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正式入学
傍晚炊烟再起,老三街多了些饭菜夹杂炖菜咸香味。
陈凡吃饭时刻意让气氛轻松一些,讲了两句林场里冬天烧柴注意事项的趣事。
霜儿听懂一半,却也跟着笑。夜里分配好明天起床顺序,叫霜儿先穿衣后喝水,不要错乱。
这一夜,比上一夜更安稳。霜儿因为“看过了”不再忐忑,反倒早早睡着,呼吸绵软。陈凡晚些时间才躺,心绪平整。
天还未亮透,院内已点了油灯。外头有更多脚步声,显然今天县里许多家长都起得早。
姜秀给霜儿先喂了一只热窝头,让她喝几口淡盐水。霜儿紧张而克制地吃,生怕弄脏新换的衣襟。
陈凡把介绍信、户口页抄录的关键信息与原件、布票与基本资料一并整齐叠成一束,用一圈棉线缠两圈扎牢,再放怀里。
霜儿手里抱着小布卷,里面有她旧的练字册与两支铅笔——铅笔装在一个半旧的细竹筒里,筒边磨得光润。
出门时东方天际有条淡鱼肚白,街上已有三三两两同行的父母带着孩子往同一方向走。
孩子们或兴奋,或被裹得圆滚,或紧张得手指绞衣摆。有人在路口低声互问“排上没有名额会不会补?”“听说多一个就得争”。
到阳光小学门外时,门前空地已经排了一条队伍,顺着墙根弯到门口。保安已经站在门侧整理小册。
看见陈凡,主动点头,示意他们靠前。队伍里后面有家长低声询问“怎么往前插的”,保安摆手:“昨日提前通报的,走手续的。”声音简短有力,压住窃窃私语。
登记桌上放着一本硬皮登记簿,纸张泛微黄,左侧排姓名称呼,右侧有户口地址与推荐单位栏。
登记的是一位戴着细框眼镜的年轻老师,写字干净有力。霜儿站在桌前,眼神紧盯那支毛笔出入纸面,简直屏住呼吸。
老师抬眼:“孩子名字?”
霜儿舌头打结,紧张到喉咙发干,嘴张了张没出声。陈凡站在她后面,没有抢答,只轻声:“告诉老师。”
霜儿吞了口口水,这才声音细细:“陈霜儿。”
老师点头,写下,再抬头:“生辰。”陈凡答出。老师继续记录,翻后面一页:“基础识字几个?会数?”
陈凡淡声:“识十来个常用,会数到一百,会用手指加减简单数。”
老师嗯一声,写“可”。随后让霜儿伸手,用木尺比了一下身高,不细写,只在旁批注“适中”。
接着让霜儿念黑板上已经写好的“团结”二字。霜儿紧张得声音发颤,却认出了“团”字花了心思,嘴唇抖了抖才完整读出来。
老师没有苛责,点下“通过”。姜秀在旁喘了一口长气,眼周皱纹在紧张与松脱之间抖动。
登记完,保安指向里面:“等校长来讲话,再统一进教室。你们先到院角站着。”
陈凡点头,带姜秀与霜儿到指定位置。孩子们大多挤在父母身边,气氛复杂:有的兴奋,有的打哈欠,有的默背不知哪里听来的顺口溜压紧紧张。
约莫一盏茶光景,院门内一阵略快的脚步,一个五十上下、身材清瘦的男子从教导处方向出来,穿一件洗得很挺括的中山装,脸上皱纹细密,却精神清朗。
他走到旗杆前,环顾一圈,目光在陈凡身上停顿极短一瞬,然后展开温和笑意:“各位孩子、家长,欢迎来到阳光小学。”声音不高,却极稳,透出一种长年持教的沉静。
他简短讲了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欺小,讲卫生,爱惜书本桌椅;也讲入学不分贫富,不在于衣着,要看勤与诚。
孩子们七七八八地点头,有不懂的仍然看父母眼色。讲话完,他吩咐:“第一批新生随班主任进第三间屋。”霜儿所在这一组被叫到。
姜秀握霜儿的手,眼神舍不得。霜儿抬头看陈凡,陈凡只朝她点一下头:“进去,听老师安排。”
霜儿吸一口气,松开母亲的手,小步跟队伍进教室,临进门前还回头看一眼,目光亮亮的,里面有紧张也有那种对未知即将展开的悸动。
姜秀鼻头发酸,又硬生生压下眼泪。
孩子进屋后不久,刚才那位校长便让一位老师带其他家长稍等,自己向陈凡点头:“这位就是陈——小陈吧?跟我来一趟。”语气里带着分寸的礼貌与不掩饰的主动。
陈凡跟他进教导处。屋内陈设简单:一张老榆木桌,桌面铺着厚纸板压平,角落放一个搪瓷茶缸,旁边一只竹编圆筐里塞着几个布包。
墙上有一块小告示板,钉着几行新贴的条目。窗台放着一盆叶片厚实的青萝卜缨子插在水里。
校长关上半扇门,转身笑意更足:“黄老托信说你近日上县,若有闲就让我们照顾,另还说了你那边做的一些,表现不必多提,我心里有数。”
“我们学校办学这几年,最怕的是只抱关系不讲行为的人。黄老极少亲笔写推荐,你这封信我仔细看过,放心,孩子在这儿我们一定当自家娃照管。”
陈凡站姿端平,回答不卑不亢:“校长客气,霜儿能进来读书,是她的福气。她胆子小,刚离熟人圈子,若有不懂,还请老师们严一点。”
“手上不懂的地方挑出来当场纠正,别怕她哭。”
校长点点头,似笑非笑:“你这口气倒像是个已经带过几年学生的。放心,哭是正常。我们看孩子,先看是否诚实,有不懂敢说不会,就好教。”
说着从桌上抽出一个用旧报纸裹着的包,拆开后里面是一撮紧紧卷着的条状茶叶,颜色暗绿发乌,香气细,却干净。有些年份,这样的茶叶并不随处易见。
“黄老既托话,我也不好空手,你拿回去给家里泡。路上跑来跑去,喝粗茶渣子伤胃。”校长递来。
陈凡没有急着推辞,目光掠过那包茶,心里明白在这个阶段“一味拒绝”会显出疏离和不近人情,他接过:“多谢。”
“后面我不常在城里,母亲若有做不合规矩的地方,还请多提,不枉这信。”
(https://www.lewenvxs.cc/5312/5312072/111104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