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玉中书
归来的日子,被一种奇异的宁静包裹着。丽江的冬天,来得清冷而克制。玉龙雪山的峰顶,终日戴着一顶厚重的白帽,沉默地注视着山脚下的一切。黑龙潭公园的湖面,在寒风中,凝结了一层薄冰,冰面上,偶尔有几只不怕冷的水鸟,留下细碎的爪痕。
“云迹工作室”的新项目,被苏砚命名为“玉书计划”。
它不再是对外宣称的“茶马古道”项目的延伸,而是一个独立的、秘密的课题。除了陆时衍、阿哲和林琛,没有人知道这个计划的存在。就连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只以为苏砚从一次长途考察中,带回了一块普通的古玉,正在进行常规的研究。
他们守口如瓶。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块玉璧所承载的秘密,太过沉重,也太过危险。
---
苏砚的研究室,变得更加神秘。
那块玉璧,被重新放回了防震防潮的展示柜中。柜子里,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和一套精密的光学仪器。这是陆时衍利用他在科技圈的人脉,为她定制的。仪器可以在特定的光谱下,激活玉璧上的“烟文”,使其显影,而不再依赖于满月的月光。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意味着,苏砚可以随时进入那个远古部落的“图书馆”,阅读那些用“烟文”写成的“书籍”。
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和翻译那些信息。她将“玉书计划”,分成了几个子项目:古文字破译、古代科技复原、生态智慧研究、以及哲学思想探析。
陆时衍,成了“古文字破译”项目的负责人。他利用自己在语言学和逻辑学上的天赋,帮助苏砚,构建了一套“烟文”的语法和语义体系。他们发现,“烟文”并非一种简单的象形文字,而是一种集象形、表意、表音于一体的,高度复杂的文字系统。每一个符号,都像一个“全息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阿哲,负责“古代科技复原”。他根据玉璧上显影出的那些古代建筑、工具和机械的图纸,尝试着用现代材料,进行复原和模拟。他惊讶地发现,这个远古部落的许多技术,都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比如,他们设计的一种利用地热和风力的混合能源系统,其效率,甚至超过了现代的许多同类技术。
林琛,则专注于“生态智慧研究”。他将玉璧中描述的,那个部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与现代的生态学理论进行比对。他发现,这个部落的许多做法,比如轮耕休作、物种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都与现代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他们甚至有一套完整的“生态伦理”体系,将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视为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苏砚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哲学思想探析”上。
她发现,这个部落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一个“通”字。
“通天地,通万物,通古今。”
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本为一体。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打通与天地万物的隔阂,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这种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众生平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更为原始和质朴的表达方式。
苏砚深深地被这种思想所吸引。她觉得,这或许,就是那个部落,能够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并与自然和谐共处数千年的根本原因。
---
研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天下午,苏砚正在研究室里,利用光学仪器,阅读一段关于“古代医学”的“玉书”。陆时衍推门进来,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苏砚,”他说,“有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
苏砚抬起头,摘下眼镜:“什么事?”
陆时衍将一份文件,放在她面前。
“我们上次去的那个山谷,被人发现了。”
苏砚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刻拿起文件。
那是一份来自国家地理杂志的电子版。杂志的封面,是一张卫星照片。照片上,正是他们发现的那个,被群山环抱的山谷。
封面上,写着一个醒目的标题:《横断山脉深处的“伊甸园”:一个失落文明的惊世发现》。
苏砚的心,沉了下去。
她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相关新闻。
铺天盖地的报道,瞬间映入眼帘。
“科学家在横断山脉发现全新生态系统,疑似存在未知古文明遗迹!”
“‘神山’现世!藏地传说中的‘圣地’,被探险队证实!”
“惊天秘闻:一块古玉,揭开千年部落的神秘面纱!”
