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均占有量
大汉
刘邦刚吩咐完御膳房找找能做“火腿肠”的法子,就听到“人均占有量”的宏大算法。
“豁!好大的排场!” 他眼睛一亮,来了精神。他试图想象那场景。
“把全天下的肉!进进出出算清楚!再除以……十四亿?!”
“乖乖,这场面,比当年鸿门宴还热闹!不对,鸿门宴怎么能跟这个比呢?!”
【好!咱们先说猪。我国是全球断崖式领先第一生猪养殖大国,每年出栏是7亿头猪,人均半头猪。】
【具体猪肉的产量,去年是5706万吨,出口了不到3万吨,进口了100多万吨。】
【如果包括各种内脏杂碎,进口是200多万吨。】
【算一下,我国人均占有的猪肉是42公斤!光猪肉就已经超过39.8公斤了!!】
“猪肉就四十二公斤?!比之前那‘啥都不算’的总数还多?!” 账房先生彻底疯了,算盘珠子拨得啪啪作响。
“八十四斤!光猪肉就八十四斤!后世人先前那算法一定是在糊弄鬼呢吧?!
“人……人均半头猪?!” 妇人们充满了难以置信。孩童们则蹦跳着欢呼。
“半头猪!半头猪是我的!我有半头猪!娘!我要吃大肘子!吃红烧肉!吃一辈子!”
妇人见状,一把拉过自家的孩子。狠狠的拍了一下他的屁股。
“哪有半头猪?!那是后世的。”
大唐
李世民听着一个个震撼的数字,脸上是既震惊又欣慰。
他之前是想过后世可能改良了猪的养殖方式,但没有想到竟然会有那么多猪,这比他大唐的人口还要多了!
“光猪肉就四十二公斤!比之前那抠抠搜搜、这不算那不算的‘三十九点八’还多!”
“朕就说嘛!后世先前那账算得不对头!这才是实在数!”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惊涛骇浪。
“臣之前认为,这后世的人均肉量应该再往上翻一翻,看来还是保守了。”
“就光这猪肉一项,就已经翻了一番了。”
【再说牛羊,我国去年牛肉产量接近800万吨,过去40年涨了10倍。咱们牛肉出口,基本没有。进口量接近300万吨。】
【我国人均占有的牛肉,差不多是8公斤的水平!】
【羊肉的产量,我们在500万吨以上,出口约等于没有,进口37万吨。我国人均占有羊肉,4公斤!】
【多说一嘴啊,农业大国的事儿。咱都知道,而事实上,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畜牧业大国】
【我们的山羊数量是全球第一,绵羊是第三。】
大秦
秦始皇嬴政听到第一生猪养殖大国,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狂热光芒!
“彩!大彩!” 他击掌大喝,这数字本身,就是国力的象征!
但“牛肉”二字,瞬间将他拉回现实。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和痛惜。
“如此巨量之牛......竟多为肉食?!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牛者,耕稼之本。后世这如山如海的牛群,若用于我大秦之田亩。”
“能多垦多少亩荒地?能多收多少粟米!能养活多少大秦锐士还有黔首啊?!”
大宋
“造孽啊!这么多牛!这么多牛啊!!这要是都用来耕地,那得开出多少荒地。”
赵匡胤有些心疼,但当他看到那么多羊肉时,顿时两眼放光。
“老赵!听见没?!四公斤!羊肉!后世每人每年能摊上八斤羊肉!”
“八斤啊!啧啧!这要是搁在我这儿。”
“那不得天天吃?逢年过节,那不得整只大肥羊烤起来?”
他舔了舔嘴唇,他就经常这么干。
赵普无奈又好笑,提醒道:“陛下,臣听见了。后世物产之丰,确实令人惊叹。”
“不过,天幕所言乃是‘人均占有量’,非尽入庖厨。且我大宋……”
赵匡胤大手一挥,打断赵普,
“诶!老赵你甭跟我抠字眼!‘占有量’四公斤!那锅里碗里指定少不了!”
说完,赵匡胤陷入了漫山遍野都是羊的想象中!
赵普看着自家皇帝,只能摇头苦笑,顺便默默记下:陛下最近似乎格外偏爱羊肉。
【再说那些杂肉:马,驴,兔兔都是全球第一,这些杂肉保守点,全部都算上,人均5公斤。】
有老农心疼地摸了摸自家拉犁的老黄牛
“马?!驴?!后世把这些大牲口都当肉吃了?!还吃得全球第一?!我的老天爷,那得宰多少头啊!”
“兔兔?!就是那个耳朵长长、蹦蹦跳跳的兔兔吗?!它那么可爱?”
孩童们的关注点奇特,小脸一垮,但随即想到天幕上麻辣兔头的画面,咽了下口水。
“一定会很香吧,那得多放一点那些红彤彤的东西才好吃吧?”
【第六,肉鸡。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等等。去年我们出栏了接近150亿只。水禽主要是鸭和鹅,出栏了50亿只】
【这些禽类又贡献了,3660万吨的肉,出口量不大,进口100万吨】
【主要是因为咱的鸡爪子啥的不够吃。禽类,人均又是27公斤。】
“俺家满打满算养过三十只鸡,一百五十亿?!那得是多少个鸡窝?多少座山头的虫子才够它们吃?!”
“还去外邦买鸡爪子,鸡爪子有什么好吃的。”
“欸,那鸡爪子,可是好东西。卤好了下酒,骨头还能熬汤!一点也不浪费!”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被“一百五十亿只鸡”震得直嘬牙花子:
“咱都算不明白了,这得吃掉多少粮食?!这虫子够吃吗,后世的地还种不种庄稼了,”
“还花大钱从番邦买鸡爪子?!败家!败家子啊!”他眼睛一瞪,痛心疾首。
“鸡爪子才几两肉?!有那钱多买点整鸡不行吗?!”
旁边的朱标小声提醒:“父皇,或是因百姓爱吃,所以后世朝廷就多买了一些。”
朱元璋一愣,哼了一声:
“爱吃也不能这么糟践钱啊!咱大明以后可不兴这么干!“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被“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品种名吸引了,尤其是联想到后世能把鸡做出那么多花样。
“力士……后世那‘白羽肉鸡’,听其名,想必通体雪白,肉质细嫩?” 他饶有兴致地问。
高力士赔笑:“陛下,天幕没有说过它的滋味如何,但是看其数量……想必是百姓的餐桌常客。”
李隆基有些失望,随即又眼睛一亮,想到斗鸡。
“力士,若以这白羽肉鸡斗鸡,不知战况如何?”
高力士微微一怔,随即答道:“陛下,这肉鸡不知是否有斗鸡之勇,不过若陛下感兴趣,不妨设想一番。”
“这白羽肉鸡的体型或许有优势,若加以训练,说不定能成为斗鸡场上的猛将。”
“朕若身处后世,定要办一场白羽肉鸡斗鸡大赛,让天下人看看这别样的斗鸡盛景。”李隆基抚须思索。一旁的杨贵妃轻笑道:
“陛下总是有新奇的想法,这白羽肉鸡斗鸡,想来定是有趣非常。”
李隆基哈哈大笑:“爱妃说得是,若真有那一日,朕与爱妃一同观赏这斗鸡之趣,定是美事一桩。”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31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