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浪尖上的光 > 第86章 船锚嵌锁,海图显影

第86章 船锚嵌锁,海图显影


第番外章:张奶奶的桂花糕

红礁岛的秋阳带着点慵懒的暖意,透过王伯家院子里的椰子树叶,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林澈蹲在竹匾前翻晒着珊瑚标本,指尖拂过那株“漾澈”的断枝——台风后补种的嫩芽已经长出了半寸,嫩粉色的触手在阳光下轻轻颤动,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小澈,快来尝尝这个!”王伯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点面粉的白汽,“新蒸的桂花糕,还放了椰丝,甜而不腻。”

“小心点,别烫着。”林漾的手在蒸笼边缘顿了顿,指尖沾着点面粉,像落了层细雪。

王伯把桂花糕摆在石桌上,米白色的糕点上撒着金黄的桂花,边缘还嵌着些碎椰肉,蒸得透亮,像块浸了蜜的玉。“快吃,放凉了就不糯了。”往林澈碗里又放了两块,往旁边的空碗里也放了两块,“小漾也吃,你俩总吃张奶奶得桂花糕,今天也尝尝我做的,是不是味道不差。”

林澈准备拿桂花糕的动作顿了顿,想起以前家里的餐桌上,妈妈总会多摆一副碗筷。原来有些习惯,早就刻在了骨子里,就像红礁岛的礁石,被海浪一遍遍冲刷过,反而更加清晰。

“王伯你做的桂花糕也很好吃,真的是甜而不腻,正合适。”林澈又拿起一块糕递给林漾。

林漾张嘴咬接住桂花糕,甜糯的米香混着桂花的清冽在舌尖炸开,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月牙湾,他也会这样,把好吃的先递到林澈嘴边,还会说一句“小笨蛋先吃。”现在却调换了过来,想到这些林漾笑了笑,觉得桂花糕更甜了。

王伯坐在对面,看着他们,烟袋杆在石桌上轻轻敲着。

“你也吃。”林漾把糕推到林澈面前,指尖在碗沿碰了碰,他俩就像两只互相谦让的小螃蟹。

王婶从屋里端着茶水走出来,看见这场景,忍不住打趣:“都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似的,吃块糕还推来推去,锅里还有好多呢。”

林澈的脸“腾”地红了,嘴里的桂花糕突然就有点噎的慌,咳嗽起来。林漾伸手拍了拍他的背,“慢点吃,”声音里带着笑意,“没人跟你抢。”

午后的阳光把院子晒得暖洋洋的,王伯开始躺在摇椅上打起盹来,不一会儿呼噜声就响了起来,像远处的浪涛声。

“下午去望海号看看?”林漾用指尖在石桌上画着船的形状。

“好啊。”林澈点头,看着他画的船帆。

“对了,”林漾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个油纸包,“王婶给的椰丝,说你爱吃,放观测站当零食。”

林澈接过纸包,指尖触到里面细碎的椰肉,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像被桂花糕的甜意填满了。

下午去观测站的路上,林澈看见几个村里的孩子在礁石滩上追跑,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摔倒了,立刻有个小男孩跑过去扶她,像极了小时候的他和林漾。

“你看,”林澈的声音带着点笑意,“他们也会像我们这样吗?”

“会的。”林漾的手在他发顶轻轻按了按,“红礁岛的孩子,都懂得怎么守护彼此。”

观测站的主体已经成型,白墙蓝顶,像颗落在礁石上的贝壳。林漾踩着梯子刷外墙漆,海蓝色的油漆在阳光下流淌,林澈站在下面递漆桶,偶尔提醒他“左边还有点没刷到”。

林澈的指尖划过墙面上的油漆,突然觉得这面墙也有了生命,像望海号的船身,承载着两代人的温度。“等刷完了,我们在门口挂块牌子。”他仰头说,“就写‘红礁岛海洋观测站——漾澈共建’。”

“好。”林漾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风里荡开。

夕阳西下时,油漆刷完了。两人坐在观测站的台阶上,看着海蓝色的墙面在余晖里泛着温柔的光,像块被海浪打磨过的玉。林澈从口袋里摸出王婶给的椰丝,往嘴里倒了点,甜脆的口感混着海风的咸,像种奇妙的和弦。

