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帝陵3
【隋文帝的泰陵坐落于陕西省境内,经过系统性的考古调查,发现其地面建筑几乎全部损毁了。】
【但是,由于地宫至今未被打开,墓室内的真实情况仍是个谜,是否曾遭盗扰,目前尚无定论。】
看到这里,隋文帝杨坚不由得轻舒一口气。虽然地面建筑没了令人惋惜。
但地宫未被惊扰就已是万幸了,他比较相信后世子孙的技术,在他的认知中,后世子孙都不太清楚,那就说明大概率没有被盗。
这已经是第二好的结果了。
【隋炀帝的墓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曹庄。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都不能称之为帝陵了。】
【由于隋场帝被杀,所以没有营建帝陵,而是草草下葬,后来多次迁葬,但是陵墓也不大。】
【有意思的是,这座墓是在前些年由一个名叫杨勇的开发商施工时意外发现的。这个巧合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戏剧性。】
【后来被考古专家接手了,但是已经被盗了。】
【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当年看过一条新闻,说是展览了隋炀帝的一颗牙,当时看到的时候特别无语,真的就是贼不走空是吧?就剩下几颗牙了。】
大业年间
“混账,朕乃大隋天子,连帝陵二字都配不上了吗?!”
隋炀帝杨广死死盯着天幕,指节攥得发白。
“杨勇,是那个废物杨勇?!他来给朕‘施工’,这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哈哈哈哈哈!”
还是说这是在嘲讽朕吗,他怒极反笑,状若疯狂。
“不过话说回来,他活着的时候把咱们老百姓害得那么苦,这算不算是报应?”
这话一出,旁边的大部分普通百姓觉得这就是报应。
“就剩一颗牙了,这盗墓贼也太狠了,真是啥都不留啊。(干的漂亮)”
“唉,怎么说也是个皇帝,这下场也太惨了点了。(哈哈哈)。”
【唐朝有20位皇帝,20座帝陵,其中18座帝陵都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最西边是唐高宗的乾陵,最东边是唐玄宗的泰陵。】
【它们在渭河以北的北山,山脉各山峰的南麓。一字排开,东西绵延150余公里。号称:“关中十八唐帝陵”。】
【与其南侧的西汉十一座帝陵组成了平行线。】
【我们经常听到说唐朝帝陵与汉朝帝陵不同。唐朝是因山而建,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唐朝帝陵没有高大的封土,当然是大部分帝陵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关中的18座帝陵,其中17座已经被盗掘过多次了,晚唐时期的黄巢,五代时期的温韬,都大规模盗掘过。】
【只有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曌,武则天,一同合葬的乾陵幸免于难,这是公认的唯一一座地宫没有被盗掘的,当然,地面建筑很多还是毁得差不多了。】
“十七座,就只剩下一座了?”
李世民看着天幕,身体猛地一晃,这下子是彻底没有希望了。
要不要先把自己的陵墓给停一下,回头问问雉奴,看看他要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哪里。
唐高宗年间
李治怒视天幕。“那温韬恶贼,竟敢如此猖狂!若你生在朕在位之时,朕定将你千刀万剐,挫骨扬灰!让天下人都看看,盗掘皇陵是何等下场!”
武帝年间
武则天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傲然的笑容。“朕与高宗的乾陵,自然是不同的。那些蠢贼,岂能窥破朕与陛下设下的玄机?”
“就算地面殿宇尽毁,真正的核心,也绝非他们可以染指。”
【不过,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消息,说是唐太宗的昭陵经过仪器探测,昭陵的墓道保存得相当完整,墓室结构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这么看来,太宗皇帝的地宫很可能还完好无损地躺在山腹里。】
【不过地上部分,以及一些除地宫以外的地下部分就没这么幸运了,那能盗的还是被盗了。】
【比如,民国时期国家积贫积弱,昭陵六骏浮雕被人盯上——其中两尊最精美的“飒露紫”和“拳毛䯄”被偷运到了美国,现在还在费城博物馆躺着。】
【幸好另外四尊被及时拦截,如今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什么?!”
李世民原本悲愤的神情瞬间凝固,随即被难以置信的惊喜所取代。他的昭陵地宫竟然还没有被盗,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天佑朕的昭陵啊,他长长舒了一口气。
“不过,那昭陵六骏,‘飒露紫’和‘拳毛䯄’竟被运去了海外?可恶,那可是朕心爱的战马啊!”
“欸,算了,算了,地宫核心犹存,朕与文德皇后,总算还能有一方安宁之地。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希望有一天,后世子孙能把我那两匹心爱的战马给拿回来吧。
与此同时,李渊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抚须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哦?竟然还有这种事情。没想到我儿世民的昭陵,地宫竟也这般坚固?”
“朕那好孙儿的乾陵,我是不好意思动,但我儿世民的昭陵.......”
他若有所思地顿了顿。
“朕这个当父亲的,是不是,嗯,能稍微‘操作’一下?毕竟,儿子的家业,老子去看看,也算合情合理吧?”
他似乎在琢磨着,是否能凭借父亲的身份,在儿子的完好地宫里获得“一席之地”,或者至少分点“好处”。
【五代十国与魏晋南北朝也差不多,都太混乱,而且大部分也都被毁了,就不说了。】
五代十国的皇帝们:太混乱了,你就懒得说了吗?给我们一个死心啊!!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930/4335511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