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开局被弃:我带全村吃香喝辣 > 第129章 修路

第129章 修路


苏红秀和周耀川吃完早饭就去办营业执照了。

有周耀川在,很快就办好了,只等三天后取。这三天,苏红秀也没摆摊,一心忙着店铺装修的事情。

不过具体的,她没插手,交给两个哥哥办,也是锻炼他俩。

"哥,材料我都问过价了。"苏广业从背后走来,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

苏广茂接过那张纸,眼睛快速扫过那些数字,心跳随着数字的增大而加速:"这么贵?"

"我算过了,"苏广业蹲下身,指着纸上最下面一行,"如果只做最基本的装修,勉强够用。但要想像对面那家电器行一样气派,至少还得再筹五百块。"

苏广茂道:"红秀要我们按照她的图纸来,最基本的怕是不行。要不……咱们自己动手?"

"自己装修?"苏广业挠了挠头,"但我怕做不好啊!"

"不会可以学嘛。"苏广茂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小时候看爸修房子,不也是边学边干?虽说咱现在手里有钱,但总要省着点花。"

苏广业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兄弟俩相视一笑。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兄弟俩就推着借来的板车,前往建材市场。板车吱呀作响,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刺耳。苏广茂走在前面拉车,苏广业在后面推,两人都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和膝盖处已经磨出了毛边。

建材市场人头攒动,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兄弟俩挤在人群中,对比着价格,讨价还价,当他们推着装满材料的板车往回走时,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

"等等!"苏广业突然停下脚步,眼睛盯着路边一个蹲着抽烟的中年男人。那人身边放着工具箱,衣服上沾满了油漆和石灰,一看就是干装修的。

"师傅,找活干吗?"苏广业走上前问道。

中年男人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眼睛却炯炯有神,声音沙哑但有力:"什么活?"

"我们有个小店要装修,想请个懂行的师傅指点指点。"苏广业道。

"多少钱?"男人直截了当地问。

苏广茂和苏广业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天五块,包午饭,怎么样?"苏广茂试探着问。

男人嗤笑一声:"五块?现在行情最少八块。不过……"他打量着兄弟俩朴素的衣着和那辆破旧的板车,"看你们也不容易,六块,我自带工具。"

"成交!"苏广业抢着回答,生怕对方反悔。"师傅怎么称呼?"

"姓马,叫我老马就行。"男人掐灭烟头,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现在就去看看地方?"

就这样,马师傅加入了兄弟俩的装修队伍。回到店铺后,他绕着空荡荡的店面走了一圈,不时用手敲敲墙壁,蹲下来检查地面,最后站在门口沉思了片刻。

"墙面得全部铲掉重抹,地面要铺水泥,电线得重新走……"马师傅掰着手指头数着:"你们这点材料远远不够。"

苏广茂的心沉了下去:"那……大概还需要多少?"

马师傅掏出一个小本子,快速计算着:"至少再加两百块材料费。"

"两百?"苏广业有些心疼。

马师傅看出来了,便道:"那就只能凑合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凑合的装修撑不了两年。"

兄弟俩走到角落里低声商量,最后咬咬牙,拿出两百块钱。

"马师傅。"苏广业走回来:"您可得好好装修,不能出一点纰漏。"

马师傅看着兄弟俩期待的眼神:"行,明天我带两个徒弟来,争取一周内完工。"

接下来的日子,店铺变得热闹起来。马师傅带着两个年轻徒弟,加上苏家兄弟俩,五个人从早忙到晚。敲墙声、搅拌水泥的声音、锯木头的刺耳声响彻整条街。邻居们不时探头张望,好奇这对年轻的兄弟要开什么店。

第四天中午,苏广业趁大家休息时检查了材料使用情况,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他把哥哥拉到后门,压低声音说:"哥,不对劲。按马师傅报的用量,材料应该还剩一半多,可现在都快用完了!"

苏广茂皱起眉头:"你确定没算错?"

"我算了三遍!"苏广业咬牙切齿:"那老家伙肯定在吃回扣,或者偷工减料!"

"别急着下结论,"苏广茂按住冲动的弟弟,"我去问问。"

回到店里,苏广茂找到正在抽烟的马师傅,委婉地提出了疑问。马师傅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什么意思?怀疑我老马做手脚?"他猛地站起来,烟头狠狠摔在地上,"我在这行干了二十年,还没人敢这么说话!”

"不是这个意思……"苏广茂试图解释。

"就是这意思!"苏广业冲过来:"材料用得这么快,你当我们是傻子?"

马师傅的脸涨得通红:"好!很好!既然信不过我,这活我不干了!"他转身对两个徒弟吼道,"收拾工具,我们走!"

