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天幕:开局自由搏击! > 第95章 扩张的原因:自卫反击战吗?

第95章 扩张的原因:自卫反击战吗?


【一名外族疯狂抱头痛哭:“啊对对对,我们被挤到荒漠啃了几千年沙子,是贪图沙子的美味。”】

【旁边的高山族流下两行清泪,“没错,被你们赶进山里再叫我们高山族,是出于山里空气好!】

【匈奴:我们踏马逃到欧洲异域,是因为我们自己想去!】

【跟你们做邻居真是我们的福气!!!】

〈“你们这不是挺高兴的吗?都高兴的哭了。”  〉

〈“所以为什么还不赶紧说谢谢?”〉

〈“欧洲:我也挺福(服)气的。”〉

刘邦摸着下巴,笑得更欢了。

“嗯,甚好,甚好。看来你们也知道这荒漠沙子的独特风味与高山之巅的清新之气,对身体有好处!”

“至于匈奴西去,一定是因为仰慕西域风采,你们自己想过去看看,跟咱老刘家可没关系啊!这福气啊,你们得接稳喽!”

汉武帝刘彻冷哼一声,不屑一顾。

“哼,知道是福气便好!”

“若非朕将尔等逐至苦寒之地磨砺心性,尔等如今还是不知礼数的蛮荒之辈!岂能有机会领略异域风情?还不谢恩?”

大唐李世民努力憋笑,试图维持“仁德”人设。他委婉地表示你们就该住那儿。

“这个…呃…各族习性不同,所居之地亦是天意缘分所致。或许......或许沙漠与高山,正合尔等勇悍之心呢?”

“至于福气嘛,四海之内皆兄弟,能做邻居,自然是缘分不浅。”

清高宗乾隆一听这些外族还敢不满意,顿时就不乐意了。

“蛮夷之辈,终是不懂天朝恩德。朕怀柔远人,准许尔等在边陲之地生存,已是浩荡皇恩。如今竟还怨声载道,真是不知好歹。”

“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吗?!”

画面继续播放。

【秦始皇得意洋洋的说道,“哈哈哈,怎么样呀。后生们?老祖宗把最好的土地都占尽了。还能让你们少学几门外语,你们说好不好啊?!】

【汉武帝也扬起下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你们总骂我穷兵黩武,那你就说这土地你要不要吧!”】

【李世民挑眉一笑,语气悠哉:“这你们还不快说声谢谢老祖宗?”】

最终,三位帝王并肩而立,进行了一波【MVP】结算,身后华夏舆图浩瀚展开,宛如一幅宏大的史诗终幕。

〈“多谢老祖宗。”〉  (刷屏)

〈  “MVP!理所当然!”〉

〈“秦始皇:让你少学几门外语。刘彻:地,要吗?要就闭嘴!李世民:德服大礼包请查收!”〉

嬴政本人看着天幕中的自己,微微颔首。“嗯,‘少学几门外语’?此言倒也别致。”

汉武帝刘本人更加得意,意气风发的环视群臣。

“看见没?卫青,去病!后世子孙终究是记得朕的功劳的!穷兵黩武,哼,没有朕的‘武’,哪来后世的‘土’?!”

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微笑着接受长孙皇后的祝贺。语气谦虚中带着自豪。

“辅机,玄龄,看来后世亦知朕与诸位爱卿的栉风沐雨之功。这声‘谢谢’,朕便却之不恭了。”

完颜九妹赵构:说谢谢的话,能把我的疆域变回来吗........

(评论:“经典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带宋祖赵匡胤玩。”)

(追评:“我都习惯了,经典赵匡胤透明人被遗忘。”)

(追评:“赵匡胤:666,明明是四个人,出去团建,不带我玩是吧。”)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后世子孙,你们什么意思,朕的存在感真的就这么低吗?”

“朕......朕好歹也是结束五代乱世、一统中原之人!还有朕的太祖长拳。”

但他想到自己的疆域和后续子孙的表现,嘴角抽搐,内心悲愤。语气越来越低。

“算了,你们还是不要带朕玩了,朕上去了,那不就是疆域最小的那个了吗,那朕上去干什么,丢人现眼吗?!”

“........”  ,沉默,是今晚的开封府。

赵匡胤独自一人坐在殿内,彻底抑郁了,他对着桌上的酒和地图,长长叹了口气。

“唉……”

“朕就这么没面子吗?”

