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 第四十八章:阁楼里的苹果与重启键

第四十八章:阁楼里的苹果与重启键


1992  年的春风刚吹醒南方小城,潮湿的风裹着路边迎春花的淡香,掠过青石板路上的水洼;

市场经济的嫩芽还在试探着破土,街角国营理发店的转灯慢悠悠转着,墙根下下棋的老人还在议论  “个体户算不算投机倒把”。

当时全市个体工商户不足两千家,百货大楼仍是市民消费的  “圣地”:

正门挂着  “春季展销”  的红绸横幅,自行车在门口排成长龙,车铃  “叮铃”  声混着柜台里的吆喝,日客流量能突破五万人次。

而传呼机作为  “稀罕物”,只有商场经理级别的人才配挂在腰间,黑色机身别在的确良衬衫上,数字屏幕偶尔亮起时,总能引来路过顾客的侧目。

就在这样的年月里,林凡攥着东拼西凑的三万块钱;

纸币被他反复叠在贴身的内袋里,边缘磨得发毛,还带着体温  ——

在百货大楼办公室签童装区临时专柜协议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手心的汗把协议纸张洇出浅浅的印子。

百货大楼的消毒水味混着一楼化妆品柜台的脂粉香飘进来,他盯着协议上  “临时”  两个字,喉结滚了滚:

对他这个刚失去妻子、独自带着两岁女儿的男人来说,这不是一份生意,是能让女儿笑笑  “不用再穿洗得发蓝的旧衣服”  的救命稻草,是他攥在手里、怕一松就碎的希望。

接下来的七天,城郊那间租来的阁楼成了林凡的战场。

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斜顶最低处仅一米五,他得佝偻着背,肩膀几乎要碰到头顶的木梁,趴在刷着斑驳红漆的老旧木桌上。

桌上摊着供应商名录(纸页边缘被虫蛀出小窟窿)、货品清单(用铅笔写了又改,涂改液堆出小疙瘩)和一把包浆厚重的红木算盘,唯一的  15  瓦灯泡悬在头顶;

昏黄的光像蒙了层雾,只能照亮桌面巴掌大的地方。他不得不把脸凑得极近,鼻尖几乎碰到单据,哈出的气在纸面上晕开白雾,又很快散去,才能看清上面的数字。

首批选的五个童装品牌,有三个是他坐了两小时绿皮火车跑下来的。

火车车厢里飘着煤烟味,硬塑料座位上沾着饼干渣,他挤在过道里,怀里揣着用塑料袋裹好的名录,怕被人挤破。

郊区的国营服装厂藏在一片油菜花田里,铁皮厂房的大门锈迹斑斑,厂长办公室摆着掉漆的铁皮文件柜,桌上搪瓷缸子泡着泛白的茉莉花茶。

厂长起初嫌他拿货量少(每个品牌仅四五十件,总计二百三十件,装不满半个纸箱),指尖敲着桌面说  “不够油钱”,不愿降价。

林凡软磨硬泡到天黑,窗外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他盯着厂长办公桌上女儿的照片(扎着羊角辫,跟笑笑差不多年纪),咬咬牙说

“我帮您清二十件过季外套,只求八折”——  那批外套领口都发皱了,他知道得花心思卖,可一想到笑笑穿上新衣服的样子,又觉得值了。

主推的  “小熊系列”  卫裤,他在商场童装区蹲了一下午:

蹲得腿发麻,就靠着柜台边揉一揉,反复比对其他品牌的标签  ——  同类纯棉卫裤普遍定价  140  元,标签上的金线都快磨掉了。

他攥着算盘蹲在墙角算:租金每天二十三块,运费每件八毛,再留两成预期利润,最终把价格定在  98  元  ——

正好是竞品七折的价位,铅笔在单据上圈出这个数字时,他指腹蹭过纸面,忽然想起笑笑上次路过商场,盯着橱窗里的小熊卫裤看了好久,小手指着玻璃说  “熊熊”。

就连柜台陈列,他都在阁楼的废报纸上画了三版草图:铅笔头磨得尖尖的,画坏了就团成团扔在纸篓里,纸篓都快满了。

最终定的方案是把  “小熊卫裤”  摆在  1.2  米高的黄金层  ——  他特意找了个空纸箱量,用尺子比着在纸箱上画横线;

