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东征
“大都督,吐蕃的情况有些变化。”康怀恩汇报道:“吐蕃赞誉赤松德赞因前次瓜、沙等州失陷,严惩了当地贵族。
随后向河西增派了兵力,尤其是肃州、凉州等要地,守备大为增强!”
“恐怕,收复河西走廊的难度增加不少。”
然而林昊听罢,却并未动容,反而露出一丝笑意道:
“弃高原野战之长,固守城池之短,此乃吐蕃自寻死路!”
随后林昊继续分析道:“吐蕃最大优势,在于高原之地利与其骑兵的机动,若他们据守高原,伺机骚扰,我倒需费些周章。”
“如今他们竟敢下山,与我大军于河西走廊进行城池攻防,那可正合我意了!”
“咱们正好借此机会,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杀得越多,日后反攻高原,阻力便越小!”
康怀恩见林昊成竹在胸,心中敬佩,随即躬身请命道:
“大都督!前次西征,小人未能随行,此次东征,万望大都督允准小人同行啊!”
“小人对河西道路、城镇了如指掌,愿为大军前驱,万死不辞!”康怀恩一脸坚定的说道。
他目睹常守正等人,追随林昊西征,然后捞取大量军功,继而地位攀升,心中那份对功勋的渴望,以及对大唐的忠诚再次炽热起来。
林昊看着这位精明而勇敢的粟特商人,自然深知其熟悉河西地理的价值,当下应允道:
“准,你且下去准备,随军参谋,向导先锋,正需你这等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休整与编组,一支规模空前、士气如虹的东征大军在庭州誓师出征。
西征的时候,杨袭古驻守轮台,保证后方安全,而这次杨袭古将跟林昊一起东征。
而郭昕则需要镇守伊犁河谷,一方面稳住刚攻下来的地盘,同时这里也能及时支援龟兹和轮台。
此刻,林昊、郭昕、杨袭古三位大唐西域统帅,并肩立于点将台上。
旗下是精锐的瀚海军、安西军、具装铁骑、沙陀精骑以及众多装备焕然一新的仆从军。
······
等大军开拔后,郭昕带着一万大军,从轮台前往伊犁河谷。
而林昊和杨袭古,则带着三万大军,如同钢铁洪流,滚滚东进。
沿途经过已收复的伊州、沙州、瓜州,每一座城池的收复,都意味着通往长安的道路被缩短一程。
当地军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眼中饱含热泪。
队伍最终抵达东征的前线肃州城下,大军在此暂时扎营,进行最后的战前部署。
杨袭古马于肃州城外,眺望着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心潮澎湃。
他和郭昕早就盼着,能打通河西走廊,跟长安联系,可终究因为军力不足,一直没能成功。
别说成功打通西域走廊,就算保住北庭和安西都护府,都成为一种奢望。
原本他们以为,在西域只能自保,没想到出了林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硬是通过联络上了长安,并且通过回鹘转道,重新打通西域和长安的联系。
如今他们带着大军,即将光复河陇、打通长安的重任。
此次若能功成,青史之上,必能留下他们三人的痕迹,唯有一件事。
其实说起来,他和郭昕都想带着大军东征,毕竟这是他们多年来的夙愿,最好是由郭昕来担任统帅。
唯有这个出身郭家、深受朝廷信任的老臣,来主持此次东征,才能减少来自长安的猜忌,以及一些不必要的政治麻烦,便于日后与朝廷的沟通衔接。
但他跟郭昕商议过,最后还是决定,由郭昕留守西域,林昊作为统帅,他则跟着林昊东征。
原因无非有三点,首先在伊犁河谷一战,已充分证明了林昊那超越时代的军事才能,林昊这个西域大都督名正言顺。
其次就是林昊能只身入长安,向陛下请到了援军,就说明了林昊比郭郡王,更加容易获得陛下的信任。
不然,陛下也不会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合并,由林昊担任西域大都督,总揽西域及收复的河西军政。
最后就是他们猜测,或许陛下对郭家,并没有那么信任~!
回归正题,此时的肃州城内,气氛截然不同。
吐蕃守军明显加强了戒备,巡逻队穿梭不息,城头守军数量大增,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压抑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内那些在吐蕃统治下,挣扎求生的大唐遗民。
绝望与麻木,曾是他们的常态,但近日,各种隐秘的消息如同暗流在坊间涌动。
“听说了吗?王师在西方大破葛逻禄!”
“听说是一位,被陛下册封的西域大都督,用兵如神……!”
“对,还有郭令公的侄儿,郭郡王也一起出征,把葛逻禄打得落花流水!”
“大军如今,已经到了城外了······!”
这些零碎的消息,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他们早已冰冷的心。
麻木的脸上开始出现细微的波动,绝望的眼神深处,重新燃起一丝微弱却顽强的希望。
他们不敢公开交谈,只能借着擦身而过的瞬间,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默默的期盼着大唐王师的到来。
等王师归来,他们的苦日子,或许真的快要到头了!