“算了,朕还是去喝酒吧。”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眼睛一瞪,说话一如既往的直接。

“带他玩啥?带他看他那越缩越小的地图?还是看他那被后人打得南迁的朝廷?咱开局一个碗,疆域也比他宋朝阔气!不带他玩就对了!”

(评论,李世民:“《刚登基,外患好大》《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我以为减速带呢》《跟我的唐军说去吧》《我都这么努力了你怎么还活着》《能戈善武》《能歌善舞》”)

(追评:“??!哈哈哈哈  你怎么还活着。”)

(追评:“70万匹战马的大唐: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的农耕文明[狗头]”)

刘彻作为资深马痴,彻底破防,羡慕得眼睛发红。“多......多少?七十万匹?!良种军马吗!”

他猛地站起来,呼吸急促,“这么多的战马,你还说自己弱小!”

唐太宗李世民本人看着评论,忍不住笑出声。

“咳咳,辅机,克明,你们看看,后世之人倒是风趣幽默得很。”

“不过,‘弱小农耕文明’此言差矣,我大唐自然是热爱和平的农耕文明,只是偶尔,嗯,‘能戈善武’一下罢了。”

茶馆说书先生醒木一拍,  “诸位听听!这就叫‘大唐式谦虚’!一边说着‘我好弱’,一边掏出七十万匹战马!下次谁再说自己穷,老汉我就问他:你兜里是不是有70万的铜钱?”

田间老农憨厚一笑:  “这皇帝有意思,俺们种地的要是都有七十万头牲口,那确实挺‘弱小’的,忙不过来啊!”

(评论:“因为我们心善,不忍心周边的外族实行如此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能忍心让自己民族在这么小的地方生产生活,

所以我们便在这些地方推行王化,施以人道,如此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狗头]”)

(追评:“  这种视频看着好玩,但我还是想提醒一下,那些外族的有多烦人是不知道吗?

说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给蛮子弄的有多烦,前面的士兵在打仗,后面蛮子骚扰大本营。”)

(追评:“蛮夷你不打他,他就会打你。就算善待了,只要你有一些动荡,就会马上来咬你一口,所以直接打的发育不起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扩张疆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推远边境线,为保护中原核心地带的安全形成缓冲带。”)

天幕之下,看到这条跳出戏谑、直指核心战略的评论。

古人们收起了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而深沉,纷纷出言赞同,道出了那些辉煌开疆背后最现实的逻辑:所以,华夏古代的大部分战争还真的就是自卫反击战。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语气斩钉截铁,充满煞气。  “对!就是这个理儿!”

“那些个鞑靼、瓦剌和兀良哈部落,跟虱子一样,挠不完,你不把他巢穴掀了,他年年都来恶心你!”

“朕为什么一次次北伐?就是要把他们打散!打怕!打得离朕的大明远远的!”

“什么叫王道?打得他们不敢来犯,这就是朕的王道!”,  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讲最硬的道理。

黎民百姓尤其是边民,那叫一个感同身受,边关老卒擦着刀,眼神沧桑。

“这话实在!那些蛮子,你不把他打疼了,他年年秋后来抢粮抢人!咱当兵的苦点累点没事,能把战火推远一点,家里的婆姨娃娃就能安全一分!”

中原农夫也是心有余悸。  “可不是嘛!听说前朝乱世的时候,胡人的马队都能冲到黄河边!还是现在好,皇帝老爷们把边关守得远,咱至少还能睡个安稳觉!”

最终,当所有的戏谑玩笑散去,那些被调侃为“土地收集癖”的狂热背后,一部分原因是历代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巨大军事压力时,

一种最直接、最无奈却也最有效的生存策略——将危险尽可能地推离文明的核心地带,哪怕代价高昂。

“真相了!这才是扩张的根本原因!”

楚林天看着评论区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他摸了摸下巴。

“所以归根到底,这并不是收集癖,而是安全焦虑吗?......经典火力不足恐惧症啊。”

————————分割线

【八百,一个历史上非常神奇的数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幕之下,各时空的人们看到这个没头没脑的数字,纷纷陷入猜测与联想,反应五花八门:有疑惑,也有了然。

大汉刘邦挠了挠头,一脸痞笑。

“难道说......后世哪个皇帝老儿,后宫养了八百嫔妃?啧,比乃公会享受!”  他思路清奇,走向不太健康的方向。

汉武帝刘彻眉头紧皱,一脸嫌弃。

“八百人?够干什么的?塞牙缝都不够!若是八百善骑射的健儿,或许可命其为先锋,深入漠北,寻匈奴主力所在?”

