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31章 陈述的城府

第31章 陈述的城府


“能在这个年纪,就对明史这么了解,足以见你是下了功夫的!”

老高是越看越喜欢陈述了。

倒是对侯亮平稍微有些看法。

他们俩是同班同学,理应互帮互助才对。

没想到侯亮平却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

“平时有空了,我就喜欢泡在图书馆,尤其是大一和大二的时候,经常阅读明史有关方面的史料。”陈述解释道,“等到大三的时候,我有一次做梦,突发奇想的想写一本明史有关的小说。”

“于是就开始琢磨了,最终这篇小说成型!”

说这话的时候,陈述有些心虚。

他是典型的文抄公,却愣要装出一副好好学生的模样。

闻言,高育良微微颔首,又看向了其他学生,“你们啊,都要向陈述学习。”

“平时上课的时候,功课方面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不能当个木头,只生活在学校这方象牙塔里……”

高育良教育起了学生。

侯亮平不想再听下去了,以往每次见到高育良,都是高育良在夸他的。

现在夸起了陈述,让他心里不平衡。

“对了,高老师,您说您要调走了,接下来您要去哪儿?”侯亮平询问道。

这个问题瞬间吸引了所有学生的关注。

“去吕州市担任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说道,“虽然学校不错,但是仕途更加的海阔天空嘛。”

高育良现在是政法系主任,正处级别。

调任副厅也不算违规操作。

再加上现在的大环境允许高级知识分子从政,还有老书记赵立春、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的支持。

高育良成功越了龙门。

“嘶……”

一众学生倒吸了一口冷气。

从一个系主任,一下子变成了市委常委。

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也很厉害了。

“行了,别聊了,饭快好了,大家先来吃饭。”

师母吴老师从厨房走了进来,催促起了众人。

加上高老师一家,差不多有十人左右,坐在餐桌前显得拥挤。

不过这种师生其乐融融的景象,却也让人倍感温馨。

吃饭的时候,高老师聊起了他曾经的求学经历,一个贫困百姓家的孩子,赶上了恢复高考那一年,进入了汉东大学。

毕业后留校任教,通过自己的奋斗,逐步成长为汉东大学政法系的教授以及主任。

说完了这些后,高育良又聊起了自己曾经的学生。

说着说着,最后话题谈到了祁同伟的身上。

“你们的那位学长值得你们所有人敬佩!”高育良说道,“他调到乡镇司法所后,申请调入岩台市的缉du大队。”

“我今天得到消息,他在“孤鹰岭缉du案”中身中三枪,他是人民真正的英雄啊!”

谈起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高育良又为他感到高兴,又为他感到难过。

高兴的是自己的学生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难过的是这样优秀的学生,即便是成了英雄,但在梁家的打压下,依旧郁郁不得志。

“有时间的话,你们多去探望你们的这位学长。”

高育良提醒了一声。

“快吃吧,饭菜凉了!”

吴老师在一旁提醒道,“陈述、小艾,你们先吃鱼,鱼凉了就腥了!”

一番提醒下,众人没有再说其他的了,纷纷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席间,众人不断的向高育良敬酒。

今天的这顿饭,颇有为老师送别的味道。

倒是细心的吴老师察觉出了一些异样。

她发现女儿高芳芳的眼神几乎没离开过陈述,添饭夹菜,无比自然,那眼神里的情意,过来人一看就明白。

她又瞥了一眼对面那个叫钟小艾的漂亮姑娘,那姑娘吃得很少,眼神时不时飘向陈述,却又在陈述看过去时迅速移开。

而那个叫侯亮平的小伙子,似乎对钟小艾格外殷勤,但又好像对陈述隐隐有些较劲的意思。

吴老师是过来人,一眼就明白自己女儿高芳芳和这个叫钟小艾的姑娘同时喜欢上了陈述。

她心里咯噔一下,这顿饭,吃的好像不只是学问啊。

“陈述,尝尝盐水鸭。”

高芳芳给陈述夹了一筷子菜,“这是我妈的拿手菜,特别好吃,我觉得饭店做的都比不上我妈做的。”

盐水鸭是京州市最出名的菜之一。

若是在桂花盛开时腌制的“桂花鸭”那就更是绝了。

高芳芳将仅有的两个鸭腿其中一个放在陈述了陈述的碗里。

“很好吃,师母的手艺太棒了。”

