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影视编辑器从人世间开始 > 第217章 华夏

第217章 华夏


燕京陷落、清廷中枢覆灭的消息,如同一场迟来的飓风,终于席卷了长江以南。

然而,与北方那种天崩地裂般的震撼不同。

江南各地的清廷官员、驻防将军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与难以置信后,迅速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各怀鬼胎的沉默与躁动之中。

江宁(南京)、杭州、南昌、广州……

这些南方重镇的官衙府邸内,灯火彻夜不熄,密议不断。

他们手中还掌握着数量可观的绿营兵马、充盈的地方府库、以及相对完整的行政体系。

但此刻,那根来自京城、维系着他们权力与忠诚的绳索,骤然崩断了。

“诸位,京师……已然不存,皇上、太皇太后、鳌中堂……皆下落不明!”江宁将军额楚面色灰败,声音干涩地向麾下将领和幕僚宣布了这个噩耗。

厅内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惊呼和议论。

“将军!如今之计,该当如何?是战是降?”一名副将急切地问道。

“降?”另一名满人参领立刻反驳,语气激动,“向谁降?难道要向那些叛乱的吴三桂、郑经,或者云南的沐王府投降吗?他们算什么正统!不过是乱臣贼子!”

这话引起了在场许多满汉官员的共鸣。

向昔日的敌人、尤其是被视为“反复小人”的三藩投降,对于他们这些自诩为“朝廷命官”的人来说,在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更关乎身家性命和身后名节。

“吴三桂狼子野心,反复无常,岂是托付之人?”

“郑氏盘踞海岛,不服王化,与海盗何异?”

“沐王府偏安一隅,自身难保,岂能号令天下?”

一时间,厅内充满了对南方其他势力的鄙夷与不信任。

这时,一位留着山羊胡的汉人师爷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只见他目光闪烁,压低声音道:“将军,诸位大人,既然北望京华已无主,南投诸藩又不屑……何不……另辟蹊径?”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江南富庶,兵精粮足,更有长江天险。昔日三国,孙氏何以割据?无非据江自守,观天下之势耳!如今,朝廷虽亡,但我等根基尚在,若能团结一心,共推一德高望重之人为主,未必不能在这江南之地,开创一番新局面!”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自立!

这个充满诱惑与风险的词语,瞬间在许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是啊!凭什么要投降别人?

我们手中有兵有钱有地盘,为什么不能自己当家做主?

“师爷言之有理!”立刻有人附和,“我等世受……呃,身为地方大吏,守土有责!当此乱世,正应保境安民,维系一方秩序!”

“没错!与其向那些乱臣贼子卑躬屈膝,不如我们自己来!”

“只是……这‘主’……该由谁来当?”有人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上首的额楚将军,以及其他几位手握实权的总督、巡抚。

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刚刚还同仇敌忾的众人,眼神中开始闪烁起算计与戒备。

谁不想成为那个“德高望重之人”?

谁不想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甚至问鼎九五?

额楚是满人,在汉地根基不深;两江总督是汉臣,但手中直接掌握的兵马不多;各地驻防将领则拥兵自重……

一时间,暗流汹涌,联盟与背叛的种子在悄然孕育。

类似的场景,在杭州、广州、武昌等地几乎同时上演。

失去了中央朝廷的约束和指挥,这些曾经的“封疆大吏”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联合抗敌,也不是如何择主而事,而是如何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权力真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他们开始加紧控制辖区内的军队、财政和人事任免,互相之间则派出口蜜腹剑的使者,试探、结盟、威胁,上演着一出出尔虞我诈的戏码。

至于北方的红旗军,以及西南的三藩,反而被他们暂时放在了次要位置……

毕竟,在这些人看来,稳固自己的地盘,攫取最大的权力,才是眼前最要紧的事情。

江南,这片富庶的土地,在清廷覆灭后,并未立刻迎来统一的新秩序,反而因为这群“没头苍蝇”般的旧官僚和军阀们的私心,率先陷入了更加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割据前夜。

一场新的混乱,正在酝酿。

而这一切,都被苏宁派往南方的探子,一一记录在案,飞速传回北方的决策中心。

……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北方的统治日趋稳固。

苏宁深知,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尤其是面对一个饱经战乱、百废待兴的庞大帝国,传统的文官体系不仅效率低下,更充斥着难以根除的腐化和内耗。