“给。”他往林漾手里倒了些。

林漾的手突然收紧,把他的手包在里面。“等观测站正式启用,我们办个小小的仪式吧。”

林澈嘴里的椰丝突然甜的发齁。他看着林漾眼里的光,比远处的灯塔还亮,用力点头:“好。”

回到王伯家时,院子里的灯已经亮了。王婶在石桌上摆好了晚饭,海菜粥的香气漫开,混着桂花糕的甜。

林澈看着那两只并排的空碗,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光——有牵挂的人,有温暖的家,有做不完的事,有说不尽的话,像红礁岛的海,永远都在,永远温柔。

九月的红礁岛褪去了盛夏的湿热,清晨的海风裹着码头边老桂树的淡香,从观测站的蓝色窗户钻进来时,正好落在林澈摊开的旧笔记本上。书页间夹着的扇贝书签轻轻晃——是昨天张奶奶特意带来的,扇贝边缘磨得光滑,穿了根红绳。

“林澈,孩子们来啦!”王伯的嗓门隔着浪声都清亮,身后跟着七八个背着小书包的孩子,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海鸥。

领头的念念背着个蓝书包,最小的豆豆攥着卷画纸,纸角都被手心的汗浸软了,还紧紧抱着个贝壳形状的铅笔盒。

林澈赶紧站起来,把笔记本轻轻合在展示架下层——特意留了孩子够得到的高度,今天他要带着孩子认藻。

“林澈哥哥!我们今天学什么呀?”豆豆举着铅笔盒蹦过来,睫毛上还沾着礁石滩的晨露,蹭在林澈手背上凉丝丝的。

林澈蹲下来,从展示架上捧起个玻璃罐——里面是哥哥十六岁时在北崖洞捞的海星标本,五只腕足完整。

“哥哥先带你们认海星,然后再去浅滩看会发光的漾澈藻,好不好?”林澈把玻璃罐递给念念,她赶紧把书包放在地上当“小桌子”,小心翼翼捧着玻璃罐。

豆豆举着小手喊:“林澈哥哥!海星长六只脚会变成怪物吗?”孩子们顿时笑作一团,林澈忍着笑,从笔记本里翻出张旧照片——是哥哥当年拍的六脚海星,照片边缘都卷了,背面写着“小澈说像怪物,其实它很温柔”。“不会哦,”他把照片递给孩子们传看,“就像有的小朋友有酒窝,有的没有,海星也会有‘特别的’。“它是海星里的小调皮,不爱跟大家长一样’。”

“哇!好厉害的样子!”孩子们围着照片,小手指轻轻戳着画面里的海星,念念说“我爸爸说,林漾哥哥是红礁岛的英雄”。林澈的心轻轻颤了颤,又翻开笔记本画着七脚海星的那页——哥哥的字迹歪歪扭扭,旁边画了个咧嘴笑的小人。

教孩子们认漾澈藻时,林澈拎来个玻璃罐——是哥哥当年用的果酱瓶,瓶身上贴着张褪色的标签:“漾澈藻标本  2020.08.15  北崖洞”,标签边角还沾着点当年的海水渍。他往罐里倒了点带藻的海水,藻体在观测站的蓝灯下泛着淡蓝,像把碎星星装进了瓶子。

“大家快看,漾澈藻发光像不像萤火虫屁股上的小灯!”林澈赶紧把罐子递给孩子们传看,“它们身体里有‘荧光素’,就像藏着小电池,遇到氧气就会亮。

“我也想跟藻打招呼!”豆豆拉着林澈的手往浅滩拽,小皮鞋踩在礁石上“哒哒”响,念念也跟着起哄:“林澈哥哥,我们快去嘛!我要跟藻说‘我是念念’!”林澈无奈地摇摇头,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也是这样拽着林漾的手腕,跟他学憋气,现在自己成了被“催”的那个,但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走到浅滩时,阳光正好穿破云层,金色的光洒在海面上,漾澈藻的蓝光在浪里轻轻晃,像撒了把碎钻。

