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陆大海出狱
周不二彻底倒台,现在的呼玛县,说是政通人和,完全不过分。
赵长河是有能力、有远见的,的确称得上是好领导。
他看到红星蔬菜种植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立刻组织讨论,给谢丹解决后勤问题。
最终,谢丹在农业局家属楼里,分了个两房一厅。
按她的级别,倒不超配置,显得很合理。
谢丹突发奇想,让陆明洲帮忙搬家。
虽然东西不多,也就一个箱子,两个包裹。
架不住她兴致来了,跑到县供销社买菜、买肉、还买了一些零食,坚持回住所做饭。
按她的说法:“择日不如撞日,有你在,天天都是好日子。”
陆明洲把车停得远远的,不敢露面。
开玩笑,供销社里有亲哥、还有大嫂。
大嫂还是清薇的表姐兼闺蜜,要是发现自己跟谢丹在一起,耳朵被拧下来,都算是小事。
更痛苦的是,这以一折腾,午饭到下午两点,才开始正式吃。
幸亏,谢丹的手艺还不错。
别的不说,炒猪耳朵、炸花生,真的是很绝。
他吃得很开心,把肚子塞得满满的。
喝完一杯茶,正准备告辞。
谢丹却一把抱住他,说什么也不撒手。
她轻声说:“我下午请假了,陪你!”
陆明洲放弃了抵抗,像是待宰的羔羊……
————————————————————
与此同时,依西肯公社,劳动教养所,大门外。
陆大海缩着脖子,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的。
被劳教了一年,终于刑满释放。
他不敢回头看,小声地自言自语:“这……这、真、不是人,人待……待的,地……地方。”
在这里面,冬天编柳条筐,夏天开荒、种粮食。
关键每天都任务,大部分人,咬咬牙都能完成。
可陆大海作为小儿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也是靠着偷鸡摸狗为生。
他拼了老命,也完不成任务。
每周劳教所都会召开生产总结会,超量生产的,会得到表扬。
可陆大海,平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吃了不少苦头。
每天盼着能出来,掐着手指数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尤其是在快释放的日子,他整宿整宿睡不着,没少受批评。
今天,他终于出门了。
身后铁门,“咣当”一声锁上,他才相信,自己熬出头了,真不容易啊!
他怀里揣着三元钱路费、几张粮票,还有一张劳教释放证明。
这里每天上午和g上午,各有一班公交车,直达呼玛县汽车站。
在那里下车后,自己买点干粮,走30里路回家。
终于能吃上大馒头了,不用吃又干又粗的窝窝头。
这些天,每天都是窝窝头咸菜,没有一点油腥子,大便都拉不出来。
这里,真像是一场噩梦!
回去之后,一定要先躺上十天半个月。
就在这时,一台小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他身边。
一个须发皆白、保养极好,穿着老式对襟长大褂的老人走下车来。
“大海外甥,过来!”
老人朝着招手。
“找……找……我吗?”
陆大海陷入了自我怀疑。
大海?
外甥?
要不是这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绝对会认为有人跟他同名同姓。
在他的印象中,陆家根本没有大富大贵的亲戚。
老人笑得很慈祥:“大海,你老妈是我远房堂姐,从小都在碧山屯出生的。现在她不在了,委托我照顾你。”
“啥……啥?”
陆大海浑身一哆嗦:“你……你骗、骗我的吧?我……我妈、好……好着呢。”
老人摇摇头,叹了口气:“我骗你干啥?堂姐确实走了,是你侄子陆明洲害了她。”
“陆……陆明洲?”
陆大海一愣。
老人点点头:“嗯,他还害得你侄子陆明峰死了,黄惠琴疯了,被接回娘家,陆家已经没了。”
陆大海拼命摇头:“不……不、是……真的!”
老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不信,我带你回去看看,你再问问靠山屯的人,我有没有说假话。”
陆大海终于有些信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妈……妈,你……你走了,让……我咋、咋办?”
老人微微一笑,扶起陆大海:“孩子,以后跟着舅舅过好日子,我叫周不二。”
“周……周不二?”
陆大海没见过周不二,却听过他的威名。
这么说吧,道上人都说,周不二说的话,比县长还好使。
他没想到,朝一日能见到这样的大人物,还是自己的舅舅。
按他的智商,绝对想不到,要是周不二真在乎远房堂姐,不会几十年没有来往。
当然,他能想到也不会在乎。
沦落到做贼为生的人,道德底线能高到哪里去?
有奶就是娘,哪怕不是舅舅,恨不得认个舅舅。
周不二当然知道陆大海的底细。
他早就把陆家人所有的关系和前景,查了个底朝天。
“没错,就是我。咱们回县城,好好叙叙旧。”
陆大海眼中,哪里还有母亲去世的哀伤?
他兴奋地连连点头:“好……好!”
————————————————————
接下来的日子,波澜不惊。
一周之后,首批10台炒货机交货。
呼玛县松子加工厂第一分厂正式投入使用,这里是原本的213木材厂,也是曾经的明星企业之一。
后来,人员和设备,逐步搬到交通更便利的加格达奇区,这一片厂房,便荒废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修、翻新,还颇具样子。
有了开口机、炒货机的加入,松子的生产效率,快了十倍不止。
按30分钟,炒30斤松子计算,一台机器日夜不停的话,可以炒720斤。
1台炒货机,最少可抵原来的6个锅。
10台炒货机,一天就是7200斤,3.6吨。
省时还省力!
产能飞快提升,加上源源不断的炒货机陆续出厂。
预计150吨松子,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
呼玛县电炉厂,改为炒货机厂,消息不翼而飞。
全国求购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
赵长河电话都接不过来,后来干脆一概不接。
短短半个月,求购的订单,能排到一年之后。
一些有水电的南方省市,电力相对充裕,对电炒货机,也很感兴趣。
呼玛县因为炒货机,一时间名声大噪,媒体争相报道。
张黑子每天笑呵呵的,松子加工厂蒸蒸日上,订单与日俱增。
但正由于太肥了,被有心人盯上,一场危机悄然到来……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486/4365301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