他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慢慢甄别、培养、驾驭那些心思各异的旧式文人或降臣。

他的解决方案,简单、直接,且超越时代,全面启用自己的AI机器人。

在阿福的主持下,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行政革命悄然展开。

原武英殿旁,设立了一座风格简洁、线条硬朗的新建筑,名为“华夏中枢”。

这里,便是新朝的大脑。

阿福以其为核心,迅速组建起了由高度拟人化、具备超强逻辑与数据处理能力的AI机器人构成的内阁及六部九卿框架。

吏部凭借AI庞大的数据库和精准的算法,对占领区内所有留用官员及新选拔人员进行冷酷无情的绩效评估与能力分析,任免升降,唯才是举,毫无人情可言。

户部则开始利用AI整合混乱的户籍、田亩数据,以惊人的效率核算钱粮赋税,制定预算。

兵部、工部、刑部、礼部……皆是如此。

它们之间通过高速信息流协同,指令清晰,执行精准,杜绝了推诿扯皮,将行政效率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没有私心,没有党争,只有绝对理性与对苏宁的绝对忠诚。

与此同时,一批批外表与常人无异的AI“官员”,被秘密或公开地派遣至江北已占领的各府、州、县。

它们接手官府,清点库房,安抚流民,推行由中枢统一制定的新政……

包括初步的土地清查、废除一些苛捐杂税、兴修水利等。

这些AI地方官不眠不休,不受贿赂,不徇私情,其冷酷的效率和对政策的严格执行,让习惯了“人情世故”的旧吏和地方豪强既感到恐惧,也隐隐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秩序可能。

而想要盘活华夏的经济,统一混乱的货币体系便是关键。

于是,在阿福的策划下,“华夏通宝钱庄”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京城,并在各大城镇设立各级分号。

钱庄发行新式钞票,以缴获的白银、黄金以及朝廷信用作为保证金。

钞票设计精美,防伪技术超越时代,强行规定在占领区内所有交易、纳税、官兵饷银发放,均需使用此钞票。

而那座被炮火摧残得残破不堪的燕京城,则成为了展示这种新秩序力量的最大工地。

在工部AI官员的统一规划下,一场规模空前的重建工程启动了。

成千上万的流民、俘虏兵被招募为民工,他们不再是服徭役,而是按月领取由“华夏通宝钱庄”发行的钞票作为工资!

当然,那些罪大恶极的满清人员可就没有这待遇,只能是戴上镣铐手铐的在那里服刑。

工地上,传统的砖木结构被更坚固的水泥和预制构件取代。

在原内城区域,一片片整齐的五层高楼的现代化居民小区拔地而起。

虽然内部设施简易,但统一的规划、玻璃窗户和水泥楼道、下水道,已经初具现代社区的雏形。

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平整、拓宽,铺上了光滑的水泥路面,马车行走其上,再无往日的颠簸。

更令人震撼的是,从京城通往天津、保定、徐州等方向的铁路开始勘探和铺设路基,钢铁的轨道象征着工业时代的脉搏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跳动。

而被炮火损毁的紫禁城,并未被恢复成原来的皇宫模样,而是被规划为中央朝廷政务中心,正在进行结构加固和现代化改造,未来将成为那个AI内阁和六部的物理办公地。

民工们拿着到手的钞票,最初是茫然和疑虑的。

但当他们发现,用这轻飘飘的纸片,真的可以在官营的粮店、布店、杂货铺里买到粮食、布匹、盐巴等生活必需品时,信任便开始建立。

官营商店的物价被严格管控,保证了钞票的购买力。

钞票、劳动、工资、消费、刺激生产、更多就业……

一个基于信用货币的初级经济循环,就这样被强行注入并开始运转。

天下这片近乎死水的经济盘面,竟然就以这种看似简单直接的方式,被奇迹般地盘活了。

市面上的物资开始流动,商业活动逐渐复苏,百姓脸上不再是绝望,而是有了对明日生活的期盼。

虽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威慑和AI冷酷高效的行政管理之上,但不可否认,一种新的活力,正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萌发。

一个由数据和钢铁构建的新时代蓝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纸上变为现实。

……

京城这边的新政如火如荼,而西线的战事更是紧锣密鼓。

被扩编并加强装备的第一野战军与第二野战军,如同两支巨大的铁钳,按照苏宁的既定战略,向着山西、陕西、甘肃等满清残余势力盘踞的广袤地域,发起了迅猛的攻势。

第一野战军司令官,仍由战功赫赫的011担任。

他的面前,摊开着由高空侦察气球和前线侦察兵送回的最新地图。

“司令,大同、太原方向的清军残部,似乎想依托雁门关、宁武关等险要,负隅顽抗。”参谋长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说道。

011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容却带着冷意:“倚仗关隘?老子打的就是关隘!传令下去,炮兵集群前移!别跟老子省炮弹,大统领说了,要用钢铁给兄弟们开路!”