……
报道的内容,真假掺半。有些是基于卫星图片和地质勘探数据的合理推测,有些,则是捕风捉影的夸张描述。但无一例外,它们都将那个山谷,推向了风口浪尖。
更让苏砚心惊的是,有几篇报道中,竟然提到了“玉璧”这个词。虽然没有直接的照片,但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见过。
“这不可能!”苏砚的声音,有些发抖,“我们离开时,已经将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了。那个山洞,也被我们用巨石,重新封死了。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我不知道。”陆时衍的脸色,也很沉重,“我查过了,这次科考行动,是由国家地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了国内外好几个顶尖的科研机构。领队的,是一位姓陈的资深考古学家。”
“陈国栋?”苏砚下意识地问。
“不是。”陆时衍摇头,“是陈子坤。一个……和赵启明,有过密切合作的人。”
苏砚的瞳孔,猛地一缩。
陈子坤。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在赵启明的那些文件中,她曾多次看到过这个名字。他是赵启明在学术界的重要盟友,也是那个“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顾问。他以“学术权威”自居,但私下里,却与赵启明一起,利用学术资源,为某些商业项目,进行“背书”,从中牟利。
他怎么会……?
“他一定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我们的行动。”陆时衍分析道,“或许,他一直派人,在暗中监视我们。”
苏砚的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
她想起在山谷里,扎西曾说过的话。
“那里,是‘禁地’。传说,那里,是‘山灵’惩罚‘背叛者’的地方。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当时,她以为那只是个传说。
但现在看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想干什么?”苏砚问,声音,冷得像冰。
“他们的官方说法是,进行一次常规的科考行动。”陆时衍说,“但他们的申请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寻找失落的古文明遗迹’,和‘回收重要文物’。”
“回收重要文物?”苏砚冷笑一声,“他们说的,就是玉璧吧。”
“恐怕是的。”陆时衍点头,“我怀疑,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科考,而是……夺宝。”
苏砚沉默了。
她知道,陆时衍的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块玉璧,不仅是一个“钥匙”,更是一个“宝藏图”。它所指向的,是那个远古部落,数千年的知识和智慧。对于陈子坤这样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肥肉。
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
---
几天后,事情的发展,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陈子坤的科考队,在那个山谷里,一无所获。
他们没有找到那个山洞,也没有找到任何与那个部落相关的遗迹。他们只发现了一些,与扎西描述的,类似的石刻。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放弃。
相反,他们将目标,转向了“云迹工作室”。
一份措辞严厉的“调查函”,被送到了工作室。
函件中,陈子坤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为名,指控“云迹工作室”涉嫌非法盗掘、走私国家重要文物(即那块玉璧),并要求苏砚等人,立刻交出玉璧,并配合调查。
随同调查函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律师函”。
发函的律师事务所,正是赵启明曾经任职的那家。
苏砚将这两份文件,扔在桌上,眼中,燃烧着怒火。
“好一个陈子坤。”她冷笑道,“真是好手段。先用科考队探路,探不到,就直接上门抢。这‘学术权威’的嘴脸,真是让人作呕。”
“我们现在怎么办?”阿哲有些焦急,“他们这是要公然抢夺啊!”
林琛的脸色,也很凝重:“他们有官方背景,又有律师函,如果我们不交,他们完全可以动用行政手段,查封工作室,甚至……抓人。”
陆时衍则显得冷静一些:“他们现在,只是在虚张声势。他们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我们盗掘了文物。那份‘调查函’,更像是一份‘最后通牒’。他们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主动交出玉璧。”
“做梦!”阿哲一拳砸在桌上,“那块玉,是苏砚合法购买的!凭什么给他们!”
“法律上,确实如此。”陆时衍说,“但这件事,不能只看法律。他们既然敢这么做,就一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们可能会利用舆论,给我们施加压力。也可能会利用行政资源,给我们制造麻烦。”
他看着苏砚:“我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苏砚沉默了。
她看着窗外,玉龙雪山的峰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
她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而她,必须,保护好那块玉璧。不仅因为它属于她,更因为它,承载着一个远古文明的智慧,和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
风暴,来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快。
第二天一早,“云迹工作室”涉嫌非法盗掘文物的消息,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网络上,一片讨伐之声。
“无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盗掘国家文物!”
“强烈要求严惩‘云迹工作室’,追回流失的国宝!”
“支持陈教授,为国护宝!”
