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章 蜀中惊变烽烟急
吐谷浑部落自前朝大梁时就是西北边境的心腹之患,他们由数个大型部落联盟组成,必要时能凑出数万骁勇善战的骑兵,这些部落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一旦遭遇雪灾或食物短缺,便化身马匪,疯狂寇掠大梁边境城镇。
大陈立国后曾数次调集重兵剿灭,但这些狼崽子极其狡猾,一见势头不对便远遁茫茫大漠深处,让人无处寻觅,即便偶尔歼灭其一部也无法伤其根本,过不了几年便又死灰复燃。
他们自幼生长马背,长弓快马,来去如风,极其擅长游击袭扰,并且战术灵活,打得过便狠狠劫掠,打不过转身就跑,若被大军围困便假意投降,一旦朝廷军队撤离,就又立马复叛。
如今韩战新立的韩国和吐谷浑部落这两个棘手的对手居然联手行动,看来大陈边境从此麻烦了。
“朕原本还在纳闷……”,陈帝目光锐利,沉吟道:“韩宗旺身为大宗师,为何此次未曾出手干预,现在朕明白了……若是天底下的大宗师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出手,举手投足间便可覆灭一国更立新朝,那这天下,干脆直接由他们几位大宗师轮流做皇帝罢了!
天道冥冥,自有其制衡之道,大宗师之间亦有默契与掣肘,岂会轻易介入凡俗王朝争霸?如此看来……只要我大陈内部不乱,前线将士**用命,韩宗旺及其弹丸小国,亦不足为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沉重:“倒是这吐谷浑……如附骨之蛆,虽不致命却不断消耗我大陈国力,牵制朕之精力坏朕大事,当真可恶!”
“陛下!”童环捋着胡须,沉吟道:“夷族狄戎,向来畏威而不怀德,不服王化,老臣以为,对付他们硬碰硬并非上策。
或可多派遣精明强干的谍探、能言善辩之士,携带金银珍宝潜入其部落内部,行糜羁之术,挑拨离间,分化瓦解,使其内部争斗不休,无力他顾,再择机扶持亲近我朝的部落,方可徐徐图之,逐个击破。”
陈帝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看着漂浮的白云,坚定地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徐徐图之?太尉啊,朕等不了那么久!朕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大陈疆域稳固,四夷宾服!区区疥癣之疾,岂能成为羁绊朕开创万世基业的绊脚石?朕,没有那个耐心!”
他猛地回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臣子,一字一句声音激荡,带着开创历史的魄力:“朕意已决!要在北境修筑万里长城,东起紫河,西至朔州,依托山险,连接要塞,筑起一道永不陷落的屏障!朕要永御羌敌于国门之外,使我大陈百姓再不受胡骑侵扰之苦!”
这个决定石破天惊,让童环、谵台明等大臣浑身一震,目瞪口呆。
“陛下……这……万里长城,工程浩大,恐非一朝一夕之功,所需民力、财力……”
童环声音发颤,既是激动于这前所未有的宏伟蓝图,又深感其中的艰难。
“运河加快进度,预计明年即可竣工,”陈帝打断他的话,思路清晰,显然早已深思熟虑,“届时,可顺势再征调民夫三十万转赴北疆。传朕旨意,民间凡有自愿赴边修筑长城者,其家可免三年徭役,并给予钱粮补助。着工部即刻派人堪合地形,绘制图样,核算所需用度,至于钱财……”
陈帝略一停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决绝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但随即被钢铁般的意志取代:“一切所需,先从朕之皇陵预算中抽取,朕之陵寝可缓建,可简建,但这万里长城,关乎国运,必须尽快动工!”
他昂首向天,声音带着无比的自信与豪情,仿佛在向天地宣告:““朕立于此世,便要肩比三皇,功盖五帝!这寰宇九万里,当为朕之疆场,朕之画卷!
如今风鹏正举、蓄力冲天之时,朕要开创的是万世不拔之基业,是庇佑万民之千秋功业,哪管他什么生前身后的虚名!”
“陛下……圣明!老臣……老臣……”
童环匍匐在地,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时语塞,谵台明与其他将领无不心潮澎湃,为皇帝的气魄与牺牲所震撼,纷纷拜倒。
陈帝看着跪拜的众人,脸上的凝重并未散去,他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抛出了另一个更加紧迫的难题:
“北境边患,已有应对之策,然则眼下最要紧的,却是要先解决蜀中之急!众爱卿,对于蜀中兵变,有何良策?”
