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咸鱼的“科研”起步
工造处后院被正式划为禁区,挂上了“林氏研造坊”的简陋木牌。
怀安公公办事效率极高,第二天就将一应所需的基础物料清单上的东西送了过来,堆满了临时充作库房的厢房。墨师傅也亲自挑选了四名口风紧、手艺扎实、且对林小满颇为信服的老工匠过来帮忙。
看着眼前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实验室”和四位眼巴巴望着自己的老师傅,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各位师傅,”她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靠谱的项目负责人,“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是一种……嗯,特殊的能量加持技术。目的是为了提升军械的某些性能,比如弩箭的破甲能力,或者甲胄关键部位的防御。”
她不敢直接提“符文”二字,换了个更“科学”的说法。
四位老工匠面面相觑,能量加持?这听起来比之前改良润滑膏还要玄乎。
为首的王铁匠,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汉子,瓮声瓮气地问:“林顾问,这能量加持,具体要怎么弄?是需要刻画什么特殊的纹路吗?就像您之前……”他显然也听说了柳府宴席的传闻。
林小满点点头,知道瞒不过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可以这么理解。我们需要在一些特定的部件上,刻画一种……嗯,能量引导纹路。但这纹路的绘制,需要特殊的手法和材料,而且成功率不高,需要反复试验。”
她拿出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简化版的“固”和“锐”字符文图纸,分发给四位工匠。“我们先从这两种基础纹路开始练习。王师傅,您带两位师傅负责尝试将‘固’纹刻画在甲片内侧,重点练习关节、心口等位置。李师傅,您带一位师傅,尝试将‘锐’纹刻画在弩箭的箭簇上。”
她顿了顿,强调道:“记住,练习阶段,只用普通材料,不用刻画核心。重点在于掌握纹路的走向、深浅和连贯性。感觉不对,立刻停下,不要强行尝试。”她可不想出工伤事故。
四位工匠虽然觉得这任务古怪,但出于对林小满的信任和对王府命令的服从,还是认真地研究起图纸来。
研造坊的工作就此展开。
初期进展极其缓慢。
刻画符文并非简单的雕刻,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和手腕的极度稳定,对力道、角度都有微妙的要求。四位老师傅习惯了大力出奇迹的锻造,对这种精细活很不适应,报废的甲片和箭簇堆了一小堆。
林小满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
她既要指导四位工匠,自己也要继续深化对符文的研究,尤其是如何提高符文的稳定性、延长生效时间,以及寻找更廉价、更易得的能量载体。
她尝试用不同比例的黑曜石粉末、辰砂、甚至少量风磨铜粉混合特制胶液,制作“符文墨水”,测试其对能量导通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过程堪比化学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偶尔还会因为能量冲突引发小规模爆炸,搞得研造坊乌烟瘴气,脸上也时常沾着各种颜色的粉末,像个花猫。
“这要是有个电子显微镜和成分分析仪该多好……”林小满第N次清理着被炸黑的桌面,无比怀念现代科研设备的便捷。“在这里全靠手感经验和玄学,成功率简直感人。”
【快乐值-15!来自科研进展缓慢、反复失败的挫败感!】
翠花现在是研造坊的“特约后勤主管”,负责送饭和传递消息。她看着林小满和几位老师傅整天对着一些鬼画符般的纹路较劲,还时不时弄出点动静,又是担心又是好奇。
“小满姐,你们这研究,到底是在研究什么仙法啊?”她忍不住问。
林小满抹了把脸上的灰,有气无力地说:“不是仙法,是科学……算了,跟你说不明白。总之就是在想办法让咱们王府的兵器更厉害,盔甲更结实。”
翠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又兴奋地说:“那等研究成功了,是不是就能把柳家那些坏蛋打得落花流水?”
林小满笑了笑,没有回答。
她知道,柳家绝不会坐视她安心搞研究。
果然,几天后,怀安公公带来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林姑娘,兵部那边,对王爷突然划拨大量资源给工造处后院颇有微词。尤其是柳承泽升任兵部右侍郎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质疑王府将能工巧匠用于‘奇技淫巧’,而非正途,浪费国帑。”怀安公公语气平静,但眼神带着一丝凝重。
柳承泽!他果然出手了!而且直接卡在了兵部这个要害部门!
