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109章 新生与旧职

第109章 新生与旧职


易家多了个小子,这事儿在四合院成了好一阵子的新鲜谈资。

易小天刚来时那股怯生生的样子,在张翠兰几乎倾尽所有的呵护下,慢慢消融了不少。

何雨柱作为介绍人,偶尔也会留意一下。

也必须留意,这孩子是他负责找来的,要对孩子负责。

他“看”见一大妈张翠兰蹲在门口,耐心地教易小天怎么用小板凳垫脚,去够那个对他来说还有点高的门栓;

“看”见她把白面馒头细细掰碎了,泡在温水里,一口一口喂给孩子,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自己和易中海却在吃二合面窝头。

易小天从最初的躲闪,到后来会主动牵住张翠兰的衣角,小声地叫她“妈”。

虽然声音细细的,却足以让一大妈张翠兰偷偷抹上好几次眼泪。

孩子毕竟是孩子,熟悉了环境,天性就露了出来。

没过多久,易小天就能跟后院许家没什么存在感的小丫头许小玲,还有偶尔被放出来玩的、何大清家那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子何雨梁凑到一块儿,在院里追着跑几下。

偶尔也会跑到东跨院玩,但不进屋,何雨柱也无所谓,只是小孩子而已。

有时也能看到棒梗后面跟着个小小的易小天,阎解娣等几个孩子在院墙根下挖泥巴,弄得一身脏。

一大妈张翠兰看了,也只是笑着摇摇头,打盆水给他仔细擦洗,从不舍得大声责骂。

她盼了半辈子的孩子,全身心的爱都在易小天身上了。

最大的变化,反而在易中海身上。

他那股子以前总想拿捏别人、处处讲究“规矩”的样子,淡了许多。

下班回来,不再是背着手在院里审视这个打量那个,而是会先去耳房看看易小天在做什么。

有时候,他会搬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拿着木头,用他那只有些笨拙的左手。

慢慢地、认真地给易小天削个小木枪,或者钉个小板凳。

动作不快,甚至有点吃力,但他做得极其专注。

院里人起初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时间一长,见这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实实在在,那点闲言碎语也就渐渐少了。

只有贾张氏偶尔还会酸两句:

“又不是亲生的,能有多亲?”

但也没多少人接她的话茬。

某天,院里照例要开全院大会。

但这次主持会议的却不是易中海,而是刘海忠。

没有摆八仙桌,易中海坐在自家门口。

他挺着肚子,站在院子当中,清了清嗓子:

“这个……今天大会,主要两个事。第一,老易,呃,易中海同志,主动提出,辞去院里一大爷的职务。他说了,以后要专心工作,照顾好家庭。咱们尊重他的决定。”

众人一阵小声议论,目光都投向坐在角落小板凳上的易中海。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他旁边的一大妈张翠兰,正低头给易小天剥瓜子仁,易小天依偎在她腿边,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

刘海忠很满意自己带来的效果,继续道:

“这第二嘛,就是关于咱们院里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会议快结束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何雨柱,忽然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刘组长,我插一句。”

刘海忠现在对何雨柱客气得很,连忙说:“柱子,你说。”

何雨柱目光在院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打瞌睡的易小天身上,语气平淡:

“咱们院,现在孩子多了,雨梁,棒梗,解娣,小玲(许大茂妹妹)还有新来的小天。

孩子小,不懂事,跑跑闹闹很正常。

咱们做长辈的,多担待,多照看点。

尤其是有些话,当着孩子面,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别说了。

让孩子有个清净点的环境长大,比什么都强。”

他没点名,也没道姓,但在场不少人都听懂了,尤其是几个平时爱嚼舌根的婆娘,脸上有点讪讪的。

贾张氏撇撇嘴,想说什么,被旁边的秦淮茹悄悄拉了一下。

易中海抬起头,看向何雨柱,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

最终只是朝着何雨柱的方向,微微欠了欠身,眼神里带着清晰的感激。

何雨柱说完,便不再言语,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

但何雨柱平时会开口吗?话里有话的在点谁呢?

众人也是心知肚明。

散会后,众人各自回家。

易中海抱着已经睡着的易小天,和张翠兰一起往回走。

月光下,他的背影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绷着一股劲,反而显得有些松弛,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怀里孩子的睡梦。

经过何雨柱身边时,他停下脚步,低声道:“柱子,谢了。”

何雨柱摆摆手:“孩子挺好,好好待他。”

“哎,哎,一定。”易中海连声应着,抱着孩子,和张翠兰一起进了屋。

东跨院里,何雨水正缠着她哥问电风扇能不能开大一档。

何雨柱一边调着风扇按钮,一边听着中院易家传来的、张翠兰哄孩子睡觉的轻柔哼唱声。

这院里的人,日子总归是要往前过的。

是好是坏,有时候,就看自己怎么选,怎么走了。

何雨柱穿来也有八年了!

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两次对易中海下手,其实是多少带点刻板印象的。

说不清对错,何雨柱也不是什么圣人,他也会做错事,也只是个普通人。

在这个世界的锚点,可能就是第一眼看见的萌萌哒的雨水了。

何雨水还是很乖的,也很会撒娇,对何雨柱莫名的信任甚至超过何大清。

院里的事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冷眼旁观,像是独立于荒岛的一艘船。

易中海如果早点选择领养个孩子,现在估计都比何雨梁大了,只是总想吃现成的,认为抱养的孩子养不熟。

说白了就是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而已,但养孩子,你不能说一定有什么回报,全心全意对孩子好,只要不是什么奇葩,都会记在心底。

养恩大过于生恩!曾经说过,易中海的文化真的不高,很多东西学习的只是流于表面。

更深层次的东西,以他的见识,可能真的不懂,收养,是两条鱼脱钩之后唯一的选择,但却是最好的选择!

贾东旭作为他曾经的徒弟,做的真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831/4352904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