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竹炭
深秋的山坳里,寒意渐渐加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萧瑟的凉意
。楚情因着沈梦建个烧窑的选址要求,需要挑选了村外偏僻、废弃的田埂和山林地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避免燃烧时引发火灾,尤其是深秋干燥之际;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困扰。靠近小溪不仅方便取水用于浸泡和清洗竹材,也便于后期冷却。他还特意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斜坡,以利于烟雾顺畅散出,不致积聚污染空气。此外,到附近零星散落枯枝落叶与杂草,这些都是维持高温燃烧必不可少的燃料。
楚情便带着沈梦和沈辰一行人来到村外的一处废弃山坡。这里背风向阳,土质坚实,不远处潺潺的小溪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楚情指着缓缓倾斜的坡地说道:“就这儿了!挖个横穴窑,既安全又省材料。”
这个乡下村庄虽有丰富的竹林,但村民们并不懂得利用竹子制作竹炭,只知道砍老竹当柴火烧,却往往烟雾弥漫、火势混乱,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了环境。沈梦裹着厚厚的衣服,说道:“这天气冷得透骨,我打算在这儿建一个烧竹炭的窑子。”他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期待,“竹炭!在古代可是极宝贵之物,用途多多。”
考虑到建造条件,他还仔细挑选了土质坚硬、不易塌陷的位置,计划利用天然石壁与土坡作为窑体骨架,使结构稳固。
起初沈辰和楚情半信半疑,但见沈梦讲解得头头是道,也干脆跟着动手。他们先清理掉坡上的杂草与干枯枝条,然后开始挖掘一个长方形土坑:长约四米、宽一米五、深达一米。坑底铺设碎石与粗沙,为排水通风做准备。一侧留出小巧进风口,对面则开设出烟口。
“这个窑啊,就像个大肚子,”沈梦边指挥边解释,“空气要在里面‘跑’起来,这样才能把竹子慢慢烧成炭。”他语气坚定,“火不能猛,一定要慢慢焖。”
深秋时节,旁边翠绿挺拔的竹林间传来阵阵风声。沈梦告诉大家挑老二三年的硬质老竹,由村民们砍下。他亲自示范道:“先截成一米长段,再劈成小块,下溪里泡两天,把青色物质浸掉,不然容易焦糊。”大家将泡透水后的青翠段放上架晾晒,很快就变得干燥松软。
“放入窑内的时候,要分层码放,每层之间都留空隙,让它们能‘呼吸’,”他指挥道,“每层之间垫上细沙,有助于控温。”他们用粗壮枯枝点燃底部,引燃后火势逐渐减弱,再投喂细树枝和干草维持适当温度。“现在,将窑口紧闭,只留下进风口微微开缝!”
夜幕降临,小小窑洞只冒出淡淡青烟。守夜的人不断用湿泥封堵进气口,控制氧气量,这是关键所在——缺氧状态才能让竹材碳化,而非彻底焚烧成为灰烬。而身躯单薄易感冒体弱多病的楚情,则被贴心地领回家中休息。
整个过程需连续两天两夜才能完成。这份重视程度让任务由沈辰、沉星及李大强三人共同执行,而轮流守护则由他们三人与楚情轮换完成。
村内人见李大强几日跟随沈家上山看护,不免私下议论纷纷,有人好奇打听李大强却含糊其辞:“不太清楚啊,这不过是普通用料罢谁家不会用?”那些眼尖的人瞥见他的憨厚神态,却暗自觉得李大强傻子,三分钱的工钱,天天辛苦上山砍竹子,在山脚下烧竹子不知为何物。
第三天早晨太阳刚露头的时候,沉寂已久的小炭窑里传来“滋滋”声响。沉默良久后,沉梦拿起长棍探入洞内感受热度,又紧贴耳朵聆听那独特声响。“成了!”他兴奋喊道,“看那烟色变白,是碳化彻底完成!”
打开紧闭的小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们用铁锹将黑黝黝且坚硬如石般块状炭块铲出来,小心铺洒于布上晾凉。这些黑色碳块表面布满无数细密孔隙,如同蜂巢一般,每敲击一下便发出清脆响声。“瞧瞧这些孔隙!”沉梦拿起其中一块,在阳光下透视光线,“吸附性能肯定超群!”
冷却后的炭呈不规则形状,多孔表面显现浅灰色纹理,是从那个阶段未完全碳化处残留。一捏比同等体积木炭轻盈许多,但触感粗糙且异常坚韧稳固。这时,大哥沈辰连同弟弟将牛车拉至,将这些宝贵“黑金”装入编制精巧的大型篮筐中,小心掩盖移回家园,引发全村热议纷纷。
相比传统木柴所制木炭,此次成果优势明显:材料取之不尽,用之有余;吸附性能卓越;燃烧更持久且洁净无味;用途更广泛神奇。在家中实验环节也得到了佐证——
“把这炭块丢进水缸里,让它明天早晨给你看看效果!”沉梦笑呵呵说道,又补充说腌鱼时若包裹此种活性碳,可去除腥味不少。“二嫂试试看!”果然次日鱼肉香气扑鼻,无往昔刺鼻臭味。而用于生火煮水时,则表现更为卓越:低烟无灰、水开快而锅底清洁明显。“不仅如此,这东西还能驱虫止血,更妙的是还能做美容面膜,美白润肤呢!”
众人目睹成果,无不眼睛发亮,对未来充满期待。
晚风微凉,暮色渐沉。沈梦站在自家院落,目光凝重而坚定地对大哥沈辰说道:“这整个制作流程,大哥务细记录下来。赶明儿让楚情带着这些材料去镇府,交给官府。希望他们能将这门技术推广开来,让更多乡邻受益,让这个冬天因这方寸黑金变得温暖起来。”
沈辰郑重地点头,他直到这份记录承载的份量,不只是制作竹炭的技术,更是对天下百姓生活的一份承诺和担当。
赵曦和钱月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欣慰与敬佩。大嫂赵曦轻声道:“梦儿心系天下,不计较名声利禄,把他亲手试验过的好东西无私地拿出去推广,这样的人真值得我们尊敬。”二嫂钱月点头附和:“村里那些流言蜚语,我是不信的。梦儿做事踏实,又不是为自己谋利,这些误解太不公平了。”
两人心里既为沈梦感到委屈,也越发坚定了要保护他的决心。她们试图走到村中,为沈梦辩护,为他扭转那些误解与偏见。然而,每当她们欲开口时,总被沈辰和沈星轻声劝阻。
“别急着多说什么,”沉稳的声音响起,“梦儿本就不在乎外界那些虚名,他也不图什么高位权势,只想过个闲散自在的小地主生活。”话语间透露出无尽宠溺与理解。“越多人误会,他承受得越多,我们更要守护好他。”
赵曦与钱月闻言,只觉得一阵暖流涌上心头,更加坚定了守护沈梦、爱护他的决心。
翌日傍晚,当夕阳洒下最后一抹余晖时,那被投入水缸中的果实已然漂浮洁净如新,没有一点杂质或异味残留。这清澈见底的景象仿佛宣告着新生活的大幕正式拉开。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594/5026143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