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公主她狼子野心 > 第八十一章谢靖回京

第八十一章谢靖回京


兰州城内的骚乱,在河西军铁蹄踏入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了结局。

曾经意气风发的孙奉,此刻被反缚双手,押解在曾是自家厅堂的台阶之下。他发髻散乱,官袍上沾满尘土,脸上血色尽失,唯有一双眼睛死死瞪着缓步走来的谢靖与郑桓。

“谢靖……郑桓……”他声音嘶哑,如同破锣,“你们休要得意!今日之辱,他日……”

他诅咒的话语尚未说完,异变陡生!

押解他的两名士兵中有一人毫无预兆地用刀自孙奉后背心口处刺入,前胸透出!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噗——”孙奉身体猛地一僵,未尽的话语化作一口鲜血喷出,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前冒出的染血刀尖,瞳孔迅速涣散。

“有刺客!”郑桓暴喝一声,反应极快,一脚踢飞那名动手的士兵手中的佩刀,身旁亲兵一拥而上,瞬间将那名士兵死死按在地上。

另一名押解士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

谢靖一个箭步上前,俯身探向孙奉鼻息,已是气绝。他眉头紧锁,目光沉冷地看向被制住的凶手。那士兵面露决绝,猛地一咬口舌,黑血顿时从嘴角溢出,头一歪,竟是顷刻间服毒自尽。

“死士……”郑桓面色铁青,狠狠一拳捶在身旁廊柱上,“还是晚了一步!”

谢靖沉默地站起身,看着孙奉倒毙的尸身,心中笼罩上一层更深的迷雾。对方下手如此果决,灭口如此迅速,显然孙奉知道的,远比他们已经掌握的要多。

“搜他身。”谢靖下令。

亲兵在孙奉贴身内衫的暗袋中,果真摸出了一封以火漆封缄的信。谢靖接过,小心拆开,信上内容让他目光一凝。信中言辞隐晦,却大致能看出是催促孙奉尽快将一批“货物”经特定路线运出,并提及“大汗”已在约定之地接应,待事成之后,必助他“光复旧业”。

光复旧业?谢靖心中冷笑。这封信,指向性太过明确,简直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孙奉勾结的是番邦蛮夷。

“是谁的信?”郑桓凑过来一看,浓眉紧锁,“孙奉这狗贼,竟真敢通敌卖国?”

谢靖将信纸递给他,语气平静无波:“子旌兄不觉得,这信来得太是时候了吗?恰好在孙奉被擒,即将押解回京受审之际出现,而且内容如此明白。”他特意在“明白”二字上稍稍加重了语气。

郑桓并非蠢人,立刻品出了其中关窍:“你的意思是……栽赃?”

“孙奉若真的通敌,行事只会更加隐秘,岂会留下如此明显的书信证据?这倒像是有人急于坐实他的‘叛国’之罪,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引向沙娑,从而掩盖真正的目的。”谢靖目光扫过庭院中惊魂未定的原兰州官员们,声音压低,“此事暂且压下,对外只称孙奉拒捕被杀。这封信,我要亲自带回长安,面呈陛下。”

郑桓会意,重重点头。

接下来的几日,谢靖与郑桓、张韬合力,迅速稳定兰州局势。清算孙奉余党,安抚百姓,重整边防。谢靖身上的伤本已愈合得七七八八,连日操劳虽有些疲惫,但并无大碍。他看着陇右的天空日渐清明,归心便如离弦之箭,再也按捺不住。

他想念长安的父母,也想念萧玥。

长安城内,似乎也随着陇右的捷报传来而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活力,但萧玥却并未完全放松。孙奉伏诛,陇右案了,固然是喜事,但此事仍然疑点重重,始终无法让她彻底安心。

书仪按照萧玥的吩咐,探听了诸多旧事,除了林太妃的事,并未发现沈淑妃与已故息太子有何明确关联,

萧玥听完,沉吟片刻。如此看来,沈淑妃引荐吴神医,或许更多是为了搅动风云,让因三皇子体弱而沉寂下去的崔氏一族再生出些不该有的念头,从而在朝堂这潭水里再搅起几分浑浊,她好从中牟利,或是单纯见不得风平浪静。

