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秘密立储
【清朝,算上那个被追封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共有12个皇帝,那你们知道清朝一共公开立了几个太子吗?】
黎民百姓们议论纷纷。
“这还用猜?肯定不多!你看那元朝乱糟糟的换皇帝,太子也没几个正经的。”
“嗨,猜这些干嘛?等那天幕说不就知道了?”
“那你觉得呢?”
“我猜啊,肯定超不过五个去!历朝历代哪有立那么多太子的?又不是开善堂!”
皇帝们,大多笑而不语,或者根据自己朝代的情况随便猜个数字,觉得怎么也得有几个。
【答案是清朝一共就公开立了一位太子——胤礽】
街边的大爷啧啧称奇。
“哎呦喂!这可真是稀奇事了,合着这大清朝的太子是个稀罕物,就出了那么一位,还没落个好下场?”
汉武帝刘彻看着答案,眉头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一个绵延十二帝的王朝,居然竟只开扶持了一位储君?这绝不寻常。”
【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皇太极。 】
【他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3年,皇太极驾崩,生前并未明确册立太子。 】
【于是乎,朝中陷入权力真空,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激烈争夺帝位,两人势均力敌、僵持不下。】
【最终,多尔衮提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庄皇后。】
【1661年,24岁的顺治死了。临终遗言让自己的儿子玄烨继位,这就是后面的康熙帝了。】
【而康熙虽早早立下太子,但这位太子的命运说实话,懂的都懂,可谓清朝历史上最跌宕起伏的储君之一。】
朱元璋一拍大腿,声音洪亮的说道。
“瞧瞧,咱说什么来着,不早立太子就是要出乱子!哥哥死了弟弟和儿子抢位子。”
“最后弄个娃娃皇帝上去,这朝廷大事还不是得听那个多尔衮和豪格的。”
与此同时,一些百姓的关注点就比较奇特了。
“六岁就当皇帝?哎呦喂,那不就是个娃娃?这能懂啥?”
一旁有人插话, “您这就不知道了,这叫‘垂帘听政’!”
“小时候别人管着,长大了自己管呗。”
“但如果管的人不想还回去了呢?”
“嘘,你说呢?”
“............”
未央宫内,汉文帝刘恒忽然转过头,略带笑意地问道:
“张卿,你对后面那个清朝的情况怎么看?”
大臣张苍身体稍稍前倾,恭敬地回答:
“陛下说得对。依臣之见,这清朝刚建立的时候,根基还不牢固,各种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这继位才显得如此艰难。”
他眼神认真,语气却显得很谨慎,
“等到天下逐渐安定,选谁做储君才显得更重要。”
“不过就像后世那位被称为康熙的帝王,虽然立了太子,还是免不了引起风波。”
刘恒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定储安国,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语气变得深沉:
“这继位稳定与否,哪是一句‘立长子’就能说清楚的?”
张苍低头应和:“陛下所言极是。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康熙之后的皇帝就是雍正了。】
【雍正他经历过九子夺嫡,看见过自己的兄弟为了这个皇位打的那是头破血流啊。】
【于是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乾清宫有一块顺治皇帝写的正大光明匾,他就把立储的诏书写好,一式两份。】
【一份在匣子里面密封起来,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份就自己保管。等他挂了,就把这两份诏书拿出来一对比。】
【如果一样,那就皆大欢喜,新皇继位!!】
【乾隆、道光、咸丰,等人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雍正皇帝看到这里,扬眉吐气,脸上露出自信之色。
“好!好!好!此法甚妙!正大光明,绝揣摩,杜纷争!”
“朕看从今往后,谁还敢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嚼舌根,结党营私!”
“以后就按这个规矩来!九子夺嫡那种惨剧,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天幕之下的黎民百姓们,看着天幕上那块正大光明匾,都惊到了,原来还有这种操作的吗?!
“怪不得说这清朝只公开立过一个太子呢,后来都改成这么玩了......这招是真绝。”
“就是!这样皇子们也不知道爹属意谁,只能个个都努力表现。”
“官员们也不敢瞎琢磨,免得像以前那样,早早站错队,最后倒大霉!”
“...........”
“估计是那胤礽之事,震动朝野,导致其后的雍正,对‘公开立储’之事已心生恐惧。”
“他们都怕了!怕再经历一次惨烈的父子相争、兄弟相残!”。
汉武帝刘彻淡淡的说道。
“所以,这清朝索性废除了这套传承了千年的明面规矩,转而投向所谓的‘秘密立储’避免争端。”
“但在朕看来,这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一个没有公开培养继承人的王朝,其内部的暗流涌动,只怕比想象中的更为凶险。”
(评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两份不一致怎么办?”)
(追评:“哈哈哈,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就有乐子看了。”)
(追评:“还怎么办,你说你是真的,那我说我是真的,那两方就只能手底下见真章了呀。”)
李世民挑了挑眉,转头对魏征说。
“魏征啊,你看这个方法虽然想得挺巧妙,但也不是完全没漏洞啊。”
“万一这两份诏书对不上,那可就出大乱子了,到时候争抢起来,说不定比明着立太子的时候还要厉害。”
魏征一听这话,马上恭敬地回应。
“陛下说得对,这个办法虽然平时能让皇子们少争斗,可是把所有风险都堆到了皇帝百年之后的那一刻。”
“要是到时候两份诏书不一样,不但不能平息争夺,反而会成为大祸的开头,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肯定会趁机捣乱!”
“臣认为,还得配上其他办法,或者对保管、核对诏书这些事情定下特别严格的规定,才能减少一些弊端。”
“..........”
“其实,嘉庆皇帝好像也是当过太子,就是这家伙有些特殊了。”
楚林天摇了摇头,笑道。
“雍正也是被那个九子夺嫡整怕了,都得ptsd了。就整了个秘密立储制度。”
“算了,继续下一个视频。”
【跟你们这帮爱野史的人拼了!!】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22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