砰!砰!砰!

在红旗军绝对优势的炮火面前,所谓的雄关险隘显得如此脆弱。

坚固的关墙在重炮的持续轰击下崩塌,守关的清军往往还未见到红旗军步兵的影子,就已经在炮火中死伤惨重,士气崩溃。

“投降!我们投降了!”一面面白旗在残破的关墙上竖起。

面对投降,011严格执行苏宁的命令:“缴械不杀,甄别处理!愿意回家的,发路费;愿意当兵的,经过审查和训练可以留下;军官和死硬分子,单独关押,等候发落!”

大军过处,势如破竹。

除了少数零星的遭遇战,第一野战军几乎是以行军的速度在接收山西各府县。

地方上的前清官员和士绅,在得知燕京易主、北路军覆灭的消息后,大多选择了开城迎降。

负隅顽抗者,则在红旗军凌厉的攻势下迅速被碾碎。

……

与此同时,第一野战军另一部主力,由骁将031率领,直扑潼关。

潼关乃天下雄关,是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退守至此的陕甘总督鄂札,集结了陕西境内尚能调动的近两万清军,企图凭险死守。

031站在潼关外的高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这座巍峨的关城。

关墙上旌旗招展,防守似乎颇为严密。

“将军,是否按计划进行炮火准备?”炮兵指挥官请示。

031放下望远镜,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狡黠:“强攻固然能下,但伤亡和时间都要考虑。鄂札此人,并非死忠之辈,如今不过是无路可退罢了。”

他召来一名机灵的侦察连长,低声吩咐:“找几个投降过来的原清军军官,让他们带着我的亲笔信,趁夜摸到关下,想办法把信射进去。告诉鄂札,天命已改,顽抗只有死路一条。献关投降,可保身家性命,甚至在新朝仍有一席之地。若冥顽不灵,破关之日,鸡犬不留!”

心理战与军事威慑双管齐下。

与此同时,红旗军的炮兵也开始在关外显眼处构筑阵地,黑洞洞的炮口给予守军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天黎明,潼关关门缓缓打开。

陕甘总督鄂札身着便服,带领一众属官,手捧印信,出关请降。

他面色灰败,对着马上的031长揖到地:“罪臣鄂札,愿率关中军民,归顺王师……”

031满意地点点头,兵不血刃拿下潼关,意味着富庶的关中平原门户洞开。

红旗军铁流随即涌入八百里秦川,西安等重镇传檄而定。

……

第二野战军则肩负着更复杂的任务。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扫荡甘肃方向的清军残余,并威慑青海、西疆的蒙古王公;另一路向北,肃清长城沿线的抵抗力量,并密切关注着关外洪安通神龙教与满清残余、罗刹鬼之间的混战。

在甘肃,抵抗相对微弱,更多的是地方豪强和蒙古部落的观望。

第二野战军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

对于主动归附者,给予优待;对于敢于抵抗者,坚决以雷霆手段消灭。

同时,宣传队紧随大军,宣讲红旗军政策,稳定地方。

整个西进过程,与其说是惨烈的攻城略地,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武装游行和大规模的受降仪式。

满清中央的迅速垮台,使得地方势力失去了效忠的核心和抵抗的意志。

红旗军强大的武力、高效的行政渗透以及相对明确的投降政策,共同促成了西北地区的快速平定。

……

燕京,华夏中枢。

阿福将西线最新的战报呈送给苏宁。

“主人,第一野战军已控制山西全境,正分兵进入陕西。第二野战军已肃直隶北部,前锋已至甘肃凉州。预计三个月内,可基本平定西北主要地区。”

苏宁看着地图上不断向西延伸的红色区域,点了点头。

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西北一定,便可全力经营北方,并为下一步解决江南问题和关外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场以钢铁和效率推动的统一战争,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天下的格局。

苏宁突然遥望南方低声喃喃自语说道,“接下来,是时候发动渡江行动,尽快消灭那些乱军了。”

“呃?主人,如何处理那些反清复明的义军?”此时的阿福看向苏宁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哼!这个天下是华夏老百姓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苏宁在副本世界杀人可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那要不要准备建国事宜?新朝又是采用什么体制?”

“国名为华夏!华夏纪年和公元纪年并用!至于体制还是沿用皇帝好了,毕竟需要考虑老百姓的接受能力,不过皇权和相权并重,毕竟有AI的存在,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是!主人,阿福知道该如何筹备华夏开国大典了。”

“此事并不急!还是尽快组建渡江戡乱大军。”

“是!主人。”

……


  (https://www.lewenvxs.cc/18/18017/8732675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