……
舆论,被瞬间点燃。
工作室的官网,被黑客攻击,陷入了瘫痪。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被大量的恶意评论,所淹没。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聚集在工作室门口,进行抗议。
工作室的正常运营,受到了严重影响。
阿哲的摄影工作室,也因此失去了好几个重要的订单。林琛负责的几个商业合作项目,也因为这件事,被合作方,单方面终止。
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在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
陆时衍动用了他所有的法律资源,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澄清事实。但对方,显然早有准备。他们利用各种法律程序,拖延时间,让陆时衍,疲于奔命。
阿哲和林琛,则被这些无休止的骚扰和压力,弄得心力交瘁。
苏砚,成了风暴的中心。
她没有回应任何媒体的采访,也没有对网络上的讨伐,做出任何回应。她只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一关,就是一整天。
她在思考。
在权衡。
在寻找,一个,能够打破僵局的办法。
---
几天后,一个深夜。
苏砚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
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陈子坤的个人资料。他的学术背景,他的社会关系,他的商业利益链……
陆时衍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她这副凝重的样子。
“还没睡?”他走过去,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
苏砚摇了摇头:“我在想,陈子坤的弱点是什么。”
“弱点?”陆时衍问,“一个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人,会有什么弱点?”
“每个人,都有弱点。”苏砚说,“贪婪的人,弱点是贪得无厌。虚伪的人,弱点是害怕真相。陈子坤的弱点,就是他的‘学术权威’身份。他所有的利益,都建立在这个身份之上。如果,这个身份,被摧毁了呢?”
陆时衍的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
“他既然想玩,那我们就陪他玩玩。”苏砚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不是想要玉璧吗?好,我给他。”
“给他?”陆时衍愣住了,“你疯了?”
“不,”苏砚摇头,“我是要,让他自己,亲手毁掉他想要的东西。”
她转过头,看着陆时衍,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锐利而决绝的光芒。
“陆时衍,”她说,“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
第二天,苏砚主动联系了陈子坤。
她告诉他,她愿意交出玉璧,但有一个条件。
她要他,亲自来丽江,当面接收。
陈子坤似乎对她的“妥协”,并不感到意外。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表示,会带上他的团队,和相关的官方人员,一起前往丽江,举行一个正式的“文物交接仪式”。
他似乎,已经将那块玉璧,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
一周后,陈子坤,带着他的团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丽江。
他们住进了丽江最好的酒店,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大谈特谈他们“为国护宝”的决心和使命。
他们的阵仗,搞得像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
交接仪式,被安排在“云迹工作室”的会议厅里。
仪式当天,会议厅里,挤满了人。有陈子坤的团队成员,有官方派来的“见证人”,有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还有几个,被特意邀请来的“学术界同仁”。
他们,都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
苏砚、陆时衍、阿哲和林琛,则坐在会议厅的另一侧。他们的脸色,都很平静,平静得有些反常。
仪式开始。
陈子坤,作为“接收方”代表,发表了讲话。他再次重申了“云迹工作室”的“错误”,和他们“追回文物”的“艰辛”,并表示,这块玉璧,将被送往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宝”,永久收藏。
他的讲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然后,他看向苏砚,用一种,近乎施舍的语气说:“苏小姐,现在,你可以交出玉璧了吧?”
苏砚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她只是对着身边的陆时衍,点了点头。
陆时衍站起身,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与苏砚那个一模一样的,防震防潮展示柜。
展示柜里,放着一块玉璧。
陈子坤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死死地盯着那块玉璧,眼中,充满了贪婪和渴望。
“这就是你们盗掘的文物?”他问,声音,有些发抖。
“是。”苏砚说,“但它,并不是你们想要的那块。”
陈子坤愣住了:“你什么意思?”
苏砚站起身,走到展示柜前,指着里面的玉璧。
“你们想要的,是这块玉璧里,所隐藏的知识和智慧,对吗?”她问。
陈子坤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默认了。
“好。”苏砚说,“那我就,让你们看看,这些知识和智慧,究竟是什么。”
她对着陆时衍,再次点了点头。
陆时衍,打开了展示柜的锁。
然后,他拿出一个遥控器,按了一下。
展示柜里,那套精密的光学仪器,启动了。
特定的光谱,照射在玉璧上。
玉璧上,那些深褐色的沁色,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它们像液体一样,在玉璧的表面,缓缓流动,最终,汇聚在了玉璧中央的圆孔里。
圆孔里,射出一道柔和的光芒。
光芒,照射在会议厅的投影幕布上。
幕布上,出现了一幅,由光构成的,动态的画面。
那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
画面中,无数的“烟文”,像萤火虫一样,在空中飞舞。它们相互组合,相互变化,构成了一本本“书籍”,记录着那个部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科技和智慧。
会议厅里,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着幕布上的画面,看着那些神奇的“烟文”,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陈子坤,更是目瞪口呆。他死死地盯着幕布,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是真的……”他喃喃自语,“它……真的存在……”
苏砚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陈教授,”她说,“现在,你看到了。这块玉璧里,所隐藏的,是一个远古文明的全部智慧。它,价值连城。”
陈子坤的眼睛,亮得像狼。
“没错!”他激动地说,“它,必须属于国家!属于我们!”
