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天幕:开局自由搏击! > 第88章 金色的稻浪

第88章 金色的稻浪


【然而,我即便如此的拼命,研究还是陷入了瓶颈。1964年到1970年,整整6年的时间,我们做了3000多次杂交组合的试验,结果全部都失败了。】

【我仿佛掉进了一个狭小的深渊,思维和行为都被禁锢,挣脱的力气也所剩无几。】

【苦闷中,我反复梳理这几年的经验教训,记忆的碎片不断碰撞隆起,直到一个关键思路闪现——远缘杂交!!】

【一直以来,我都在栽培稻内部做实验,从未尝试过用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育种。这个决定性的突破思路,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更令我高兴的是,我的助手冯克珊和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了关键的野生稻“野败”。】

【但令人沮丧的是,最初用野败培育出的杂交稻,稻谷不仅没有增产,反而意外减产了。更糟的是,稻草却猛增了70%.......】

【这样的结果,引来了周围一片质疑和劝退声。】

“吵吵啥?!失败就失败!袁公,别听那些丧气话!”

“就是!你行,那你上啊!就光在旁边瞎掰掰。站着说话不腰疼!”

天幕下的古人们都怒了,袁公是为了让天下所有人都能吃饱饭,才选择走这条路的。

明明都要有成果了,结果居然有人去冷嘲热讽他,是几个意思?!

大汉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面色凝重如铁。

“六年心血,三千次尝试,尽付流水.......此等煎熬,非大毅力者,早已崩溃!但是袁公没有!袁公......汝之心志,坚逾磐石!”

他冷哼一声,“至于那些人的质疑劝退?!那只不过是庸夫之见!正所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岂可因噎废食?”

“袁公,不要为那些聒噪之声所困扰!”

大宋赵匡胤  ,从期待到懵圈。

“啧,是有点糟心啊。这找‘野路子’配种,这想法是够新鲜!就是这结果不理想啊。

“不过想来也是,这‘野败’刚上手,出点岔子也很正常吧?”

三国

“谷减而草丰?此象,表面悖逆,内藏玄机。此‘野败’野性勃发,精气外溢,故草莽丛生,遮蔽谷实。”,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深邃。

一旁的张飞挠了挠头,“军师,你这弯弯绕绕的,听得俺老张脑壳疼!你能把话说明白点吗?”

刘备见状,温和地拍了拍张飞的臂膀,耐心解释道。

“三弟莫急。军师的意思是:这‘野败’稻啊,就像一匹刚捉到的烈性野马,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野性十足!”

“袁公现在要做的,就像最好的驯马师。得摸清这‘野败’的脾性,想办法把它那股子野性和生命力,慢慢调教、引导到长稻谷的正道上来!”

“一旦调教好了,这‘野败’稻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结的稻谷肯定比普通的稻种多得多啊!”

“哦!原来如此!”

“这‘野败’稻野性足,草长得猛,说明底子好!想法子把它的劲儿憋到长米上,准成!”

【可我心里清楚,方向没错。】

【“就这个优势,表现在稻谷上,这是结果,表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是技术问题。”】

【“我们经验不足,把这个优势摆在稻草上。但是我只要改进配组,可以发挥到稻谷上啊,优势是在这里啊......”】

【随后又经过一年艰苦攻关,我带领科研小组成功利用野败,培育出了许多性状稳定的雄性不育系。此刻,我距离成功近在咫尺!】

只见画面一转,袁隆平将一袋袋珍贵的种子郑重地交到各地同行手中,脸上带着释然与期盼。他的身影在那一刻显得无比高大。

【为了加快进度,为了让老百姓早日摆脱饥饿,我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些如同珍宝的种子,无私的分发给全国各地的科研同行进行研究。】

【有人说我傻,把辛苦研究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可我心里再明白不过,当国家和人民还在为吃饱饭发愁时,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古人们的心中思绪万千。他们不禁扪心自问:

“我真的能够做到像他那样吗?在即将取得成功的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将胜利的果实分享给他人.......”

这个问题在他们脑海中不断盘旋,有的人越想越觉得自己似乎无法做到如此大度和无私。毕竟,成功啊?!谁会轻易放弃呢?

“我做不到啊!!”,有古人叹息着,对自己的局限感到无奈。

但古人们也明白,正因为自己无法做到像袁公那样,所以袁公才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袁公。

“而我只是我......”

【全国同行拿到种子后,与我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极大的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科研进程。】

【终于在1973年9月在无数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为了这一刻,我整整奋斗了13年。】

【直到1975年,我们成功闯过了优势组合选配、制种高产、繁殖高产、这三大难关后,一粒粒承载着希望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纷纷飘向全国广袤的农田。】

【一年后,谱写丰收的诗歌奏响了第一章。以我为主,选育出的南优2号等杂交水稻种子。】

【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从原先的约300公斤左右,跃升至500多公斤,最高可达800公斤以上,实现了30%以上的增产。】

【至此,华夏水稻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第二次飞跃,持续千年的低产困境被彻底打破!!】

【从1961年发现那个天然杂交水稻,到1976年杂交水稻传播全国,我走过了整整15年......】

【虽然这一路走来,是那么的煎熬,但看到丰收的景象,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因为我知道,这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未来将承载起无数条鲜活的生命。】

金色的稻浪在神州大地翻涌着,农民的笑脸如同绽开的向日葵。袁隆平站在稻田边,身影融入这片由他亲手缔造的金色海洋,平凡而伟岸。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26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