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天幕:开局自由搏击! > 第73章 各省粮食产量三

第73章 各省粮食产量三


【第12名辽宁;粮食产量2500.3万吨】

清太祖努尔哈赤盯着辽河平原的亮光,马鞭坠地。

“辽东?!盛京故地!当年八旗儿郎为了抢几石粮,能跟明军血战三昼夜!后世这地......是埋了聚宝盆不成?!”

他猛地踹翻桌案,“早知辽东能产这如山的粮食,朕还打什么仗啊?直接让汉人教咱们种地得了,旗人顿顿管够!”

全盛状态的汉,唐,明等等:不好说,这事儿吧,真不好说。你应该懂我们的意思吧?!

不管你是谁,你踩到我的地了!!

【第11名湖北;粮食产量2785.3万吨】

【第10名湖南;粮食产量3078.1万吨】

“那块应该指的是洞庭湖,云梦泽那一块吧。”

“什么情况啊!这上去的,是不是有点快了?!”

天幕之下的古人们都震惊了,不是这个数字,你怎么跳上去了呀?一蹦直接蹦到了3000万吨吗?这就是前十吗?!

明清时期的人们都纳了闷,“湖广熟,天下足”,这可是他们熟知的谚语,可如今这湖北、湖南才仅仅擦了个前十的边。

明朝张居正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说道。

“这湖广之地,向来是产粮重地,可如今这产量,竟还未到顶尖,后世究竟有何妙法,让这湖广之地的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

清朝曾国藩捻着胡须,满脸震撼:“我湘军多出自湖广,深知此地百姓耕种之苦。可后世这产量,怕是以往的数倍不止,这是何等的盛世之景!”

【第9名四川;粮食产量3633.8万吨】

都江堰的制造者李冰,他望着光幕上四川的粮食产量,眼中满是震撼与感慨。

“吾一生致力于水利,修都江堰以灌蜀地,然吾亦未曾想过,后世四川竟能有如此之高的粮食产量!”

“吾之都江堰,不过是开了个好头,后世子孙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才有了如今的盛世景象。这水利之功,当是代代相传,永不止息啊!”

“后世子孙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兴修水利,让这沃野千里的四川,永远成为天下的粮仓!”

大汉

刘邦正啃着狗肉,闻言猛拍大腿,然后揪住萧何衣领猛晃。

“啥子?!萧何!你当年给老子画蜀地大饼的时候,可没说这饼能堆成山呐!”

“乃公在汉中熬日子的时候,你从蜀地挤出那么多粮食就叫乃公谢天谢地了!”

“现在后世跟乃公说这地儿能产三千多万?!你觉得可能吗?而且这么多粮食怎么运啊?”

“怕是把巴蜀的山都铲平了吧?栈道修宽了几十倍?还是说——后世根本不用翻山越岭,直接拿粮喂鱼让鱼运出去?”

萧何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被晃匀了。

“陛下,这都是后世的事情了,臣怎么会知道啊?”

【第8名江苏;粮食产量3810.1万吨】

“不对,不对,苏湖熟,天下足!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后世那个江苏才排到第八名?这不应该啊!!”

宋朝的人们,难以置信地看着天幕,这苏湖熟,天下足,可是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中的。

宋孝宗赵昚盯着产量倒吸凉气。

“三千八百.......万吨?!”

赵昚对“江苏”这个地方并不陌生,这里包括了姑苏、润州、常州等地,这些地方都是江南的繁华之地,物产丰富。

“朕万万没有想到,后世这里的产量竟然能如此之高,都能抵得上数倍汴梁的年漕粮!”

【第7名河北;粮食产量3908.8万吨】

【第6名内蒙古;粮食产量4100.5万吨】

永乐年间,朱棣微微点头,“河北,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我大明要地。后世能将此地经营得如此富饶,可见其治理之功。”

朱棣负手踱步,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想我迁都北京,将河北作为京畿之地,看重的便是强化北方边防。后世能在这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使百姓富足,甚好,甚好。”

大唐李世民看着河北的形状有些困惑。这河北是他大唐的重镇,发展的如此之好,他也是开心的,但问题就在于......

“这河北,是不是少了一点什么东西啊?不对,是两点!!”

“这看着多多少少有些......奇怪。”

“这就上4000万吨了,这也太容易了吧?”

“俺大胆预测一下,这前面的粮食产量怕不是要奔着6000万吨去了!!”

“内蒙古?那不是草原么,多是游牧之地,向来以畜牧为主,怎么能产出如此多的粮食?”

成吉思汗瞪大了双眼,手中的马鞭紧握,

“我纵横天下,铁骑踏遍草原,也未想过这草原能成为大粮仓。这后世究竟用了何种手段,竟让草原变粮田!”

【第5名安徽;粮食产量4184.3万吨】

包拯直皱眉头  ,“奇了怪了!庐州平原是沃野不假,但是皖南六山三水,那田地就像碎帛散落在深谷。”

“就这样,还能排第五,真的假的?”

三国曹操直拍大腿,不敢相信。

“啥?那安徽能产那么多粮?!孤当年搁那里种田养兵,累死累活才攒够口粮!和后世比差的也太多了。”

“这地方北边是平原还行,可南边全是山!那石头缝里能抠出几粒米?”

屯田官:我真的没有偷懒,我可以用性命担保,你要相信我呀!

【第4名吉林;粮食产量4266万吨】

“那里不是专门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粮食?难道他们是去享福的?”天幕之下,有古人表达了疑惑。

流放犯:我这里叫苦寒之地,你听那天幕吹牛B呢,你来这种过地吗?还搁这里享福。

康熙帝人都傻了,  “吉林?那冰天雪地的比盛京还冷三分的鬼地方?!”

之前有个辽东已经就很离谱了,结果现在又来了个吉林。

“  不应该呀,那冰天雪地的地方怎么能种那么多粮食呢?还比大部分南方地区都要多,尤其是湖广地区。”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28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