她正凝神思索,灵素进来禀报,说秦国公夫人递了牌子请求入宫探望。

萧玥立刻准了。不多时,秦国公夫人高氏入殿,仪态端庄,眉眼间的忧色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庆幸。

“殿下,”高氏行礼后,便有些迫不及待地开口,“陇右传来消息,说阿晏一切安好,不日即将返京,可是真的?”她眼中带着希冀的光,生怕这只是一场空欢喜。

萧玥起身,亲自扶她坐下,温言道:“云姨放心,消息确凿无误。阿晏不仅无恙,还在陇右立下大功,阿耶甚是欣慰,如今他已在回京的路上了。”

高氏闻言,双手合十,连念了几声佛号,眼眶瞬间就红了:“多谢佛祖保佑,多谢陛下隆恩。”她拉着萧玥的手,声音哽咽,“不瞒殿下,自得知他跌落悬崖的消息,我这心就跟油煎似的。他父亲表面镇定,那些日子也是夜不能寐。如今总算……总算……”

萧玥心中亦是酸涩与欣慰交织,轻轻拍着高氏的手背安抚:“都过去了。阿晏吉人天相,必有后福。”

送走了激动不已的裴氏,萧玥独自站在窗边,看着庭中渐盛的日头。得知他平安,她比谁都高兴。那份强压了许久的思念,此刻如同解除了禁锢的藤蔓,疯狂滋长起来。

她想去迎他,想早一刻看到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人。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抑制。

甘露殿内,弘德帝批阅着由陇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与善后奏章,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

张韬与谢靖联名的奏报中,陈述了平定兰州、查获军械的过程,也隐晦提到了孙奉被当众灭口以及那封密信。

李福安轻手轻脚地换上新沏的茶,弘德帝端起来抿了一口。

弘德帝放下茶盏,思索着一些旧事。

孙奉当年高中,因口才了得,颇得先帝看中,多年来兢兢业业,竟也一步步做到了兰州都督的位置。

这朝堂之上,宫闱之中,究竟还藏着多少这样的“旧人”?他们是真的想为息太子复仇,还是只想借着一个名头,行自己的不臣之事?

弘德帝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帝王的冷厉。他缓缓收起思绪,将那份奏报单独放在一边。无论如何,陇右暂平,总归是好事。至于那些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他有的是耐心,陪他们慢慢玩。

官道上尘土微扬,一队轻骑护送着一辆马车,正朝着长安方向疾驰。

谢靖并未坐在车内,而是骑着马行在队伍前列。他换下了戎装,穿着一身常服,风尘仆仆,眉宇间全是急切。兰州之事已了,后续有张韬与郑桓处置,他归心似箭。

远远地,已能望见长安城巍峨的轮廓。就在距离城门约莫十里的长亭处,他却看到了一队仪仗静静地停在那里。几名宫装侍女和内侍垂手侍立,亭子中央,一道倩影正凭栏远眺。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宫装,外罩一件淡碧色的薄纱披风,发髻简单,清丽得如同雨后初荷。日光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那熟悉的眉眼,不是萧玥又是谁?

谢靖心头猛地一跳,勒住马缰,动作快得几乎让自己踉跄了一下。他翻身下马,脚步竟有些不受控地加快,几乎是跑着穿过了那段不长的距离。

萧玥也看见了他。在他下马奔来的那一刻,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

“殿下……”谢靖在她面前站定,气息因急促的奔跑而有些不稳。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深深的一揖,“臣,回来了。”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她,丝毫不掩饰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思念与情意。

萧玥看着他明显清瘦了些却精神奕奕的面庞,看着他眼中自己的倒影,所有的不安、等待、强撑的坚强,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她轻轻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回来就好。”

她示意左右退开些许,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飞快地塞进他手里,低声道:“这是……重新去大慈恩寺求的,住持大师亲自开的光。”

谢靖紧紧握住那尚带着她体温的香囊,指尖甚至能感受到她微微地颤抖。他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低声道:“让殿下担忧,是臣之过。殿下所赠玉佩……”他想起那为他挡下致命一箭却已碎裂的玉佩,语气带着歉疚与庆幸。

“玉碎了便碎了,人平安就好。”萧玥打断他,眼中水光潋滟,却笑得无比真切,“只要你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两人相视而立,千般言语,万种情思,尽在不言之中。十里长亭,微风拂过,带来远山青草的气息,也带来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357/1111102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