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极
无崖子那声赞叹的余韵在石室中缓缓消散,他眼中的震撼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审视。他凝视着乔天,良久,才发出一声意味悠长的叹息:
“不想老夫苦候十数载,终是等来了一个内力、根骨、心性皆属上乘的传人……可惜,你这一身精纯根基,竟是源于少林。”
他目光如炬,早已洞悉乔天内力虽自有玄奥,但其至阳至刚、沛然浑厚的本源,分明带着少林正宗武学的深刻印记。
乔天闻言,神色不变。他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衣袍,在无崖子对面的蒲团上安然落座,姿态沉稳,不似面对前辈高人,倒像是与一位故友对谈。
他略作沉吟,目光平静地迎向无崖子:
“前辈慧眼,晚辈佩服。确如前辈所言,晚辈曾在少林带发修行,这一身内力根基,与少林渊源颇深。”
他语气沉稳,继续说道:“然则,佛法于我,如同万千学问之一,是借鉴,是资粮,却非立命之根本。晚辈心意已定,将脱离少林,非因其不善,实是志不在此。”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晚辈常思,我华夏大地,文明源远流长,自有博大精深之道统传承。然观当今武林,却是天竺传来之佛门一脉——少林,为天下所宗,执武林之牛耳。此虽显我中土包容之量,然我道家玄门正宗,反见式微零落,传承不显,岂非憾事?”
无崖子静默聆听,深邃的眼眸中微光流转,未置一词。
乔天语气转为沉凝坚定:“故而,晚辈立志,欲整合道门源流,在此生之中,重立道门正统。不仅要与少林分庭抗礼,更要让我华夏本土之道法精义,光大于世。”
无崖子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却直指核心:“志向不凡。然少林之盛,自有其理。佛法普度之念,易于传布,深入人心。其武学体系,数百年积累,层次井然,适合广纳门徒,循序渐进。反观道门各派,或隐逸自守,或秘技不传,理念纷繁,难以统合。你凭何成事?又为何舍少林之坦途,另寻这荆棘之路?”
乔天对此早有思量,从容应道:“前辈明鉴。佛法慈悲,确能导人向善,然我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理,契合天地运行之机,其境界高远,若能善加阐释,何愁不能深入人心?”他微微一顿,“至于武学体系,少林之制,晚辈亦深为敬佩。然此乃达摩之路,少林之路。晚辈所求,非循他人旧迹,而是要自辟一条属于道家的通天之途。此路或艰,然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开宗立派,成就前所未有之业。晚辈身上这少林内力,于我而言,是工具,是镜鉴,是砥砺我道之石,而非束缚我心之枷锁。”
他目光沉静,言语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体系可以创建,传承可以规划。只要理念足够高明,根基足够坚实,何愁不能建立一套不逊少林,乃至更为玄妙深奥的道家武学体系?”
这一番话,格局宏大,气魄非凡,更清晰地表明了乔天“借鉴而不依附”、“立志开创新统”的根本立场。
无崖子深深动容。他凝视着乔天,仿佛要穿透其表,洞彻其魂。他看到的并非年少者的狂言,而是基于强大自信与清明认知所构建的宏伟蓝图。这般志气,这等魄力,这般不为绝世武学所迷的清醒,令他这饱经世故之人亦感到心惊与叹服。
石室中陷入长久的寂静,唯有夜明珠的光辉静静流淌。
终于,无崖子缓缓抬手,动作间带着一丝沉重,将拇指上一枚看似古朴、却内蕴莹光的翡翠指环徐徐褪下。他指尖摩挲着这枚伴随大半生的信物,眼中掠过无数过往烟云。
“好……好一个‘自辟蹊径’!好一个‘道法光大’!”无崖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却蕴含着决断,“老夫苦等十余年,本以为等来的是一个传承衣钵之人……未料,等来的,或许是一位未来的……道门擎柱。”
他将指环递向乔天,神色庄重无比:“乔天小友,此乃七宝指环,是我逍遥派掌门信物。今日,老夫便将它传予你。自此刻起,你便是我逍遥派新任掌门。派中所有武学典籍、资源人脉,你可酌情动用。唯望你将来……能为我逍遥派寻得合适传人,令此脉学问,不至断绝。”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你持此信物,前往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寻我师姐天山童姥。她见此指环,看在我的情分上,当会予你几分助力。”
乔天心念微动,并未立刻接过,而是肃然道:“前辈,此事关系重大,您……”
无崖子抬手止住他话头:“老夫心意已决。你之志向,已超越逍遥一派之藩篱。将此派托付于你,或许……正是它最好的归宿。收下吧。”
乔天不再多言,双手恭敬接过那枚触手温润、仿佛承载了百年风云的七宝指环,妥善收起。他随即抬眼看向无崖子,语气诚恳道:“前辈亦不必过于灰心。您这伤势,未必全无转机。若前辈信得过,晚辈或知一法,有望助前辈重获行动之能。”
“此言当真?”无崖子与一旁的苏星河同时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乔天郑重颔首:“只是此法需诸多机缘配合,更赖前辈自身生机之强韧,强求不得。但晚辈必当尽力寻访所需药物与方法。”他并未详述,留有分寸。
无崖子怔怔望他,沉寂多年的心湖,竟因这一线希望而波澜骤起。
乔天趁势又道:“此外,晚辈于道门功法上偶有所得,自悟一门雏形,自觉其理关乎天地阴阳变化之根本,然其中诸多关窍,尚需推敲完善。不知前辈可愿拨冗,与晚辈一同参详探讨?”
无崖子此刻对乔天已充满探究之意,闻言即问:“是何功法?”
乔天目光湛然,缓声道出其名:“其名,唤作——太!极!”
他声音沉静,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此法,不倚仗刚猛内力强攻,亦非一味闪避卸力。其核心,在于‘太极’二字。”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习此功者,需明阴阳相济、刚柔互化之理。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练至极处,可舍己从人,用意不用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非是虚言。” “此非杀伐之术,乃是近道之法。修之可悟天地阴阳,调和自身气血,延年益寿,乃至……窥见万物生化之机。”
乔天将所悟太极之理,结合此世语境,以沉静而蕴含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每一言,都如重石落潭,在无崖子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无崖子听得怔住,双目神光凝聚,仿佛听闻了前所未有之玄理。他毕生钻研武学,自认已窥堂奥,然乔天所阐述的这番“太极”理念,全然颠覆了他对“武”的认知!这已非寻常武功,而是一种直指大道本源的哲学,一条全新的、浩瀚无边的武学途径!
他心神俱震,过往诸多武学疑难、阴阳困惑,似乎在这“太极”理念映照下,皆有了全新的诠释与突破之机!这番震撼,远比方才试探乔天武功时更为强烈,更为深邃。
不知过了多久,无崖子方从这巨大的心神冲击中缓缓回神。他再看向乔天时,目光已截然不同,那是一种看待同道、乃至看待希望的眼神。乔天的话语,仿佛为他那因重伤与长年禁锢而渐趋沉寂的心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期冀。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重现一种难以言喻的光彩,看向乔天,语气温和而带着一丝恳切:
“乔天小友……可否,再为老夫吹奏一曲……那《笑傲江湖》?”
他欲在那逍遥的韵律中,细细品味这少年所带来的、足以颠覆他武学认知的“太极”至理,以及那份重燃站立希望的微光。
乔天微微颔首,取出玉笛:“晚辈从命。”
清越而旷达的笛声,再次悠扬地萦绕于这幽静石室,仿佛承载着新的道悟与希冀,悠悠传远。
---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182/4376580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