······
林昊还没有抵达肃州城下,探马就带回来了消息。
“禀大都督,肃州城墙头戒备森严,城头旌旗密布,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吐蕃守军兵力也增加了许多。”
杨袭古闻言,眉头微蹙的看向林昊,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说道:
“大都督,肃州乃河西雄镇,城高池深,若是硬攻,我军必然损失不小啊!”
以联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想要打通整个走廊,必然要付出的惨重代价。
从肃州一路东去,甘州、凉州、会州、兰州、渭州,几乎都是要塞坚城。
如果每个城都需硬撼强攻,即便军队士气如虹,只怕打到长安城下,也已折损过半,难以为继。
林昊遥望着肃州城,嘴角却泛起一丝笑容,胸有成竹的说道:
“大都护且放宽心,在出发前我就做好了准备,破城未必需要儿郎们用血肉去填。”
林昊早就知道吐蕃守将的盘算,尤其是伊州之败犹如昨日,对方显然吸取了教训,打定了主意倚仗坚城,以逸待劳。
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将肃州变成血肉磨盘,一点点消磨掉联军兵力和锐气。
同时,根据之前搜集的情报显示,吐蕃在肃州外围还布置了机动兵力,只待联军师老兵疲,便可里应外合,发动致命一击。
联军大营内,求战之声却此起彼伏,与统帅的冷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怀恩第一个按捺不住,快步来到林昊面前,躬身请命道:
“大都督!前次西征,小人未能追随左右,寸功未立,心中惶恐!”
“此战,请务必让小人率部为先登,必效死力!”他语气急切,眼中带着对巩固自身地位的强烈渴望。
未能参与对葛逻禄的辉煌胜利,让他深感不安,急需一场硬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话音未落,回鹘将领骨咄禄同样不甘人后,他抱拳行礼道:
“大都督!末将麾下儿郎早已饥渴难耐!吐蕃人乃我回鹘世仇,此战正该我等为前锋,一雪前耻!”
他与其他回鹘将领一样,渴望着更多的战利品和功勋,以巩固他们在回鹘内部以及在大唐联盟中的地位。
其余仆从军的首领们更是群情激昂,纷纷涌来请战。
在他们看来,跟随大唐作战几乎等同于胜利与收获,谁能抢到先锋,谁就能在战后分得最大的蛋糕。
大帐之内,一时充满了慷慨激昂的请战之声,士气之盛,直冲霄汉。
面对众将高昂的求战欲望,林昊抬了抬手,压下帐内的喧嚣说道:
“诸位求战之心,本大都督已然知晓。”
“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强攻硬打,乃莽夫所为,非智者之选。”
“如何拿下肃州,本大都督已有全盘谋划,尔等稍安勿躁,依令行事即可!”
他拒绝了所有立即强攻的请求,也让众人心中生出几分好奇与期待,心中疑惑大都督究竟有何妙计?
接着林昊首先下令,以康怀恩、拔汗那王子、骨咄禄等人为首的骑兵部队,继续向肃州城四周辐射扫荡。
清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吐蕃小股部队和哨探,彻底孤立肃州,同时给城内守军造成联军意图长期围困的假象。
与此同时,在肃州防御最为严密的西门之外,唐军主力开始列阵。
一架架从后方运抵的投石机零件,被迅速的组装起来,高高竖起在城外。
更有数十架高大的云车被推至阵前,其高度甚至超过了肃州城墙。
身披铁甲、手持强弓硬弩的唐军射手,在云车顶部的平台上列队,占据了绝对的射高优势。
“放!”随着一声令下,投石机发出沉闷的怒吼,巨大的石弹划破天空,带着死亡的呼啸砸向肃州城头。
与此同时,云车上的弩手们也开始精准狙杀城头暴露的吐蕃守军。
一时间,肃州西城墙上碎石飞溅,箭矢如雨。
吐蕃守军试图用城头的弩机和高台进行还击,但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远远不及唐军装备。
但要是出城偷袭,只怕正中唐军下怀,他们巴不得守军放弃城防优势。
守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只能躲在垛口后面,忍受着单方面挨打。
而林昊更是下令,将中军大营前移至距离城墙仅一箭之地的位置,摆出了一副要长期对峙,步步为营的架势。
城楼之上,吐蕃主将望着城外井然有序、丝毫不乱的唐军大营,以及那些不断倾泻火力的远程武器。
“哼!想靠这点手段疲敝我军?”仔细观察后,守军主将冷笑一声说道:
“从瓜州远道而来,粮草转运艰难,我看你们能围到几时!”