陈述浅尝了一口,客套的恭维了一句,“芳芳,我真羡慕你,能经常品尝到师母的手艺。”

“嗨,虽然老高不在汉东大学了,但你们一辈子都是他的学生,以后常来。”

吴老师笑了笑。

“是啊,以后多来家里走动走动。”

高老师说道,“我家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随着高老师的话音落下,一众学生纷纷点头,又说了不少吉祥话。

也就现在,来高育良老师的家里可以无所顾忌。

再过一些年,随着高育良升任省委常委,住进了省委大院。

那时候就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了。

……

一顿饭吃完。

高育良家里的学生陆陆续续的离去。

陈述等到了最后关头才走。

临别时,陈述从随行的包里掏出了一本杂志,送给了高育良。

“高老师,这是第二本样刊,上面刊登了我的小说,算是学生恭贺您高升的赠礼。”

陈述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分内容已经刊登了,杂志社寄来了样刊。

本来第一本样刊最有纪念价值意义,只不过被同学们争相传诵,已经翻烂了。

陈述只能选择第二本样刊送给高育良。

老高这个人痴迷于《明史》、仕途,对其他的反而不怎么讲究。

真要送他贵重的礼物,老高大概率是不会收的。

陈述在样刊上写了一首打油诗——【鹤鸣云路振清音,玉阙颁纶降紫宸。】。

【万卷经纶安社稷,一襟明月照丹心。】

【阶梯已步蟾宫近,德政长随桂影深。】

【他日麒麟阁上望,山河尽是春风痕。】

后面则是附上了一句——高育良老师雅正。

在结尾处,陈述留下了自己的亲笔签名。

学生平川(陈述)敬上。

拿到这本样刊,尤其是看到上面的签名后,高育良喜不自胜。

“小陈啊,有心了!”

高育良对这本样刊爱不释手。

“可惜了,书只是在杂志上发表,若是日后能出版的话,我再送老师您一整套。”

陈述忙说道。

“哈哈哈,好啊,我等你书出版的那一天!”

高育良笑了笑,亲自送陈述到楼下。

目送着陈述远去,吴老师念叨了一句,“这孩子不错啊,挺有心思的,上门还带礼物。”

像侯亮平那些,平时上门都是白吃白喝的。

有时候走了还得带点水果离开。

“这小子有点城府,来的时候没送,应该是担心其他同学空手来的,面子上不好看,所以磨蹭到最后其他同学走了,才拿出礼物。”

高育良赞许的点了点头。

“也有可能是想留在最后,加深你的印象,毕竟你马上去吕州工作了,未来他说不定还要在你的手下任职。”吴老师说道,“不过这小子的确不简单,你没见吃饭的时候,咱家闺女和那个钟小艾心思都在他身上。”

“嗯?钟小艾心思在他身上?”

高育良倒是没关注那些,“之前我听说侯亮平那小子喜欢钟小艾,两人差点就成了,没想到居然被这小子截胡了。”

“哈哈哈,看来这个小陈还有几分手段呢!”

吴老师跟着笑了起来,“倒是咱闺女和钟小艾比起来,不占什么优势啊。”

“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的!”

老高撂下了这句话后,回到了房间。

一进屋,老高就溜进了书房,打开陈述送的样刊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这本通俗小说让老高有些欲罢不能。

……

一周后,老高正式走马上任。

他的组织关系已经调到了吕州市那边。

而陈述,也上交了最新的稿件。

截止到现在,陈述已经交了十万字左右的稿件。

距离完本还差的远呢。

这本小说的确很火,《收获》杂志前两期加上加印的杂志,销售量已经破了六十万册。

最新一期的杂志,按照编辑刘良的说法,要增印到40万册。

为了提高《收获》杂志的销量,这篇小说不允许国内的其他杂志社转载。

正因为如此,《收获》杂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不仅局限于沪市、汉东省、浙省这几个省份,大有朝着其他省份影响的趋势。

就连京市那边,《收获》杂志一书难求。

只不过与此同时,市面上盗版小说也出来了。

六万字一册,有些小商小贩公然拿出来售卖。

大部分盗版书陈述倒是觉得有些无所谓,但有一小部分盗版书,陈述看到后是真的生气。

要么是不把他的笔名标上去,要么是随便找了个人的笔名贴上去。

这还怎么扩大他的影响力?

而正在陈述有些愠怒的时候,编辑刘良踏上了火车,朝着京州市赶来。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709/4356655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