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生万物:从民国小地主到开国元帅 > 第271章 第一步计划

第271章 第一步计划


南京,总司令部。

蒋介石拿着这份刚刚译出的电文,反复看了三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愕,逐渐转为深深的困惑。

他抬起头,看向面前的陈布雷、何应钦等人,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沙哑:“你们……都看看,这个牛天赐……他到底想做什么?”

何应钦接过电文,快速浏览后,也是眉头紧锁:“用济南、青岛、石门,换西安、兰州、银川?他……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济南、青岛是富庶港口,石门是华北枢纽,皆是要害之地。西安虽是古都,但西北贫瘠,兰州、银川更是偏远……他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

陈诚也疑惑道:“是啊,总司令。一旦换防成功,他的部队就将完全处于冯焕章和我们中央军的包围之中,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他难道不怕……?”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意思很明显,不怕被中央轻易吞并或解决掉吗?

蒋介石踱到地图前,手指狠狠点着西北三城,又划回山东河北,脑子飞快地转动着:

“吃亏?他牛天赐像是会吃亏的人吗?此人用兵如鬼,心思深沉似海!

他刚刚还在不顾命令猛攻保定,一副要直取北京的架势,转眼间却要放弃到手的肥肉,去啃西北的沙子?事出反常必有妖!”

陈布雷却笑了笑:“委员长,要我说就给他换,在咱们自己眼皮底下,总比在其他地方,更把握一些。

即使他想做封疆大吏,那就让他做,等咱们收拾了北洋军,再回头收拾他就容易多了。”

陈布雷这番话,如同在沉闷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窗,让原本凝滞的气氛为之一变。

何应钦、陈诚等人先是一愣,随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蒋介石猛地转头,锐利的目光盯住陈布雷:“彦及,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他需要不同的视角来破解牛天赐这步怪棋。

陈布雷扶了扶眼镜,不慌不忙地走到地图前,语气平和却充满条理:“总司令,诸位同僚,牛天赐此请,看似荒谬,实则可能暴露其两大弱点,或是我方两大优势。”

他伸出两根手指:“其一,他或许自知根基不稳。

济南、青岛虽好,但地处沿海,直面外患,且四周皆非其嫡系,看似风光,实为孤岛、险地。

他连番恶战,虽胜,但损耗必大,急需一块相对封闭、可从容休养生息、消化力量的地盘。

西北虽贫,但地域辽阔,背靠苏俄,进可图谋中原,退可割据一方,正符合其‘养虎为患’之需。”

“其二……”陈布雷顿了顿,看向蒋介石,“这或许正说明,他对总司令,对中央,仍有敬畏之心,至少目前不愿彻底撕破脸。

他提出换防,而非强行占据保定、威逼北京,便是一种政治上的试探和让步。

他将自己置于我方监视之下,未尝不是一种‘纳质投名’的姿态,以求暂时安稳。”

他最后总结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水推舟?答应他换防,有三大好处:

一、稳住当前局面:可避免其在我北伐关键时期在华北腹地制造更大麻烦,甚至与奉军流瀣一气。

二、便于监控削弱:将其置于西北,正如敬之所说,在我与冯焕章之间,他若安分,则罢。

若有异动,我军可随时钳制,甚至联合冯部将其剿灭,总比他在山东坐大、尾大不掉要好对付得多。

三、赢得政治主动:应允其‘合理’请求,可彰显总司令和中央之宽宏大量,有利于团结其他派系,专心先解决赤党,随后直攻保定,进而将张作霖逼回东北。”

陈布雷的分析,条理清晰,将牛天赐看似诡异的举动解释为一种“避实就虚”、“以退为进”的战略收缩,并指出了将计就计的好处。

这番话,让原本觉得牛天赐包藏祸心的何应钦和陈诚也开始微微点头。

蒋介石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他再次凝视地图,目光在西北广袤的区域和北京之间来回移动。

陈布雷的话确有道理,当前最大的敌人无疑是赤党与张作霖的北洋军,若因猜忌牛天赐而逼其狗急跳墙,甚至与奉系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暂且将他调离中枢要地,圈禁于西北,似乎是眼下代价最小、风险可控的选择。

“嗯……”  蒋介石沉吟半晌,终于缓缓开口,“彦及所言,不无道理。

牛天赐此人,确如冢中枯骨,看似凶悍,实则无根之木。

将其置于西北荒芜之地,犹如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好!就答应他!不过,不能让他太舒服!”

他转向陈布雷:“回复牛天赐的电报,可以同意换防原则,但细节需详加磋商。

比如,换防步骤、时间、后勤补给交接,尤其是部队规模、装备配置,都要有明确规定!

绝不能让他把重炮、坦克都拉到西北去!要限制其兵力!”

“另外,”蒋介石压低声音,对何应钦和陈诚吩咐道,“立刻密电冯焕章,向他说明情况,让他做好准备,‘欢迎’友军入境,但务必‘密切配合’,加强戒备,特别是对交通要道和粮秣仓库的控制。

再密令我们的人,提前在西安、兰州等地布局,给我死死盯住牛天赐的一举一动!”

“是!”  何应钦、陈诚齐声应道。

济南,司令部。

牛天赐拿着南京方面回电的译文,上面同意了“换防原则”,但附加了一系列繁琐的磋商条件和限制条款。

他的脸上,那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再次浮现,这一次,笑意更深,带着一种棋手落子于关键处后的从容与笃定。

他放下电报,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另一份密电。

这份密电来自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译电员只有他绝对信任的一人。

电文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

“天赐同志:

井冈山星火已燃,根基初立。

西北地广,可大有为。

盼早日会于长安,共商大计。”

“周同志……井冈山……”  牛天赐轻声自语,指尖拂过电文上的“长安”二字,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根据地”,这才是他甘愿放弃山东沿海要地、看似自入牢笼的真正目的!

蒋介石、陈布雷等人以为看透了他的算计,以为将他调往西北是“龙困浅滩”,却不知,这正中了牛天赐的下怀,或者说,是与远方同志遥相呼应的一步妙棋。

在他的战略蓝图中,山东虽好,却是四战之地,各方势力犬牙交错,难以真正扎根发展,更易成为众矢之的。

西北虽贫,但战略纵深巨大,连接苏俄,且国民党中央和各大军阀势力相对薄弱,正是建立巩固根据地、积蓄力量的理想场所。

与周同志等人在井冈山的实践相呼应,一南一北,可形成犄角之势。

一旦在西北站稳脚跟,与南方的革命力量连成一片,其势将不可阻挡。

蒋介石限制他的兵力、装备?他根本不在乎。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耀武扬威的军团,而是一个能够生根发芽、进行深刻社会变革的基地。

精兵简政,融入当地,发动群众,这才是长远之计。

“回复南京。”  牛天赐收敛笑容,恢复了一贯的冷静,“电文如下:”

“蒋总司令钧鉴:

换防原则获准,天赐感激不尽,必当恪守中央规定,详商细则,顺利完成交接。

我军即着手准备移防事宜,定不使钧座操心,职部,牛天赐叩。”

语气恭顺,全然接受“监管”的姿态。

随后,他转向自己的机要参谋,口述了另一份绝密指令:

“密电周同志:‘鱼已入网,不日西行,长安再会,静待佳音,盼星火燎原,共铸新天。”


  (https://www.lewenvxs.cc/5510/5510732/4373668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