"马师傅!马师傅!"苏广茂追出去,但老人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两个徒弟尴尬地看了兄弟俩一眼,匆匆跟上。

店铺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半成品的墙面和散落的工具。苏广茂蹲在地上,双手抱头。苏广业则愤怒地踢了一脚墙,扬起一片灰尘。

"现在怎么办?"苏广业懊恼地问。

苏广茂深吸一口气:"我去找马师傅道歉。"

"道歉?明明是他——"

"广业。"苏广茂打断弟弟,"咱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把装修弄好  ,红秀交给咱的事,咱得办好,没有马师傅,我们连墙都抹不平。"

苏广业沉默了,最终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当天傍晚,苏广业提着两瓶白酒和一包花生米,来到了马师傅告诉过他们的住处——一间位于老城区的简陋平房。他敲了半天门,才听到里面传来不耐烦的回应。

"谁啊?"

"马师傅,是我,苏广业。"

门猛地被拉开,马师傅阴沉的脸出现在门口:"你来干什么?"

苏广业举起手中的东西:"来向您赔罪。今天是我们不对,太冲动了。"

马师傅盯着他看了几秒,终于侧身让开了门:"进来吧。"

狭小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样品,一张小方桌上散落着几张图纸。马师傅倒了杯水给苏广业,自己则直接对着酒瓶喝了一口。

苏广业道:"马师傅,今天我确实太冒失了。您看……还能回去帮我们完成装修吗?工钱我们一分不会少。"

马师傅沉默地喝着酒,良久才开口:"材料用得快,是因为你们那墙面比看上去的糟糕。原来的灰浆都松了,必须全部铲掉重做。我本来打算今晚告诉你们这个情况……"

苏广业恍然大悟,更加羞愧:"是我们太心急了。马师傅,请您原谅。"

马师傅摆摆手:"算了。明天我带徒弟回去,不过……"他严肃地看着苏广业,"装修这事急不得。你想省小钱,最后可能花大钱返工。"

"我明白了。"苏广业郑重地点头。

第二天,马师傅如约回到了工地,气氛很快缓和下来。工作重新开始,这次兄弟俩不再质疑马师傅的每一个决定,而是虚心学习。

一周后,当最后一间铺子装修好后,兄弟俩和马师傅并肩站在店门口,心中满是成就感。

"马师傅,多亏了您。"苏广业真诚地说。

马师傅笑了笑:"记住,做生意和装修一样,基础打好了,后面才稳当。"他看了看表,"我得走了,那边还有个活等着。"

"等等!"苏广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说好的工钱,还有一点额外的,算是我们的心意。"

马师傅推辞了几下,最终收下了。临走前,他回头对兄弟俩说:"好好干。等你们开分店的时候,记得再找我老马装修!"

看着马师傅远去的背影,苏广茂对弟弟说:"咱们运气真好,遇到这样的好人。"

苏广业点点头,然后兴奋地道:"哥,我们快回家,叫爸妈和红秀都来看看。"

“苏记糯米饭”和“西河花椒”开张这天,老苏家先在西河村请客吃席,吃完饭,又带着大家坐上拖拉机来店里参观。

整条商业街都震动了,都知道有个农村女人在县城开起了三间铺子。

按照苏红秀的设计,店铺装修的特别好,大家这儿看,那儿看,怎么看怎么喜欢。

苏文苏武领着一众娃娃去住人的那间,苏武垫着脚拉着绳子:“我现在给你们看看,什么是电。”

闻言,一群娃娃们激动又期待地死死盯着苏武。

苏武的小手用力往下一拉,灯泡一下亮了。

“哇!”

娃娃们全部惊呼出声,引来了西河村村民们围观。

“老天爷,这就是电啊,咋这么亮堂?”

“啧啧啧,真好啊,我用了一辈子的煤油灯,活到这把岁数,可算是见着电了。”

“只有县城才通的起,农村谁家有?你能见着才怪了呢。”

“哎,咱村啥时候才能通上电呀?”

姜大婶和王大婶她们在糯米饭店里对苏红秀道:“红秀,今天婶子们都来了,你给做咱做碗糯米饭吃呗。”

罗娟立即道:“我来做,我现在做的比我小姑做的还好吃。”

“真的假的啊?”

“嘿,我做了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于是,大家全部坐在店里等糯米饭。

吴飞妈以为苏红秀几天不出现,是知难而退滚回去乡下去了,谁成想,她竟然开起了店面,而且一开就开三间。

这泥腿子真有钱,感觉比她还有钱。

商业街的铺面租金不低,三间最起码一个月得三四十块,她一个月工资四十二块,苏红秀一个月租金就抵上她一个月工资了。

听说这泥腿子还四处供货,不仅是国营饭店,还供到秦都市去,那一个月,岂不是能整下上千块。

吴飞妈心里实在是不爽利,要是苏红秀没结过婚,能生养的话,那该有多好。

等娶她进门,这些就都是她家的了。

等等,她都想到哪里去了。

吴飞爸办的啥事,咋能让泥腿子留下黄原县,还租下这么好的店面,据她了解,这三间铺子还是机械厂的呢,吴飞爸是副厂长,难道还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把店铺占了?

