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百足之虫
商量完一切事宜后,众臣告退。弘德帝淡淡开口:“长乐,你留一下。”
殿内只剩下父女二人。弘德帝没有绕圈子,直言道:“你此前分析,沙娑异动与陇右军粮案时间巧合,恐内外呼应,朕现在可以告诉你,铁勒那位眼下就在沙娑。”
萧玥心神一凛,凝神静听。
“铁勒汗国虽灭,但那可汗被陈宁提前送出,辗转到了沙娑。”
“朕已得到密报,此人正在左贤王支持下,不断积蓄力量,窥伺我朝边境。”?
萧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思路瞬间贯通了许多之前的阻塞之处。她沉声道:“儿臣明白。如此看来,陇右之患,已非吏治腐败所能概括,实乃心腹大患。必须尽快斩断其伸向我朝内部的触手。”
“不止。”?弘德帝颔首,“朕担心的是此事还有别人的手笔。”
见萧玥不解,弘德帝也不再多言,挥挥手让萧玥退下了。
退出甘露殿,萧玥满腹心事,铁勒遗孤在沙娑……那么,在长安,是谁在配合他们?弘德帝此言又是何意?
泰安宫……莫非是……
萧玥灵光一闪,立刻吩咐书仪道:“你明儿一早便去查一下泰安宫的这些太妃们,问问宫中的老人,看看有哪些人与息太子有关联。”
书仪闻言,脸上掠过一丝迟疑和担忧,低声道:“殿下,此事……陛下不是说不让我们再探泰安宫了吗?如此行事,万一……”
萧玥抬手,打断了她:“无妨,你去便是。阿耶不让明查,是怕打草惊蛇。我们只是私下询问旧事,不直接针对任何人,不会有事。”?她顿了顿,语气放缓,“有些线头,必须理清楚。否则,敌暗我明,终究被动。”
见萧玥心意已决,书仪不再多言,郑重点头:“奴婢明白了,定会小心行事。”
回到立政殿后,萧玥躺在床上,仔细回忆着那些太妃的履历和背景,试图从中找出任何可能与息太子牵连的蛛丝马迹,却因年代久远、信息模糊而难有头绪。
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清晨的雾气弥漫在城头。谢靖伪装成运送泔水的杂役,低着头,混在等待开城门出城劳作的人群中。刺鼻的气味掩盖了他身上淡淡的血腥气,破旧的毡帽遮住了他大半面容。
守城兵士搜查得异常严格,几乎到了翻箱倒柜的地步,眼看就要轮到他。
突然,城头一阵骚动,一名校尉按刀疾奔而来,厉声高喊:“都督有令!即刻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斩!”
谢靖的心猛地一沉。孙奉果然要狗急跳墙,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声中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开始缓缓合拢。人群顿时一阵恐慌和骚动。
就在城门即将彻底关闭,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刹那——
“驾!”
一骑快马如旋风般从城内长街尽头狂飙而至,马蹄踏碎青石路上的晨露,马上骑士一身金吾卫明光铠,在熹微晨光中熠熠生辉,他高举一枚玄铁令牌,声如雷霆,震彻整个城门洞:
“金吾卫办案,八百里加急!阻挠军机者,格杀勿论!”
是郑桓!他竟亲自策马赶来了!
城头守军和门下兵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郑桓的气势所慑,动作一滞。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谢靖猛地将身旁的泔水车向前狠狠一推,污秽之物泼洒而出,溅了前方兵士一身,引起一片惊呼和混乱,他则趁机溜出城门。
几乎是谢靖冲出城门的同一时间,兰州城西不足三十里处,一支五千人的精骑正肃立于晨雾之中,旌旗招展,这正是弘德帝明发天下、以统筹陇右防务为名调动的河西军。
河西军奉的是明旨,陈兵边界,威慑孙奉。但陛下另有密旨:若孙奉有异动,则无需再等,可即刻以“平叛”之名进军兰州。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谢靖不知奔跑了多久,意识逐渐模糊,就在踉跄倒下之际,两名斥候接住了他。再睁眼时,他已身处河西军驻扎的营地之内。
此番领军的主将张韬大步走入帐中,看到谢靖的模样,抱拳沉声道:“谢郎中,辛苦了!”
谢靖急切问道:“张将军,郑中郎将尚在城中……”
他话音未落,帐外再次传来急促马蹄声,一名校尉疾步入内:“将军!兰州城东、南两门突然涌出大量孙奉部卒,似乎想趁我军立足未稳,向外突围!”
张韬冷哼一声:“果然狗急跳墙了!”他看向谢靖,“谢郎中,如今孙奉反迹已露,袭击钦差、私藏军械、意图对抗王师,条条都是死罪!本将这就发兵平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至于郑中郎将,本将会派一支精锐骑兵前去,若孙奉尚存一丝理智,便该开门跪迎王师,郑中郎将之围自解。若他负隅顽抗……”张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就怪不得本将踏平他这兰州城了!”
谢靖心中稍安,知道这是目前最稳妥也是最具威慑力的方案。有五千河西精锐在此,孙奉已是瓮中之鳖。他只盼郑桓能坚持到援军抵达城门。
“一切仰仗张将军!”谢靖拱手。
张韬不再多言,转身出帐,片刻后,帐外响起号角连营,马蹄声如雷鸣般震动大地。
兰州这边金戈铁马,长安亦是火光熠熠。
书仪神色凝重,快步走到萧玥身边,声音压得极低,确保只有她们二人能听见:
“殿下,问到了。”书仪的气息因快步行走而略显急促,“奴婢找了几位在先帝朝时就在内侍省当差、如今已荣养但仍有些门路的老宦官,旁敲侧击,许了些好处,他们才肯透露。”
萧玥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灼灼地看向书仪。
“泰安宫中,太妃们出身寻常,与当年息太子案并无牵连。唯有一人的身份甚为蹊跷……”书仪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林太妃。”
萧玥拧眉道:“怎么说?”
书仪答道:“奴婢查到,铁勒大阏氏和亲前曾有一名贴身婢女留在宫中,后来前朝覆灭,先帝仁慈,未曾为难这些前朝的宫人们,有一些人便还在宫中当值,林太妃便在其中。奴婢还查到,林太妃从前与息太子多有往来,似有一些不清不白之事。”
萧玥嗤笑一声,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果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357/1111102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