最终勉强想到一个侦察兵的用途,但还是觉得寒酸。

【假如给你800人,你能干什么?】

黎民百姓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极其真实。

山寨大王是正常的土匪思维,“八百人?哈哈哈!老子肯定能抢八百个压寨夫人!”

一旁的镖局总镖头,把刀架在了山寨大王的脖子,“不是兄弟,你都被我们抓了,你还想着抢压寨夫人呢?大白天的,你做什么梦呢?”

他转头看向天幕,“八百弟兄?如果都是好手,这趟镖稳了!龙潭虎穴我也敢走一遭!”

普通的农夫擦了擦额头的汗,是最朴实的愿望,  “八百人帮俺收麦子?哎呀妈呀,那半天不就干完了?想都不敢想!”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和朱棣都是一个激灵。

【天幕中出现了一段影视画面,那是霍去病第一次参战的时候。】

【军帐之中,气氛凝重。身着战甲的少年郎,忍不住的开口道。“皇上临行前,可是亲自嘱咐你让我参战的。”】

【卫青并未去看霍去病,只沉声向左右询问:“赵信、苏建部可有消息?”一旁参军低声回应:“还没有。”】

【“舅舅!”,少年更急,声音也扬了起来。】

【“嫖姚校尉,”卫青终于转头,目光如刀,“你是在同当朝大将军说话。”】

【霍去病抿紧嘴唇,深吸一口气,端正行礼:“是,大将军。”】

【“好,我就给你个机会,你现在率领你的八百骑,去抓几个舌头回来。”】

【少年眼中瞬间迸发出灼目的光彩,朗声应道:“多谢大将军,我的八百精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大将军发令了!”】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冲出军帐,飞身跃上战马。面对眼前肃立的八百骑兵,凝声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我要出奇兵,你们敢不敢跟我去!”】

【“敢!”八百将士怒吼道。】

【“出发!”】

【少年将军毫不犹豫,一扯缰绳,率领八百铁骑如离弦之箭,直刺茫茫草原深处。】

画面疾速闪动,一队汉军铁骑如利刃般刺入匈奴腹地。长矛所向,匈奴人接连哀嚎着倒下,溃不成军。

【霍去病首战,亲率八百精锐,纵马深入匈奴腹地。一日一夜奔袭数百里,如天降神兵,直捣匈奴大营!此一战,他斩首俘虏二千二十八人,其中还包括了匈奴单于的相国以及爷爷和叔叔们等一众。】

【霍去病初征就立下了不世奇功,勇冠三军。汉武帝大喜,特以“冠军”为号,封他为冠军侯!】

〈弹幕飘过:卫青:“说了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霍去病:蛇头,懂了!就是草原上的地头蛇吧。”〉

〈“这就是别人家的18岁啊,我18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在无视风险中......”〉

秦始皇嬴政猛地坐直了身体,眼中精光爆射。“好一个少年虎将!”

此时,身旁的李斯面露极大的困惑,上前一步道。

“臣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匈奴乃游牧之族,逐水草而居,行踪飘忽不定,其王庭腹地,更为隐秘。”

“这霍去病第一次参战,他是如何在那茫茫草原之中,如此精准地找到匈奴营地?”

蒙恬眉头紧锁,补充道,“就算他的麾下有匈奴人可为向导,但终究是外族,其心难测,难道不会故意引错路途吗?”

“甚至,谁说匈奴人自己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就从不迷路?霍去病此举,如有神助,着实令人费解。”

嬴政看着舆图琢磨起来。

正面与匈奴人两军对垒,他自是不怕,但在草原上去找匈奴,难难难!

汉武帝刘彻,满是得意之色。他的霍去病第一次出击,就带着800人就能直捣匈奴老巢,杀得匈奴人胆战心惊,被封为冠军侯,

那可不就是浓墨重彩吗?那可是朕大汉的荣耀!

他看向下方的霍去病,“打的好啊!”

卫青看着天幕上风光无限的外甥,表情复杂,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叹息和一丝后怕。

他拍了拍一旁霍去病的肩膀,“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以后可不准冒险了。”  ,虽是责备,但语气中充满骄傲。

“不过,打得好!没丢脸,没辜负陛下的期望!”

霍去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嘿嘿,下次还敢。

汉代后面的古人们都崇拜的看着天幕上的霍去病,尤其是一些将领,这可是他们偶像啊,别说18岁封侯了,只要让他们封侯,他们就满足了。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26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