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少林圣僧虚竹
---
武当后山,悬崖之畔,那棵历经风雨的梧桐树下,青烟袅袅,茶香氤氲。昨日宗师大战的痕迹犹在,此刻却是一片祥和宁静。
乔天亲自提着紫砂茶壶,为席地而坐的无崖子和玄澄斟茶。他动作舒缓,神情专注,仿佛这不是什么掌门侍奉,而是弟子应尽的本分。
玄澄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茶杯,又看了看侍立一旁的乔天,摸了摸光头,憨直地笑道:“乔师侄,啊不,乔掌门……嘿嘿,如今你已是一派之尊,这等奉茶的小事,吩咐门人弟子来做便是了。”
乔天将茶壶轻轻放下,直起身,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意:“玄澄师叔,为人立世,根本在于一饮一啄,皆知来历,皆怀感恩。今日在此,一位是我授业恩师,一位是真心待我的师叔。乔天虽偶有狂傲,却深知恩义二字重如山。武当门风,当从我这掌门立起,以身作则,不敢或忘。”
玄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赞道:“好茶!”他放下茶杯,神色变得认真了几分,看着乔天:“乔师侄,其实昨日之事,你也不必太过介怀。玄难、玄寂他们……唉,他们不懂。”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不瞒你说,在来此之前,师尊(扫地僧)曾特意嘱咐老衲,无论如何,务必保住你。他老人家言道:‘此子,不过是一迷途之中,奋力寻找出路的痴儿罢了。我少林若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与那汲汲营营之辈,又有何异?
乔天身躯微微一震,端着茶杯的手停滞在半空。他没想到,那位藏经阁中宛如神佛的扫地僧,竟早已看穿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坚持,看透那份不愿屈从命运、想要守护至亲的赤诚!这份理解与宽容,远超乎他的意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暖流。
玄澄似乎没有注意到乔天的失态,继续感慨道:“说起来,师叔我一直想好好谢谢你。”
“谢我?”乔天回过神来,有些疑惑。
“是啊。”玄澄脸上露出一丝后怕与庆幸,“若非因你之故,引动了师尊他老人家再次现身说法,老衲恐怕在一年前,就已因强练少林绝技,走火入魔,经脉尽断而亡了!”
他回忆道:“那时,我已身兼十三门绝技,初时只觉得武功大进,心中欢喜。但渐渐的,便觉内力运行时常滞涩,不同绝技的真气属性在体内隐隐冲突,心神也时常烦躁不安,夜不能寐,甚至偶尔会产生种种虚幻的念头。我自知不妙,怕是已踏入了前辈高僧警示的‘武学障’之中,正自惶恐挣扎,苦无对策……”
恰在此时,你于少室山后搞出偌大动静,引出了师尊。
他老人家开堂讲法一番‘佛法为根基,武功为枝叶’、‘无相无住,方能驾驭万法’的佛门至理,如同醍醐灌顶,让老衲在即将走火入魔的边缘,堪堪稳住心神,躲过一劫。”玄澄眼中满是感激,“师尊他老人家随后便希望我放下武功,专心研读佛经,化解戾气。
说到这里,他脸上又浮现出那标志性的、带着执拗的赤子神情:“可是……师侄,我不甘心啊!我也知道师尊是为我好,但让我就此放弃追寻武学至高境界,我……我做不到!”
乔天看着他那纯粹的眼神,微笑道:“师叔过谦了。昨日见您力战我两位师伯,七十二绝技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想必已是另辟蹊径,必有所得。”
玄澄却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师侄你高看我了。我并非融会贯通,而是……走了一条危险的捷径。”他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我此生立誓,定要打破达摩祖师一人身兼七十二绝技之神话!哪怕为此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他继续道:“得师尊点拨后,我知其理,却难抑其心。于是,我便想了个笨办法。师尊不是给了我对应各门绝技的佛法经文吗?我便日日背诵,时时念诵。每修炼一门绝技,我便同时口诵与之对应的佛法经文。渐渐的,我发现,体内那原本有些冲突躁动的真气,竟似乎真的能被经文的韵律和意境所引导、安抚,变得驯服一些……这让我欣喜若狂,以为找到了兼修多门绝技的钥匙。”
无崖子和乔天听得暗暗称奇,这种方法,闻所未闻,简直是剑走偏锋,却又隐隐暗合某种“以意驭气”的至高道理。
“然而,师尊知晓后,却严厉告诫我。”玄澄语气沉重起来,“他说我此法,看似取巧,实则是以自身精神意念强行统合不同属性的真气,如同以脆弱的丝线捆绑烈马,初时或可见效,长此以往,精神必然不堪重负,待到丝线崩断之时,便是我心神溃散,落得个疯癫痴傻的下场!”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无比坚定的光芒,甚至带着一丝殉道者的决绝:“我知道危险!但我心意已决!若能一窥武学之巅的风景,证明前人未走通之路未必就是绝路,哪怕……哪怕最终真的落得神智错乱,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的下场,我玄澄,亦是无怨无悔!”
乔天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什么,诸如“留得青山在”、“武道非止一途”之类的话,但看着玄澄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所有的话语都堵在了喉咙里。他明白,这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得失的纯粹追求,外人已无法用利弊来衡量。他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呐呐无言。
玄澄见气氛有些沉重,忽又哈哈一笑,打破了沉寂,语气中带着由衷的佩服:“说起来,老衲这点微末道行和取巧之法,比起我那小师弟,真是差得太远,不如他远矣!”
“小师弟?”无崖子和乔天同时露出惊奇之色。能被扫地僧看重,又被玄澄如此推崇的“小师弟”,是何等人物?
玄澄脸上露出怀念和有趣的神色:“说起我这小师弟啊,他原本只是寺中一个不起眼的杂役僧人,法号虚竹。一日,这傻乎乎的小子,懵懵懂懂地跑到藏经阁,恳求师尊借阅《金刚经》。师尊见他质朴,便问他为何要读。你猜他如何回答?他说他不明白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心里总是想着,睡不着觉。”
乔天心中猛地一动,虚竹!
玄澄继续道:“师尊当时便觉得此子有些与众不同,虽看似木讷愚笨,但问出的问题却直指佛法核心。随后的日子里,小师弟时常来借阅经书,师尊心情好时,也会给予一些指点。结果令师尊都大为惊奇的是,这小师弟虽不善言辞,记性也非绝顶,但于佛法一道,却仿佛天生慧根,灵台明澈,一点就透,举一反三,仿佛……仿佛天生就是佛主的宠儿,心思纯净,不染尘埃。”
他感叹道:“至此,他正式随师尊修行佛法,不过短短两年光阴,我那虚竹师弟,竟已自然而然地迈入了先天之境!一身内力精纯醇正,隐含佛光,浩大磅礴,连师尊都称赞其根基之厚,世所罕见!更奇的是,他于武学招式却毫无兴趣,一心只读佛经,参悟佛法。师尊曾言,此子若能持之不懈,将来于佛法上的成就,必能超越前人,或可成一代圣僧!”
乔天听得目瞪口呆,心中狂喊:“卧槽!我当年对虚竹说的那句《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竟是无心插柳,提前催生了这么一个佛法天才?不对啊!”他忽然想起原著中虚竹的“憨厚”与后来破戒的经历,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我记得这小子……好像还挺‘色’的啊?嗯……来日方长,看来得找机会,让大师伯‘好好’调教调教他这块璞玉才行……”
梧桐树下,茶香依旧,三个人的心思,却已飘向了不同的远方。
---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182/4376577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