林澈让孩子们蹲在岸边的干礁石上,自己拿着塑料采样勺,舀了点带藻的海水,放在透明碟子里:“藻在碟子里更亮,因为接触到的氧气更多。

豆豆蹲在碟边,小心翼翼吹了口气,藻光果然亮了点,他惊喜地喊:“真的亮了!藻跟我玩了!”念念则掏出小本子,模仿哥哥的笔记画藻——先画个圆圆的藻体,再点上蓝色的小点点,画完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说“有了这个小标记,藻看到太阳就不怕啦”。

林漾欣慰的说:“这丫头学得快,比你强。”

林澈忍不住笑,刚要说话,就听见“啪”的一声——豆豆手里的贝壳铅笔盒没拿稳,摔在礁石上,盒盖弹开,里面的彩笔撒了一地,豆豆的嘴一瘪,眼泪就要掉下来。

林澈赶紧走过去,捡起铅笔盒——盒盖上的贝壳碎了个小角,蹲下来拿起铅笔盒:“别难过呀,哥哥帮你粘好贝壳,会变成带花纹的小月亮啦,更特别了’。”他边粘边说,孩子们也围过来帮忙捡彩笔。

豆豆的眼泪收了回去,摸着粘好的铅笔盒笑:“真的像小月亮!我要在上面画个小太阳。”

中午,张奶奶拎着竹篮过来了,篮上盖着块蓝布,掀开时热气裹着香味飘出来:刚烤的桂花糕、小鱼干,还有两包烤海苔,都是林澈和林漾爱吃的,“我给孩子们带好吃的。”她给每个孩子递了片海苔,摸着豆豆的头说“你画的小太阳真像林漾哥哥画的。”。

孩子们坐在观测站的小桌子旁吃点心,张奶奶就给他们讲故事:“林漾哥哥当年总是帮我修屋顶,有一次刮台风前,他帮我把晒的鱼干收回家,自己的衣服都湿了,还说‘鱼干没湿就行’。”

林澈笑着看看旁边的林漾,递给他一块桂花糕。

下午教孩子们做贝壳画时,林澈从展示架下的箱子里拿出一堆贝壳——都是林漾和他捡的,还有扇贝、蛤蜊壳,有个特别大的海螺壳,林漾在上面画了艘小渔船,写着“望海号  ”。“大家可以在这些贝壳上画画,”林澈把贝壳分给孩子们,“想画藻、海星,或者小太阳,什么都可以,画完咱们贴在纪念角。”

豆豆选了个白色扇贝,在上面画了个小太阳和一个船锚;念念则用海螺壳画了望海号;其他小朋友也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

送孩子们离开的时候,孩子m都把自己的贝壳画郑重地递给林澈。豆豆拉着他的衣角说:“林澈哥哥,要贴在林漾哥哥能看到的地方哦!”

林澈拿着贝壳画,站在观测站门口,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礁石滩尽头。

转身往观测站走,他把孩子们的画贴在纪念角的空白处——豆豆的“小太阳和船锚”放在林漾的海星标本旁边,念念画的“望海号”放在了旁边,他又用马克笔轻轻画了个小太阳。

翻开林漾那本笔记本,在“海洋课”那页补充道:“202X年9月X日,带孩子们认海星、漾澈藻,他们画了贝壳画,还说要给你留一块贝壳,画满小太阳。”

林漾带着点满足的轻叹:“真好,咱们的‘海洋课’,像浅滩的浪,一波接一波。以后他们知道,这海不是咱们的,是他们的,要好好护着。”

傍晚的夕阳把观测站染成暖绒绒的颜色,林澈坐在门口,手里攥着豆豆送的那枚“月亮贝壳”,上面的小太阳颜料还没干,让他想起了林漾送的那枚发光的贝壳,笑了起来,他对着大海轻声说:“哥,以后我会常带孩子们来,教他们认识各种海洋生物、学习保护大海,就像你小时候教我一样——像小太阳一样,会一直亮着,会一直照着红礁岛。”

海面上的漾澈藻突然亮起了一大片,观测站的蓝光照着那些稚嫩的贝壳画,画里的小太阳、望海号、发光的藻,都成了最温暖的印记——从林漾的手里,到林澈,再到孩子们的手里,这份对大海的热爱,这份跨越时光的羁绊,一直藏在红礁岛的海风中,会永远延续下去。


  (https://www.lewenvxs.cc/5510/5510574/440178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