“待你等士气衰竭,便是我军里应外合,尽歼尔等之时!”他自信依托坚城,足以耗到唐军露出破绽。
然而,一天过去,两天过去,唐军除了不间断的远程打击外,丝毫没有组织步兵登城的迹象。
这种光挨打不能还手的折磨,逐渐消磨着守军的耐心和士气。
第二天夜里,军议之上,已有性情暴躁的部落首领按捺不住,强烈要求出城一战,好歹打破这种被动挨打而不能还手的的僵局。
但最终被主将以“恐中唐军诱敌之计”为由强行压下。
可到了第三天,主将自己心里也开始犯起嘀咕,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唐军到底想干什么?难道真以为靠投石机就能砸塌城墙?
这绝无可能!必有阴谋!是了,他们定是想诱我出城!
可若一直龟缩不出,军心士气恐将溃散,现在的问题是出还是不出?
吐蕃诸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之中,城头守军的气氛也愈发压抑和焦躁。
林昊没有给吐蕃守将太多纠结的时间,第三日清晨,联军营中鼓号声大变!
原本分散在四周扫荡的康怀恩、拔汗那王子、骨咄禄等部骑兵,悉数被召回,在西门之外汇合主力。
数万大军盔明甲亮,刀枪并举,列成了数个庞大的进攻方阵,沉重的步伐和铠甲的碰撞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声浪,直扑肃州城。
攻城云梯、冲车等器械也被推至阵前,一副即将发起总攻的架势!
城头吐蕃守将见状,不惊反喜,一直悬着的心似乎落下了几分。
“终于要来了吗?传令!将预备队全部调往西门!加固城防!让这些唐狗和他们的走狗,在肃州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守将大声咆哮着,命令麾下将所有防御重心,完全集中到了面对联军主力的西城墙。
一时间,西门内外,战云密布,杀气盈野。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林昊却依旧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时间一点点流逝,联军阵中保持着令人压抑的沉默,只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拔汗那王子与骨咄禄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躁与疑惑,再次来到中军麾盖之下。
“大都督!全军已准备就绪,何时进攻?”骨咄禄忍不住问道。
林昊遥望着肃州城墙,某段看似毫无异样的区域,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淡然的说道:
“快了,快了,待肃州城墙塌陷之时,便是全军总攻之刻!”
“尔等务必做好准备,缺口一开,即刻猛攻,不得有误!”
“城墙塌陷?”拔汗那王子与骨咄禄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与难以置信。
他们不由自主地,再次望向那高大坚固的肃州城墙,墙体完好,夯土坚实,哪里有半分要倒塌的迹象?大都督莫非是在说笑?
然而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在自己身后不远处,一名手持特殊引信火把的唐军工兵,在林昊微不可察的点头示意下,迅速钻进了旁边一顶,看似普通的行军帐篷内。
那帐篷的下方,早已挖掘好了一条隐秘的地道,直通肃州西城墙那段被林昊目光锁定的墙基之下。
那里,埋藏着足以改变战局的杀手锏,“火药!”
林昊早在上次东出长安求援的时候,就查看过河西走廊上一连串的坚城。
知道这种坚城不好攻打,若是强攻必然损失巨大,因此在屯田的时候,就秘密配置了火药。
毕竟不可能每次攻城,林昊都不可能亲自攻上城墙,也不可能都使用技能,让里面的人直接开城门。
所以这才想到配置火药,让胜利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就在所有目光都聚焦于,即将爆发的的攻城战,吐蕃守军紧握兵器,准备迎接第一波登城敌军时~!
“轰隆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如同天崩地裂,巨大的声浪瞬间席卷了整个战场。
顿时震得所有人耳膜嗡嗡作响,甚至连脚下的大地都剧烈地颤抖了一下!
在无数道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肃州城那一段被寄予厚望的西城墙,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神之手狠狠砸中,猛地向上拱起。
随即在漫天烟尘与飞舞的碎砖夯土中,轰然坍塌!
一个宽度超过二十米的巨大缺口,如同狰狞的伤疤,瞬间出现在城防之上!
破碎的墙体、守军的残肢、以及各种守城器械的碎片,被爆炸的气浪抛向空中,又如同雨点般落下。
刚刚还严阵以待、密集布防在那段城墙上的吐蕃守军,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化为齑粉!
硝烟弥漫,碎石滚落,刚刚还坚不可摧的肃州城,以这种另类的方式,向大唐军队敞开!
拔汗那王子、骨咄禄、康怀恩,以及所有联军将士,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巨大的缺口,大脑一片空白,仿佛置身于最荒诞的梦境之中。
肃州城墙……竟然真的塌了?!
“长生天啊~!佛祖啊~!大明尊~!光明神……!”
来自不同部族的仆从军们,这一刻完全忘记了进攻,纷纷下马跪在地上,向自己信奉的神明祈祷着。
(https://www.lewenvxs.cc/6/6104/85964261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