后来才知道,这个高度正好是带孩子的家长弯腰就能摸到的位置,指尖能蹭到卫裤上软乎乎的绒毛。

过季外套则放在下层,用红卡纸写  “买新款送袜子”  的标牌,卡纸边缘用剪刀剪得歪歪扭扭,他还在  “送”  字旁边画了个小袜子图案。

夜里阁楼漏风,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呜呜”  地响。

他裹着妻子留下的旧棉袄  ——  棉袄里子是碎花布,洗得发脆,袖口磨破了边,还带着淡淡的樟脑丸味  ——  坐在小马扎上算账。

算盘珠碰撞的  “噼啪”  声在空荡的阁楼里格外响,常常要到凌晨,窗外的月光透过蒙着灰的小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出歪歪扭扭的窗格影子,他才揉着发酸的肩膀站起来。

这种被目标推着往前冲的亢奋,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四月傍晚,被女儿笑笑一句怯生生的问话敲得粉碎。

那天林凡刚从商场回来,怀里抱着一大摞印着  “俏童坊”  的纸箱  ——  油墨有点蹭掉了,纸箱边角被磨得发白,有的地方还沾着雨水,冰凉地贴在他胸口。

这是最后一批货,他得连夜清点贴标签,明天一早就要上架。阁楼里早已堆得满满当当的纸箱,几乎占了一半空间,留出的过道只够一个人侧身走。

他跪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膝盖下垫着块打了补丁的旧棉布,布料上还沾着去年冬天的棉絮。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手写的货品单据上,晕开一片深蓝色的墨迹,他用手背去擦,结果把脸也蹭得花一块白一块



两岁七个月的笑笑,就是在这时出现在楼梯口的。

那架木制楼梯年久失修,台阶裂缝里嵌着黑黢黢的灰尘,最上面两级还缺了角,露出里面的木头茬。

笑笑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布罩衫  ——

领口都快磨出毛边了,袖口开着线,是她前几天玩积木时勾到钉子扯破的,她自己试着用红线缝,结果缝成了歪歪扭扭的疙瘩,线头还松松垮垮地挂在上面  ——

小手紧紧抓着栏杆,栏杆上的漆都掉光了,露出粗糙的木头。她像只刚学会走路的小熊,颤巍巍地一步一步往上爬,膝盖蹭在台阶上;

沾了点灰也不在意,小脚丫踩在台阶上,发出  “哒哒”  的轻响,每爬一步都要顿一下,生怕摔下去。

她右手攥着半个苹果,果皮皱巴巴的,像晒干的橘子皮,果肉已经氧化成了褐色,边缘被啃得参差不齐  ——

那不是林凡早上塞给她的(早上他急着去见供应商,只往她手里塞了个凉馒头,馒头表皮都硬了),是隔壁张阿姨看她蹲在单元门口眼巴巴等爸爸,从自家果盘里拿给她的。

笑笑舍不得吃,把苹果揣在罩衫的小兜里,兜是缝补过的,苹果在里面硌出一个小小的鼓包,她走路时还时不时摸一下,怕苹果掉了。

她爬到阁楼门口,没敢进去,就安静地站在齐腰高的纸箱旁,仰着小脸看爸爸。纸箱上印的  “小熊”  图案正好对着她,她伸手碰了碰,又赶紧缩回来,像是怕碰坏了。

当时墙上的挂钟正好指向  18  点  30  分  ——  挂钟是塑料外壳的,指针有点歪,秒针  “滴答”  地走,这是《大风车》开播的时间。

往常这个点,林凡会提前把小板凳摆在楼下客厅的电视机前,用布擦得干干净净,再给她剥好一碟瓜子,瓜子仁都放在白色的搪瓷碟里,然后喊

“笑笑快来,董浩叔叔要出来啦”。可今天,楼下的小板凳空着,电视机蒙着一层薄灰,爸爸也没像往常一样在楼梯口喊她  “笑笑来抱”。

她就这么看了三分钟,看着爸爸的头埋在单据里,后背弓着,像个问号,手指飞快地拨着算盘,连抬头的间隙都没有。

阁楼里只有算盘声和窗外的雨声,她的小手抠着纸箱的边缘,指甲都有点发白了。

最后,她把苹果往身后藏了藏,手背贴在屁股上,用小到几乎要被雨声淹没的声音呢喃:

“爸爸……  忙?不理……  笑笑?”  声音软软的,尾音还带着点颤,像被雨打湿的小羽毛。

算盘珠的碰撞声骤然停了。

林凡像被针扎了一下,猛地低头,正好撞进女儿清澈的杏眼里。

那双总是弯成月牙、盛满笑意的眼睛,此刻蒙着一层水光,像含着两颗小小的露珠,长长的睫毛上还沾着爬楼梯时蹭到的灰,细细的,像撒了点胡椒粉。

她的鼻尖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还带着点室外的凉气,嘴唇抿成一条小小的直线,像是快要哭了。

