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5章 这是超音速巡航(第二更,求订阅)
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战斗机!
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在F3战斗机第一次公开展示之后,就被各国航空杂志就给了它这个头衔。
和其它人一样,为F3战斗机优美的外形所惊叹时,李奕辕也总算是弄清楚了第三联队的飞机怎么到了这边。
“向我们展示它的性能?”
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有,这就是在炫耀!
赤果果的那种。
戴着墨镜踩着登机梯上飞机时,马国涛的脸色是得意的,甚至还特意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战友。
他是空军第一批受训的F3战斗机飞行员,在F3战斗机还没有交付的时候,就已经在模似器上进行了几百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并且在实机上飞行超过100小时,虽然战斗机刚刚交付,但他已经完成了转型所需要的全部训练,是新机型的种子教官。
下午三点的阳光是灼烈的,空军基地的混凝土跑道上,一架 F3战斗机正被牵引车缓缓拖向起飞线,黑灰色的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每一道流线型的弧度都像是被风精心雕琢过——从全动鸭翼根部平滑过渡到机翼的折线,再到机身下方微微内收的腹鳍,勾勒出一种兼具力量与优雅的轮廓,宛如一位绝世尤物,静静迎着男人们的目光,在那里散发着她最美丽的一面。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片金色座舱盖,阳光落在上面时,没有被粗暴地反射,而是化作一层流动的金芒。
等f3战斗机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时候,人们就注意到了它与众不同的座舱盖,人们只以为这层镀膜类似太阳镜,是为了抵挡赤道灼烈的阳光。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了增强飞机的隐身性能,所以在座舱盖表面增加了氧化铟锡涂层。这是一种气相沉积涂层,施工方法与将太阳镜涂层类似。
金色涂层形成了一层非常薄且非常精细的胶片,可反射特定频率的雷达波,避免进入座舱后因弹射座椅和飞行员头盔引发强反射。
这一点和它的内倾进气道有点类似,都是为了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只不过外界对此是一无所知的。
基地里的飞行员们这会儿都已经站在了起飞跑道附近。他们的目光紧紧黏在这架战机上。有人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有人低声和身边的同伴交流,语气里满是难掩的期待:
“这外形,比第一次看到照片时还要惊艳。”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轰鸣突然从战机尾部爆发出来,像是沉睡的巨兽骤然苏醒。那台推力高达 150千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开始运转,初始的轰鸣逐渐升级为震耳欲聋的咆哮,地面甚至能感受到轻微的震颤。
紧接着,一道淡蓝色的尾焰从喷口处喷涌而出,如同被点燃的极光,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战机缓缓松开刹车,前轮微微抬起,随后便沿着跑道开始加速,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青烟被气流吹散,机身在加速中逐渐抬升,最终像一支离弦的箭,轻盈地脱离地面,冲上蓝天。
地面上的飞行员们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忍不住鼓起了掌,目光追随着战机的轨迹,直到它变成天空中的一个小点。
“太漂亮了!”
有人激动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这爆发力,简直不敢想象!”
此时,驾驶舱内的马国涛正专注地操控着战机。他戴着轻量化飞行头盔,透过透明面罩,目光落在眼前的玻璃化座舱上——没有传统战机里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的仪表盘。
只有三块显示屏,屏幕上的飞行数据清晰明了。他的右手搭在右侧驾驶杆上,手指轻轻拨动杆上的划杆,屏幕上的界面立刻切换,从高度、速度数据,切换到武器系统状态,再到发动机推力参数,整个过程流畅得简直就像是整个人都融入了这架飞机。
“你们就睁大眼睛好好的看吧,小心别亮瞎了你们的眼睛。”
马国涛对着头盔里的通讯器说道,随后轻轻拉动驾驶杆。战机在空中做出了一个优雅的盘旋,紧接着又是一个快速横滚,机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是在天空中跳一支精准的舞蹈。
围观的飞行员们看得目不转睛,我们知道这架战斗机有着无与伦比的机动性。现在并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
完成机动后,马国涛将驾驶杆推回中位,战机进入平飞状态,开始平稳加速。他没有打开加力,仪表盘上的推力指示始终保持在非加力档位,但速度表上的数字却在不断攀升——300公里/小时、500公里/小时、800公里/小时……当数字突破 1225公里/小时时,驾驶舱内传来一声轻微的“嗡鸣”,那是突破音障时产生的激波信号。
“雷鸟,你的速度已经达到音速!”指挥的声音立刻通过耳机传到马国涛耳中,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奋。
马国涛嘴角微微上扬,对着通讯器平静地强调:
“鸟巢,这里是雷鸟,我没有打开加力,现在已进入超音速巡航状态。”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地面观测栏旁掀起了波澜。飞行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满是震惊。
“这就是传说中的超音速巡航吗?”