“蜀中兵变?!”
谵台明失声惊呼,脸上血色瞬间褪去,童环也是身躯一震,周围高级将领们无不相顾失色,刚刚因长城之议激起的豪情,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内部危机浇了一盆冷水。
大陈以武立国,蜀中是龙兴之地,因其地势险要,物产丰饶,一直是屯驻重兵之地,数量几近百万,其中不乏跟随先帝南征北战、身经百战的老兵,骄兵悍将,本就难以约束。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岷江大营的虎贲军与京城派去发放过冬军需的官员发生的冲突。京城官员仗着身份处事不公,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双方械斗。
京城系的官员随后调动了亲信兵马,将虎贲军数百名参与械斗的士兵当众鞭挞,手段酷烈。
这数百军士其中有不少参加过立国之战的老兵,受此屈辱郁愤难平,于深夜引发啸营,继而煽动更大范围的哗变。
京城系官员惊慌之下不及细察,匆忙调动驻守剑阁的玄甲军以及达州飞鹰军前往弹压。
结果非但未能平息事态,反而如同火上浇油,使得几支原本并无关联的兵马卷入混战,如今正在蜀中核心地带相互厮杀对峙,情势危急,若处理不当,整个蜀地都可能陷入动荡,甚至引发割据。
“陛下,事不宜迟!”
谵台明率先反应过来,抱拳急声道:“蜀中乃国家腹心,财赋重地,绝不可有失!臣以为……当派一位既熟悉蜀中各军情弊、又在军中素有威望能够压得住场面的重臣,持陛下节钺火速前往平乱,首要之务是制止厮杀,稳定军心!”
童环毕竟老成谋国,稍加权衡后补充道:“谵台大人所言极是!然则此次兵变涉及京城与地方军将的矛盾,非同小可。
老臣以为,除了一位能征善战熟悉军务的将领主理军事外,当再选派一位位高权重、精明干练的文臣协同前去,一则代表朝廷重视,彰显陛下安抚之意;二则便于调查事由,厘清责任,妥善处理后续,避免再生枝节。”
陈帝听完两位重臣的建议,面色沉静,目光幽深如潭,谁也看不出他此刻内心真正的想法。
他翻身上马,动作依旧矫健,接过侍卫高举过头的马鞭,沉声道:“你们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系重大,即刻起驾回宫!明日大朝会,召集文武百官,再行决议!”
言罢,他一抖缰绳,龙驹嘶鸣,率先向着洛阳城的方向驰去,童环、谵台明等人连忙上马,率领着浩荡荡的仪仗与禁军队伍紧紧跟随。
马蹄声如雷,碾过秋日的原野,扬起的尘土模糊了远方的龙门山色,只留下沉重的气氛和亟待解决的巨大危机,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京都洛阳城,宰相府邸。
朱门紧闭,石狮肃立,昔日里车马如龙、冠盖云集的盛况早已不见,只余下秋风卷着落叶,在空荡荡的门前打着旋儿,平添几分萧瑟。
庭院中几枝残菊在风中瑟瑟,唯有枝头一只喜鹊不识时务地喳喳鸣叫,将这府中的冷清,反衬得格外刺心。
厅堂内光线晦暗,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端坐于主位之上,正是那位破关而出的崔家老祖宗。
他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手中那根紫檀木拐杖握得死紧,手背上青筋虬结如同老树的根须,在他面前跪着的,是家族曾经寄予厚望的修道天才——崔知夏。
崔知夏低着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极缓,仿佛稍重一些就会引爆这令人窒息的压抑,下人们早已屏息凝神远远避开,生怕被这厅堂内的威压所波及。
老人的目光死死盯在案几上那柄造型奇特的匕首上,匕首通体黝黑,形如鲨鱼,锋刃处隐隐有血光流动,而靠近柄端镶嵌的两个金色篆文小字—“鲨匕”,更是像两枚烧红的针,狠狠刺入他的眼中。
这……就是你在那凶险万分的剑冢秘境,九死一生带回来的‘宝物’?”
老祖宗的声音沙哑干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极力压抑的怒火与失望。
“家族自你年幼时便视你为麒麟儿,倾尽所有资源,灵药任你取用,秘籍任你翻阅,甚至……还盼着你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能执掌龙门书院,为我崔氏再撑起百年辉煌!”
他顿了顿,拐杖重重一顿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吓得崔知夏浑身一颤。
(https://www.lewenvxs.cc/9/9237/9640734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