心脏像是被浸了醋的棉绳狠狠勒住,疼得他喘不过气  ——

他突然想起今早出门前,笑笑拽着他的衣角,举着一把粉色的塑料梳子,梳齿断了两根,她小手抓得紧紧的,小声说  “爸爸梳辫辫”。

他当时正对着镜子整理衬衫,衬衫领口有点皱,他扯了扯,随口一句  “找隔壁张阿姨帮忙”,就急匆匆地走了;

没看见笑笑把梳子紧紧抱在怀里,瘪着嘴站在门口,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两圈,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他想起昨夜凌晨两点,他对账时听见走廊里有  “哒哒”  的脚步声,轻得像小猫走路,还以为是风吹动门帘。

直到今早张阿姨在楼下拦住他,手里拿着笑笑的湿裤子,语气有点心疼地说

“孩子半夜尿床,光着脚丫站在走廊里哭,怕吵醒你不敢喊,我听见哭声才起来给她换的衣服”——

他这才想起,昨夜似乎隐约听见了小声的啜泣,可当时满脑子都是专柜的货,竟没放在心上。

他更想起三个月前,妻子留下那张写在笔记本撕下来的纸上的字条,字迹潦草:

“我受够了这种日子”。

她决绝地走出家门时,门  “砰”  地一声关上,他跪在摇篮前,抱着刚睡醒的笑笑,笑笑还在揉着眼睛咿呀叫  “妈妈”;

他指天发誓要  “给她双倍的爱,让她比别的孩子都强”——  可现在,他连陪她看《大风车》的时间都没有。

“对不起,宝贝。”

林凡猛地推开算盘,算盘珠  “哗啦啦”  散了一地,有的滚到纸箱底下,有的撞在墙上弹回来,发出清脆的响。

他单膝跪地时,膝盖重重磕在水泥地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可他半点也没觉得疼;

他伸手去抱笑笑,先用袖口擦了擦她脸上的灰,袖口的粗布擦得她脸颊有点痒,又小心翼翼地把她手里攥得温热的苹果接过来,然后将她紧紧拥在怀里。

笑笑的小身子软软的,贴在他胸口,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肥皂味,是张阿姨给她洗头用的蜂花牌香皂。

阁楼西侧的搪瓷盆还在漏雨,“滴答、滴答”  的声音落在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混着他沙哑的哽咽:

“爸爸不好……  这周爸爸跑了三个供应商的工厂,工厂里的机器声吵得耳朵疼;谈了四场合作,口干舌燥得喝了两壶白开水;

还跟商场经理磨了两天租金,好话说了一箩筐……  却忘了给我的笑笑梳辫子,忘了陪你看《大风车》,让我的笑笑成了没人管的小草……”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脸埋在笑笑的头发里,肩膀控制不住地发抖。

笑笑被爸爸熟悉的烟草味包围,小脸蛋在他肩头蹭了蹭,把憋了半天的委屈蹭掉了些。

她感受到爸爸的肩膀在颤抖,忽然伸出小手,从爸爸手里拿过那半块氧化的苹果  ——

苹果上还带着她的体温,有点湿乎乎的  ——  踮起脚尖,脚跟离地,身子晃了晃,把苹果瓣坚定地塞进林凡嘴里:“爸爸吃,甜。”

苹果的汁水在齿间迸溅开来,带着点氧化后的微涩,可林凡却觉得比他谈成合作时在路边摊买的橘子汽水还甜  ——

那汽水是玻璃瓶的,吸管有点弯,当时他觉得是世上最好喝的东西。他嘴里含着苹果,眼前突然闪过百货大楼经理拍着他的肩膀说的话:

“你这专柜要是能卖爆,我给你提两个点的提成,年底还能转成常驻柜。”

那些数字  ——

每个月能多赚两千块,能给笑笑买橱窗里那件  120  元的公主裙(裙摆上有蕾丝花边,笑笑上次看了好久),能把阁楼的漏雨处修好,不用再摆搪瓷盆接水  ——

曾让他血脉偾张,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可此刻,女儿指尖残留的、带着奶香的温度(早上张阿姨给她冲了半袋奶粉,是最便宜的袋装奶粉),比任何提成、任何公主裙都更有冲击力。

他突然明白,自从妻子离开后,他像疯魔一样扑向事业,不过是想证明  “单身父亲也能给孩子优渥的生活”,却忘了上个月带笑笑去公园时;