“不。”苏砚摇头,“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全人类。”
她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所以,我决定,将它,公之于众。”
陈子坤愣住了:“你……你说什么?”
“我说,”苏砚提高了声音,“我决定,将这块玉璧里,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全部公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它,学习它,利用它。”
她的话,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厅里,炸开了。
所有人都震惊了。
陈子坤,更是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
“你疯了!”他尖叫道,“这是国宝!是国家的财产!你怎么能……怎么能公开它!”
“为什么不能?”苏砚反问,“知识,本就该共享。智慧,本就该传承。将它锁在博物馆里,让它成为少数人炫耀的资本,还是将它公开,让它造福全人类,陈教授,你会怎么选?”
陈子坤的脸,涨得通红。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当然不会选后者。
他想要的,是这块玉璧的“独占权”。是利用它,来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来换取更多的利益。如果它被公开了,它就不再是“稀世珍宝”,而只是一堆“公开的数据”。它对他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你……你这是在犯罪!”他色厉内荏地吼道,“你这是在破坏国家文物!”
“我破坏了什么?”苏砚冷笑,“我什么都没破坏。我只是,将它的真实面目,展示给了大家。倒是陈教授,你口口声声说要‘为国护宝’,但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你自己的私欲吧?”
她对着陆时衍,使了个眼色。
陆时衍,立刻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投影仪上。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份份文件。
“这是陈教授与赵启明的往来邮件,其中,多次提到了‘玉璧’,和‘如何利用它,获取最大利益’。”
“这是陈教授名下的一家空壳公司,这家公司的股东,包括赵启明,和几位‘基金会’的高层。”
“这是陈教授在瑞士银行的账户记录,其中,有几笔来自赵启明的,巨额的‘咨询费’。”
“……”
一份份文件,被投射在幕布上。
陈子坤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他看着那些文件,身体,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你……你……”他指着苏砚,手指,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陈教授,”苏砚看着他,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怜悯,“你口口声声说,我们是‘盗贼’。但真正的盗贼,是你自己。你盗取的,不仅是国家的财产,更是学术的尊严,和公众的信任。”
她的话,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入陈子坤的心脏。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他完了。
他的“学术权威”身份,他的名誉,他的利益链,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摧毁了。
他像一只被戳破的气球,瞬间,萎靡了下去。
---
会议厅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看着陈子坤,看着这个,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学术权威”,如今,却像一只丧家之犬,眼中,充满了震惊、鄙夷和嘲讽。
那些媒体记者,更是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立刻围了上来,将话筒,对准了他。
“陈教授,请问您对这些指控,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教授,您是否承认,您与赵启明,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陈教授,您是否利用您的学术地位,为某些商业项目,进行‘背书’?”
“……”
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射向陈子坤。
他无言以对。
他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官方派来的“见证人”,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们立刻与陈子坤,划清了界限,并表示,会立刻展开调查,严肃处理此事。
陈子坤的团队成员,也作鸟兽散。他们生怕,被这件事,牵连到自己。
一场精心策划的“文物交接仪式”,最终,变成了一场,陈子坤的“公开审判大会”。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身败名裂。
---
风波过后,一切,渐渐平息。
陈子坤,因为涉嫌贪污、受贿、和非法牟利,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他的“学术权威”身份,被彻底剥夺。他的所有学术成果,也被重新审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证实为“学术不端”,被撤销。
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教授,变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而“云迹工作室”,则因为苏砚的“公开”决定,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赞誉。
人们称赞她,有勇气,有担当,有远见。
那块玉璧,也因此,获得了“智慧之璧”的美誉。
苏砚,履行了她的承诺。
她将玉璧里,所有的“烟文”信息,整理成了一份庞大的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公开。
一时间,全球的学者、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都涌入了这个数据库,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来自远古的智慧。
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一场,关于“古代文明”、“生态智慧”、“和未来科技”的,大讨论。
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甚至根据玉璧中描述的技术,启动了新的研究项目。
(https://www.lewenvxs.cc/5517/5517426/5019952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