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护龙阁
姑苏,燕子坞参合庄深处。
一间烛火长明的祠堂内,香烟袅袅,供奉着慕容氏历代先人的牌位。最上方,一块尤为古旧的牌位上,镌刻着“大燕世祖武成皇帝慕容龙城”的字样。
一人正垂首跪在蒲团之上,身形挺拔,虽只穿着寻常布衣,却自有一股久居人上的威严与深沉。若是慕容复在此,定会惊骇万分,此人赫然正是他那位早已“病故”多年的父亲——慕容博!
慕容博抬起头,目光凝视着祖先慕容龙城的牌位,眼神复杂,充满了愧疚、不甘与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毅。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慕容博,叩首。”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博,奔波半生,劳碌经营,至今却仍是一事无成,复兴大燕,遥遥无期……实在有负祖先厚望,愧对龙城先祖开创的基业!”
他的目光聚焦在慕容龙城的牌位上,仿佛在与那位惊才绝艳的祖先对话。
“世人都赞您是一世英雄,武功盖世,韬略无双,只是生不逢时,恰逢宋太祖赵匡胤崛起,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慕容博的语调陡然升高,带着一丝愤懑与不甘,“但他们却不知!若非您当年在关键一战中,一时不察,被赵匡胤身边那个神秘莫测的‘护龙阁’高手,以诡谲无比的阴寒掌力震碎心脉,重伤不治……这中原江山,归属犹未可知!我大燕,未必没有机会!”
他双拳紧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燃烧着仇恨与野心的火焰。
“儿孙时刻谨记龙城先祖临终遗训:‘赵氏得国,赖此獠之力甚巨。此人不除,或其传承尚在,我慕容氏便不可妄动于江湖,更不可轻涉朝堂中枢,徒招灭顶之祸。唯有静待天时,待宋、辽、西夏,乃至吐蕃,诸国纷争再起,于边境战乱、天下动荡之际,方能火中取栗,复我河山!’”
慕容博重重地以额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再次抬起时,额头已是一片通红,眼神却锐利如鹰隼。
“列祖列宗在上,慕容博在此立誓,纵使粉身碎骨,燃烧此残躯,也必谨遵祖训,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时机,完成复兴大燕之万世基业!复我大燕!”
誓言在空旷的祠堂内回荡,带着一种悲壮而决绝的意味。
---
另一边,慕容复一行人离开武当地界后,继续游历江湖。
一路上,段誉如同牛皮糖一般,总是找各种机会凑到王语嫣身边,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谈论诗词歌赋,甚至不顾王语嫣时常心不在焉、目光只追随慕容复,依旧热情不减,喋喋不休。
这情形,看得包不同与风波恶二人心头火起。包不同摇着扇子,阴阳怪气地嘲讽:“非也非也!我看这段公子,哪里是什么大理世子,分明是那街边聒噪的麻雀,扰人清静!”风波恶更是直接,多次对段誉怒目而视,手按在刀柄上,若非慕容复未曾发话,他早就想动手将这烦人的小子赶走了。
然而段誉仿佛浑然不觉,或者说,他全部心神都系在王语嫣那与“神仙姐姐”酷似的容颜上,对于周遭的恶意,竟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是夜,众人在一处镇甸的客栈投宿。
阿朱照例在书房为慕容复研磨,伺候他写信与各地依附慕容家的势力联络。看着烛光下公子俊朗却微蹙的眉头,阿朱犹豫片刻,轻声问道:“公子,那段公子对王姑娘……似乎颇有情意,整日围着她转,您……您不在意吗?”
慕容复提笔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继续运笔,笔锋沉稳,声音平静无波:“男儿生于天地间,当志在四方,以家国祖宗为重。些许儿女私情,何足挂齿。”
他放下笔,目光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硬与自省:“若我还像前些时日那般,技不如人,在那蕃僧鸠摩智手中受辱,连自身颜面尚且难保,又有何人会真心追随于我?复兴大燕,从何谈起?”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分,“即便是表妹……她心中崇拜的,也是一个顶天立地、武功卓绝的表哥,而非一个连她都保护不了的懦弱之人。”
阿朱细细品味着慕容复的话,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敬佩。她自小被慕容家收留,深受大恩,早已将慕容复的事视为己任。
“公子……”阿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阿朱明白。阿朱蒙受老爷和公子大恩,无以为报,定为公子分忧解难,万死不辞!”
慕容复转过头,看着阿朱认真的小脸,冰冷的神色缓和了些许,温和道:“傻丫头,我们是一家人,不必总是说这些见外的话。”
然而,“一家人”这三个字,却更加坚定了阿朱心中的念头。她不再多言,默默地为慕容复整理好书桌,告退离去。
回到自己房中,阿朱眼珠一转,一个大胆的计划已然在她心中成型。
“少林寺……《易筋经》……”她低声自语,眼神闪烁着聪慧与冒险的光芒,“听说那是武林中至高无上的武学宝典,若能替公子取来,定能让他武功大进,再无人敢小觑!到时候,看谁还敢欺辱公子!”
她打定主意,要找个机会,独自前往那龙潭虎穴般的少林寺,为她的公子,盗取那本传说中的武林至宝——《易筋经》!
---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182/437657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