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总的来说
【那么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价,他的成果又怎么样呢?】
【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一书中记录,日军此次黄河决堤所造成的相关战死人员一共.......】
【7452人......】
【这次泛滥打乱了日军的部署和作战计划,在费正清编写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
【“侵略者被暂时遏止住了,武汉战役被延长了大约........三个月.........”】
【但武汉还是在决堤后的第四个月失守了。】
〈弹幕飘过:“是做了,但是就是对战事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常凯申就是一个煞笔!!!”〉
〈“好骂,直抒胸臆,就是能不能说点我们不知道的。”〉
大秦嬴政看着7452人久久不能回神。他怒极反笑。
“呵呵呵,哈哈哈,七干?!换我华夏百万子民?!可能还不止。”
“可结果呢,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却只仅仅拖延了他们三个月?!!”
“你们这是.......这是在干什么,自残以娱敌吗?蠢货,彻头彻尾的蠢货,史册之上,恐怕再难有第二人能有此‘丰功伟绩’!”
大唐
“为保一城一池,居然真的去行黄河决堤之事了,导致百万生灵涂炭,”
李世民冷笑一声:
“使用这种‘非常手段’,实则是草菅人命,如果朕这样行事,如何能服众,又如何能保家卫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牺牲百万百姓只为延长三个月战事,如此代价,何其惨痛!你常凯申此举,与昏君何异?为帅者,当以苍生为念,岂可用此等下下策!”
赵匡胤摇头叹息:
“本可另寻良策,却选此绝路,致民不聊生。如此统帅,怎配领导一国之军?常凯申若不改,失民心是迟早之事。”
百姓们更是义愤填膺:“为了所谓的‘战略’,让我们这么多同胞没了性命,良田也毁了,这哪是什么救国,分明是祸国!”
古人们是真的无语了,你说你如果打出战果来也就算了,偏偏就拖延了三个月,最后武汉还是没有守住。这是否有一点.......
(评论:“事实上放黄河水阻滞日军是德国参谋团法肯豪森的主意,
但是参谋团提醒老蒋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在上游大堤放水而且要注意提前疏散泛滥区人民,
然后老蒋什么都没记得就记了个可以放黄河水阻滞日军。”)
(追评:德国顾问团再三强调慎重选择位置,提前疏散,分段爆破还要结合梯次抵抗,常凯申是一个没记住。)
(追评:常凯申的日常选择性遗忘。怎么说呢?坏人千方百计做坏事,不如蠢人的灵机一动,常凯申这是又坏又蠢。”)
天幕之下,古人们看着这“抄作业都能抄错,而且专挑最错的部分抄”的窒息操作,人都傻了,人家不都把给你说了吗,校长你在搞什么。
大汉未央宫中
刘邦气得直拍自己脑袋。“哎呦喂!乃公真的服了你了,这德国老哥不是说得挺明白的吗!”
“不能在上游!要疏散人,这多清楚!他咋就能只听进去一句‘放水’呢?!”
“这脑子是榆木疙瘩做的?还是就想着怎么省事怎么来?合着别人的好话听不见,馊主意一听一个准?”
“ 后世子孙说得对,总结得太到位了,他就是‘又坏又蠢’,坏蛋干坏事还知道擦屁股,蠢蛋干坏事能把自己一起埋了! 他就是后者!”
大宋
赵匡胤感觉自己要崩溃了,你这个常凯申是怎么回事,听不懂人话吗,
“位置,疏散,爆破方式,这都是关键啊,这所有的技术细节你一个都没注意?就直接......干了?!”
“这.......这简直如同拿到一张精密的弩机,却只记得‘用力拉’三个字,结果把弩机拉散架还崩伤了自己,蠢不可及!”
黎民百姓们,摇头叹息。
“上官一道令,下面跑断腿。最怕的就是这种半懂不懂、还自以为是的上官。”
“德国先生的法子虽险,好歹有条活路,让他一弄,全成了死路!”
常凯申还在嘴硬,
“战略大势,岂是锱铢必较之辈所能妄议?德人之策,本就是非常时期之非常手段,取其神髓即可,岂能拘泥于细枝末节?!”
“德人顾问,终究不解我国情,彼之条条框框,怎么可以完全套用于我中华之广阔战场?具体执行,自有我国军将领审时度势!”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怎么可能能事事皆如预案?还疏散民众?他们若是泄露军机,致使日寇有所防备,则全局尽毁,此乃不得已之牺牲!”
“抛开一切事实不谈,后人你们就说延没延迟日军进攻吧,其次,先不说挡住了多少人,你就说有没有挡住吧。这都是成果啊!”
(评论:“常凯申他通过这个办法延迟日军的进攻时间了,所以在军事上是有那么一点点成功的,
但是,在政治,经济和民生上是彻底完了。”)
(追评:“政治,经济,民生都完了,那你的军事都保护了个什么啊!”)
(评论:我的评价是,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常凯申他是亦恶亦邪的,又坏又蠢的,无勇无谋的,战术上的矮子,战略上的脚底板!
不能只看到他作为罪人的一面,更要看到他身为恶魔的一面。要更加客观的看待一个人。
他的一生毁毁参半,不能说是过过相抵,至少也可以说是过大于过,不能总盯着他的错误不放,更要发现他的罪恶。”)
楚林天看完了这个视频,脸上露出了非常复杂的神情。
“只能说这个方法确实是有一点点的作用的,但是与之相比的代价太大了。”
“你把政治,经济,民生全丢了,那你的军事也没了根基啊!”
“总的来说,对于校长,我也只能说.......”
“人都是两面性的,校长他怎么说也是亦恶亦邪,总体上也是罪在当代,祸在千秋的。”
“虽然凯申在私德上不咋地,忠孝仁义礼智信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在公德上,他怎么说也配得上一句罄竹难书。”
“他一生“以勿以恶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为之”为人生信条,看待这个人,我们要辩证看待。”
“他渡三灾,不论是河南的水,长沙的火,还是重庆的土,都是过大于过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一点小小的过错,就忽略了他更大的错误......”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47920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