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115章 击退鬼子

第115章 击退鬼子


有一次,鬼子趁着夜色偷袭,成功占领了八字桥的一半阵地。赵虎带着士兵们连夜反击,双方在桥上展开白刃战。

刺刀碰撞的清脆声响、士兵们的呐喊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直到天快亮时,粤军才凭借顽强的意志,将鬼子再次赶出八字桥。

战后,桥上的积雪被鲜血染红,凝固成暗红色的冰碴。

时间很快来到1月8日。

森山野人站在指挥舰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连续多日的进攻不仅没能拿下八字桥,反而让部队伤亡惨重,他已经接到了军部的最后通牒,若再无进展,他将被撤职查办。

“全体进攻!我亲自督战!”森山野人咬着牙下令,数千名鬼子在炮火和坦克的掩护下,朝着八字桥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

但此时的粤军早已在八字桥周围构建了严密的战壕防御体系。

战壕内每隔20米就有一个机枪火力点,80挺捷克式轻机枪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鬼子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坦克刚靠近桥头,就被战壕内的狂风机枪手精准击中,瘫痪在原地。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时,天空中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声。

8架东北军的游隼战机编队飞抵江湾上空,银灰色的机身在阳光下闪着光,朝着鬼子的阵地低空巡航。

东瀛士兵抬头看到游隼战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  他们都知道,奉天保卫战中,这种战机曾重创东瀛的战机部队。

这景象,成了压垮鬼子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东北的飞机!它们又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鬼子的冲锋阵型瞬间乱了。

士兵们纷纷后退,任凭军官们挥舞着军刀呵斥,也没人敢再往前冲。

森山野人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溃散的士兵和上空的游隼战机,气得浑身发抖。

傍晚时分,战斗终于结束。

森山野人清点这段时间的伤亡人数,当看到“5800人”这个数字时,他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这个数字远超他的预期。

连续七八天的猛攻,不但没有扩大占领区,反而把已经拿到手的制高点给丢了。此时身为进攻方,他们已经失去了继续打下去的意义。

无奈之下,他只能对着无线电大喊:“下令,转入防御!”

八字桥的阵地上,蔡贤初看着远处撤退的鬼子,疲惫地靠在战壕边。

几天的激战让士兵们都精疲力尽,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胜利的笑容。

赵虎递过来一壶水,说道:“师长,鬼子退了!”

蔡贤初喝了一口水,望着天空中渐渐远去的游隼战机,沉声道:“不要轻敌,这只是暂时的,咱们还得随时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话虽如此,但他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

1月19日。

沪城,外滩华懋饭店。

一场决定沪城命运的会议在此召开。

米国、高卢、不列颠三国公使面色严峻,会议桌上摊开着血浦口被东瀛舰炮轰击的照片,以及租界玻璃被震碎的损失报告。

“先生们,东瀛帝国的行为已经越界了。”不列颠公使率先开口,指尖敲打着地图上的租界区。

“他们的炮弹,严重威胁了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不再是单纯的地区冲突,而是对国际公约的挑战。”

米国公使随即附议,并抛出了重磅筹码:“我国政府决定,若东瀛在七十二小时内不停火,我们将立即冻结其在米国的全部资产,包括所有银行存款和商业投资。”

高卢公使也冷冷地补充了类似的最后通牒。

这三国的联合照会,如同一记重拳,隔着太平洋,狠狠砸在了东瀛的头上。

同日。

东京,永田町。

就在照会发出的同一天,东京街头人潮汹涌。

两万余名青年、市民和部分阵亡士兵家属,高举着“不要为军部送命!”“还我父兄!”“停止战争!”的标语,冲破了警察的警戒线,包围了陆军省大楼。

愤怒的呐喊声浪,震得窗户嗡嗡作响。

首相官邸内,岸田文信看着窗外沸腾的民意,又看了看桌上那份来自沪前线的巨额军费报告——上千万日元,这足以支撑整个国家半年的教育开支。

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向天皇星野圭吾写下紧急奏折,直言:“沪城之战,已成帝国泥足。若再不停止,国内动荡将至,恐动摇国本。”

另一边。

沪城,粤军司令部。

机要秘书送来了金陵的最后一道指令。

常申的电报依旧带着色厉内荏的算计:“真如兄,列强已出面调停,此乃最佳台阶。可接受东瀛撤至租界,我军不进的方案。”

“见好就收,勿再节外生枝,以免影响中央整体战略布局。”

陈真如看完,只是淡淡一笑,将电报递给身旁的蒋憬然和蔡贤初。

“总座还是老样子,只想苟安。”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已显疲态的东瀛阵地,语气斩钉截铁:

“回电:我军可同意停战。但前提是,东瀛必须无条件撤出铁沪关、血浦口!我粤军,要在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上,长期驻防!”

“若此条件不允,那我部唯有——血战到底!”

他的回电,强硬得让金陵方面错愕,却道出了前线数十万军民的共同心声。

和平从来都不是靠列强施舍和调停得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战绩。

常申如此上蹿下跳的作妖,归根结底,还是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这几天,硝烟暂歇,战报汇总而来。

江湾保卫战阶段,东瀛在江湾和后续的拉锯中共添六千三百余伤亡,一名大佐联队长被狙杀,八辆坦克和四门重炮成了废铁。

而粤军也付出了四千勇士的伤亡,其中多数是东瀛驱逐舰那几乎无解的远程炮火造成。

就这还是看在租界的份上,没有肆无忌惮的开火,否则伤亡会更加惨重。

战场上,东北支援的武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在巷战中以精准的速射,极大减少了惨烈的肉搏战伤亡。

“暴雨”轻机枪神出鬼没的侧射火力,成了东瀛机枪阵地的噩梦。

“狂风”重机枪与60毫米迫击炮组成的反坦克和反登陆火网,屡次在关键时刻粉碎东瀛攻势。

而翱翔于天际的“游隼”战机,其持续的威慑力,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东瀛头顶,迫使他们的航空兵和主力舰炮始终不敢全力施展。

蒋憬然在总结会议上,对着地图上韩光第画出的防御体系图,由衷感叹:

“若无韩顾问及其团队设计的交叉掩体、战壕网络,若无他们临阵传授的反坦克技巧和梯次防御战术,我江湾防线即便能守住,代价也将……难以想象。”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415/4354987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