李奕辕正仰着头,望着天空中那架仍在平稳巡航的战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栏杆。
目光中只剩下了震惊!
当战机突破音障的微弱轰鸣声传到耳边时,他和其他人一样,瞳孔微微收缩,喃喃自语道:
“这到底是第三代战斗机,还是……更先进的机型?非加力超音速巡航,挂载导弹还能到 1.4马赫……这,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飞机了。”
天空中的 F3战机仍在平稳飞行,淡蓝色的尾迹在身后拖出一条细长的弧线,阳光落在机身上,将那优雅的轮廓映照得愈发清晰。
地面上的飞行员们没有散去,依旧仰着头,目光里满是震撼与向往——他们知道,属于战斗机的新时代,或许已经悄然开启。
人类史上至少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出现过比他更强大的战斗机。
“是谁他妈的说f3战斗机综合性能只相当于F15的80%,F15都比不上他,好吧。”
听着战友的话语,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个指的应该是它在高空高速性能上的差距,F15的最大速度是2.5马赫,而它的最大速度只有1.9马赫。所以,高空高速性能也就打个折扣。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80%。”
“那只是理论,别忘了我们的雷达更先进,我们的中距导弹也是,F15飞的再快,飞的再高能,有导弹快能有导弹高吗?”
在场的这些飞行员都是se.af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可以称得上是行家里的行家。他们非常清楚这个80%的含义在什么地方,于是,轻而易举的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所以F15在我们的老三面前就是一个靶子。”
“不仅仅是F15,还包括全世界所有的战斗机。”
在这个时候他们所有人都是极其自信的,这种自信正是源自于F3战斗机所展现出来的优异性能。
事实上,它的性能之所以如此的优越,完全源自于划时代的设计理念,在军方提出了他们对三代机的设计要求后,就将其上报到官邸。
而李毅安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全新的设计要求,那些要求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第三代战斗机的很多空白。
就像八零年代试飞的阵风以及欧洲2000战斗机,他们说是四代战机,其实,他们就是三代半战机。
他们是汲取了F15,F16的经验提出的全新的要求,本质上是为了与苏联的第三代战斗机对抗的产物——就像苏联研制su27是为了对抗F15一样。而法国和英德研制阵风,欧洲2000,本质上就是为了对抗su27。
所以在理论上来说,他们还是三代战机,不过只是三代战斗机的进一步发展而已。
后来为了争取海外市场,为了标榜自己和美国,俄罗斯的第三代战斗机不同。包括阵风在内的欧洲战斗机,称自己为第4代战斗机。
但是骨子里还是三代战斗机。
如果不是因为冷战结束了,冷战时代军事优先所造成的民生积欠要还债,估计,他们估计早就全方位服役了,而不是那样拖拖拉拉的,把自己拖到“第四代”的时间段里。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设计理念以及部分设计要求都是可以借鉴的。而这也正是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的最大优势所在。
比如高机动性,比如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等到这个时代的美苏航空工程师意识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差不多还要再等上个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
而靠着李毅安的金手指,通过提供了一些跨时代的设计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f3战斗机,让他在设计阶段就是遥遥领先的,甚至可以说得上——理念上就领先了全世界整整一代。
有了这个领先的理念之后,再加上这些年sEA航空工业界的技术进步,最终,成就了这架可以进行超音速巡航的三代战斗机!
如果他算是三代战斗机的话,或者说,他已经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三代战斗机的定义。
只不过此时全世界对此都是一无所知的。在之前的几次公开展示之中,它都没有进行满血的性能展示。
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正式定型,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发动机的缘故。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空军并不想过早的将f3战斗机的性能完全展示出来。
(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1/1138/1110877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