吴飞妈一肚子火,立刻就去找吴飞爸问去了。

西河村的村民们吃过糯米饭,又参观了会子,全部坐着拖拉机回去。

苏母想着就睡在这里,但苏红秀坚持要回去:“刚装修好没多久,人住着对身体不好。”

老苏家人只得回。

三辆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回村子。

谁知还没到村里,路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西河村村民们被淋了个底朝天,最主要的,回村的那条路,因为山上泥滑下来,堵了一半。

等把路挖开,回到村子,已经到了半夜。

倒霉的事凑到一块,老苏家的屋顶还漏雨,苏母赶紧喊着大家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拿出来接水。

苏红秀看着家里的情景,道:“得建房子了。”

苏母点点头:“我也在想这事,建房子的钱倒是有,就是缺人手。”

苏父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他还是习惯抽这个:“有钱啥事都好办,人手不够,把村里人雇上就行。”

打定了主意,那天晚上,等孩子们睡着后,苏母翻出压在箱底的蓝布手帕包,里面有六百多块钱,她数了一遍又一遍,指尖在皱巴巴的纸币上摩挲着。

第二天一早,苏红秀去找苏铁钢,她先没说建房子的事情,而是聊修路的事情。

“五爷爷,早上我去看路,咱村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现在断了,蘑菇和花椒运不出去,大家就没收入,这路,必须得修。”

苏铁钢掐灭手里的旱烟,烟屁股在拇指和食指间捻得粉碎,把门外的苏大力喊了进来。

"去把周家洼、李家庄、马店村,红沟村的干部都叫来,晌午在学校开会。"他拍了拍腿上的烟灰:"这路,不止咱修,其他四个村子得一起。"

正午的太阳毒辣辣地晒着,学校的土墙上"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鲜红亮眼,四个村子的村长围着掉漆的方桌坐成一圈,桌上的搪瓷缸里飘着劣质茶叶末。

"我不同意!"周家洼的村主任周福海拍案而起,他五十出头,梳着大背头,中山装的口袋里别着两支钢笔,"要修路就得占我们村三亩好地,那些地可都要种小麦呢!"

李家庄的李满囤吧嗒着旱烟不吭声,马店村的马会计低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唯有红沟村的蒋宏材沉默着没说话。

苏红秀靠墙站着,闻言,她道:"福海叔,您算算账,路修好了,您村的苹果能直接运到县城,价钱能翻一番。三亩地的收成,抵得上三十亩果园的损失?"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老周粗重的喘息声。

马会计突然抬头:"要修就修条像样的,铺砂石,能走拖拉机那种。可这钱从哪来?"

"四个村按人头摊。"苏红秀道:"柳树沟出六十个工,周家洼四十,红沟村三十五,马店村二十五。钱嘛……每家凑五块钱,不够的你们一起去申请补助。"

"五块?"蒋宏材开口了:"刚交了粮食税,大家手里没剩下啥钱了。"

门外五保户王奶奶拄着枣木棍站起来,颤巍巍地从蓝布衫里掏出个手绢包:"这是我攒的布票,能换十二尺咔叽布,值三块八……"枯树皮似的手抖得厉害,手绢里滚出几个分币,叮叮当当落在地上。

苏铁钢转头对周福海说:"你们村周铁匠刚给公社农机站打了二十把镰刀,工钱还没结吧?"

老周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半晌,他重重叹了口气:"行!但有个条件——路得从我们村祠堂后面绕,不能动祖坟那片柏树林。"

三天后的清晨,柳树沟的打谷场上支起了红布横幅"四村同心修路大会战"。苏铁钢踩着露水来到现场时,罗娟等人已经带着妇女们在砌土灶,大铁锅里做着肉面条。

"五爷爷!"苏正道:"县里支援了二十把铁锹和五辆独轮车,技术员说下午到!"

第一批上工的村民扛着自家锄头铁锹来了。苏铁钢分配任务时,看见周家洼的人马迟迟未到。直到日上三竿,周福海才带着十几个青壮年慢悠悠走来,工具都没带齐。

"老周,这……"苏铁钢指着他们空荡荡的手。

周福海掏出一包"大前门",给苏铁钢递了一支:"急啥?先看看你们怎么干。"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喧哗声。二十多个周姓汉子拿着扁担锄头冲过来,领头的是周福海的大侄子周铁柱,他赤着上身,胸口纹着关公像。


  (https://www.lewenvxs.cc/5501/5501405/1111097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