“他这是公报私仇!”林小满气愤道。
怀安公公摇摇头:“明面上,他占着道理。毕竟‘能量加持’、‘特殊纹路’之说,难以取信于朝堂诸公。王爷虽能压下一时,但若我们长时间拿不出像样的、能堵住众人之口的成果,压力会越来越大。”
他看向林小满,意有所指:“所以,林姑娘,时间不多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件能摆在明面上,让人无话可说的‘实证’。”
压力再次如山般袭来。
林小满感觉自己的“科研”之路,不仅充满了技术难题,还布满了来自外部的明枪暗箭。
她送走怀安公公,回到研造坊,看着依旧在埋头苦练、进展缓慢的四位工匠,以及桌上那堆失败的“符文墨水”和半成品,一股焦虑感油然而生。
“不行,不能这样按部就班下去了。”她握紧了拳头,“得想办法提速!”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块所剩不多的“庚金之精”残片和“戊土之灵”古玉。或许可以冒险尝试一下,用这些稀有媒介,制作一两件“样板”?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她压下。
稀有材料太少,失败成本太高,而且一旦动用,能量波动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目光无意中扫过墙角那堆练习用的普通铁甲片。王铁匠他们正在上面反复刻画着简化版的“固”字符文,虽然毫无能量反应,但那些纹路在反复捶打和刻画下,似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她走过去,拿起一块被刻画了数十遍“固”纹的甲片,集中精神仔细感知。果然!在那些密集的纹路深处,她竟然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惯性”或者说“印记”!那是精神力反复作用于同一载体留下的痕迹!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诞生——量变引起质变!
如果无法瞬间赋予载体强大的能量,那么通过成千上万次、由不同匠人用同一种精神意念反复刻画同一种基础纹路,是否也能在普通材料上,逐渐积累起一丝类似“固”字符文的特性?
这听起来很玄学,但符文本身不就是一种引导精神和能量的玄学吗?
她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四位工匠。
“从今天起,改变练习方法!”林小满眼中闪着光,“王师傅,你们不用再追求一次成功刻画完整的纹路。你们只需要反复、不停地在这些甲片上,刻画这最简单的‘固’纹基础线条!每个人,每天刻画至少五百遍!不要去想结果,只专注于‘让这块甲片更坚固’这个念头!”
四位工匠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
一时间,研造坊里充满了单调而重复的刻画声。
林小满自己也加入了进去。她选择了一批普通的弩箭箭簇,开始用特制的刻刀,反复刻画简化版“锐”纹的基础线条,心中默念着“锋锐”。
这是一场枯燥而漫长的持久战。
一天下来,手臂酸麻,眼睛发花,精神疲惫。但林小满能感觉到,随着刻画次数的增加,那些普通的箭簇和甲片上,那种微弱的“印记”正在一点点地加深、凝聚。
这或许是一条笨办法,一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土办法。但在此刻,这似乎是唯一能看到希望的路径。
就在林小满带领着四位工匠,在研造坊里进行着这场看似徒劳的“重复劳动”时,一封来自波斯商人阿卜杜勒的信件,由翠花偷偷交给了她。
信很短,是用生硬的官话写的,内容却让林小满精神一振。
“尊敬的林姑娘,骆驼铃酒馆一别,甚念。闻姑娘需‘金精’之物,鄙人商队新近于西域得一批‘流火矿’,其性至刚至锐,或合姑娘之用。然此物敏感,不便入京。若姑娘有意,可遣心腹于三日后来西市胡肆,找‘老哈桑’。”
流火矿?至刚至锐?
林小满的心脏砰砰跳了起来。这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庚金之精”?如果能量足够,或许能大大加快她的研究进度!
但西市胡肆?那里鱼龙混杂,柳家和皇城司的眼线肯定不少。派人去?派谁去?风险极大。
去,还是不去?
看着手中那封简短的信,又看了看研造坊里正在埋头苦干的工匠们,林小满陷入了沉思。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358/1111100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