迹略显稚嫩,笔画也谈不上遒劲有力,甚至有几处还微微洇开了一点墨迹,但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这个没落王朝最后的期盼与挣扎。
写完最后一个字,溥俊皇帝如释重负般放下了笔,好奇地看着徐世昌:“徐太傅,往日里,这些旨意不都是李谙达他们帮朕写的吗?为何今日……要朕亲自来写?”
徐世昌微微一笑,眼中却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皇上亲笔所书,方能显出朝廷对此事的万分重视,也能让那林宇感受到皇上与朝廷的拳拳诚意。此乃君臣之道,亦是……笼络人心之法。”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或许,也只有这年幼天子的亲笔,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一下那位远在江南的“强人”的虚荣心,为接下来的招安增添几分微不足道的筹码。
那道圣旨的大意,无非是先肯定了林宇保卫江海、抵御外侮的功绩,称其为“国之干城”,随后话锋一转,又提及他行事过于激烈,有伤朝廷体面,望其能以大局为重,接受朝廷招抚,共同维护大乾江山社稷的稳固。
圣旨中,还暗示将授予林宇更高的官职和更大的权力,并承诺朝廷将全力支持其在江南的发展。言辞之间,极尽拉拢怀柔之意,与之前那种高高在上的申饬截然不同。
数日后,京城火车站。
没有浩浩荡荡的仪仗,没有前呼后拥的官员,甚至没有像样的饯行场面。
年近古稀的徐世昌,身着一件半旧的灰色棉袍,头戴一顶普通的暖帽,手中提着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装着那份由小皇帝亲笔书写的圣旨,以及几件换洗衣物。
他的身后,只跟着两名同样作寻常仆从打扮的随从。
若非他那清癯的面容和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的沉稳气度,任谁也无法将眼前这个略显落寞的老人,与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联系起来。
寒风吹过站台,卷起几片枯叶,更添了几分萧瑟。
徐世昌看了一眼那即将南下的火车头喷吐出的浓浓白烟,轻轻叹了口气。
此去江海,前途未卜。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位年轻气盛、手段狠辣的林宇,是否会买他这个老臣和那道圣旨的账。
但他必须去。
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为了那御座上尚且年幼的天子,也为了……或许还存在的一丝渺茫希望。
火车发出一声悠长的汽笛,缓缓开动。徐世昌在随从的搀扶下,步履略显蹒跚地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车窗外,京城的轮廓在烟雾中渐渐模糊,如同这个王朝黯淡的前景。
(https://www.lewenvxs.cc/5477/5477923/2622376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