她指着别的小朋友被爸爸抱在怀里荡秋千的样子,眼睛里满是羡慕,小声说  “笑笑也想”;

忘了她上周收到张阿姨送的小皮球,第一个反应就是举到他面前,嘴角翘着,盼着他说一句  “笑笑真乖”——

可当时他正在算账单,只随口  “嗯”  了一声,没看见她脸上的笑容慢慢落了下去。

原来孩子最需要的,从来不是橱窗里的新裙子,而是黄昏时分,专属于她的那个怀抱,是有人陪她看《大风车》,是有人给她梳歪歪扭扭的辫子。

阁楼里的雨声还在继续,怀里的孩子暖暖的,手里的苹果还带着她的口水。林凡忽然觉得,这漏雨的阁楼、这半块苹果,像一枚重启键,狠狠震醒了他。

他想起妻子离开前最后一次跟他吵架,她坐在沙发上哭,眼睛红得像兔子,声音发抖:“林凡,你永远不知道孩子要什么!

你总觉得给她买东西就是爱,可她半夜发烧,你在谈生意;她想让你陪她玩积木,你在算账!”

当时他还皱着眉反驳  “我不是为了这个家吗”,觉得妻子不理解他的压力,可现在,他竟真的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原来  “重生”  的意义,从来不是赚更多的钱、开更大的专柜,而是让怀里的这个小人儿,不再经历被忽视的童年  ——

哪怕为此要少接两个品牌,少赚三成利润;哪怕专柜的扩张计划要往后推,从  “三个月”  改成  “半年”;哪怕别人说他  “不会做生意”,也值了。

那天夜里,林凡把散落的算盘珠一个个捡起来,有的滚到床底下,他就趴在地上用手掏,指尖沾了灰也不在意。

他撕毁了那张写满  “通宵对账”“拜访新供应商”  的计划表,纸被撕得很碎,扔进纸篓时,他觉得心里也松快了些。

他从抽屉里翻出女儿的幼儿园日历,日历纸有点黄,上面还有笑笑用蜡笔画的小太阳。

他用红笔在每个周三下午和周六全天都圈了圈  ——

周三是少年宫的绘画课,周六有手工课,他之前听张阿姨说过,笑笑每次路过少年宫,都会趴在铁门上,盯着里面的小朋友画画,眼睛都看直了。

他还在日历旁边写了一行小字:“给笑笑做红烧肉(少放糖),陪她看《大风车》”,字迹写得很工整,怕自己忘了。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月光透过阁楼的小窗户照进来,落在笑笑熟睡的脸上,她的睫毛很长,影子投在脸颊上,像两把小小的扇子。

林凡坐在床边,握着女儿温热的小手,她的小手攥着他的手指,轻轻的,暖暖的。他忽然觉得,

那些曾经让他觉得无比重要的商业蓝图,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终将汇入这双小手的温度里  ——

因为所有的努力,本就该是为了守护这份温度。

后来,林凡真的减少了两个品牌的合作,跟供应商打电话时,他语气很诚恳:“实在抱歉,我得多陪陪孩子。”

对方起初不解,后来听他说了笑笑的事,反倒说  “你这爹当得称职”。他把专柜的打理时间调整到每天下午五点前结束,百货大楼关门的铃声响起时,他总会第一个收拾好东西,背上包就往幼儿园跑。

每天傍晚,幼儿园门口的老槐树下,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手里要么拿着一根裹着糖霜的糖葫芦,糖霜还粘着手;要么揣着一块水果味的奶糖,装在小小的铁盒里。

笑笑看见他,就会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扑进他怀里,喊  “爸爸”,声音甜得像蜜。幼儿园老师拉着他的手说:

“笑笑变化可大了,以前不爱说话,现在会主动跟小朋友分享玩具,还会给大家唱《大风车》的歌,成了‘小开心果’。”

而他的专柜生意,也没因为减少品牌而下滑  ——  因为他总能准确地选出小朋友喜欢的款式:知道男孩喜欢汽车图案,女孩喜欢小碎花;

知道家长在意布料是否柔软,会不会磨孩子的皮肤。有家长说:“这个老板懂孩子,买他的衣服放心。”

有时候,林凡会看着专柜里挂得整整齐齐的  “小熊卫裤”,想起那个漏雨的阁楼和半块苹果,心里就会暖暖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赚了多少钱,开了多大的店,而是孩子在你怀里时,眼睛里有光  ——

那光是信任,是依赖,是满满的爱,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269/5028305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