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108章 经费在燃烧

第108章 经费在燃烧


今天是矿场分赃的日子。

眼瞅着银子被老爹分走了一半,赢彪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唉声叹气了一整天,就好像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狗崽子,突然被人偷走了一样。

反观沈庆之则是神清气爽,信已经送去京城了,只要能上达天听,曹德贵也就算一飞冲天了。

赢彪来到了沈宅,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就连喝茶都心不在焉的。

“二爷……不是,二叔,今天是分钱的大日子,你足足分了五万两银子,怎么还愁眉不展的?”沈庆之奇怪地看着赢彪,“如果你府上急用钱可以和我说,十几二十万两还是拿得出来的。”

一说到钱,赢彪就更难受了,别看他也是四十来岁的人了,可在皇帝老子面前他依旧是个孩子,这老皇帝就特么见不得儿子好,连儿子的股份都抢,一点儿没拿自己当外人。

铁器厂,赢彪也是投钱了的,火绳枪的威力他也见识到了,在没和皇帝通气儿的情况下,就让沈庆之加大研发力度,一定要见见沈庆之说的燧发枪。

可真研发了赢彪才知道,这尼玛就是个无底洞,研发经费一天比一天高,赢彪都快他妈倒贴钱了。

“贤侄,有没有什么挣钱快的办法?”赢彪一脸尴尬,“咱俩搞的那个研究所,太特么烧钱了,再这么下去,你二叔我就真的入不敷出了。”

“挣钱快的方法都在武朝律疏里面写着呢。”沈庆之故意调侃道,“以二叔的实力,想挣钱还不是轻轻松松?”

“和你说正经事呢。”赢彪瞪了沈庆之一眼,“事情也没必要瞒着你,我的股份被我爹抢去了一半,银子突然变少了,打乱了我很多计划,你帮我想一个快速来钱的办法。”

“二叔,以你的地位,想发大财简直太容易了。”

“真的?”赢彪凑近沈庆之,“有钱咱俩一起赚,你出路子我来操作。”

“二叔,你能像县尊大人那样接触到朝廷的奏报吗?”生怕赢彪不理解,沈庆之有解释道,“就比如,哪段河道发生了决堤;哪里闹了旱灾;哪里……只要咱们能和朝廷同一时间得到消息就行。”

“什么意思?怎么不懂呢?”赢彪感觉自己和沈庆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每次和沈庆之坐在一起,就显得自己清澈中带着愚蠢。

“提前知道消息,就意味着咱们能精准地掌握各地方的经济状况。”沈庆之给赢彪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山东是产粮大省,如果哪段河道决堤,那粮价一定上涨;如果江南发生水患,就会造成蚕桑减产,丝绸的价格也一定会上涨;如果奏报里说保定府周边闹水匪和山匪……咱们又有二百乡勇,你说……”

赢彪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就感觉白花花的银子正在向他招手,但他还是纠正了沈庆之道,“你拥有的不是二百乡勇,而是八百乡勇。我收到消息,保定巡抚决定晋升你为安宿县游徼,也就是县三老之一。乡勇也会随着你的晋升扩编,晋升的公文下来,也会一同给你送来六百职业军人。”

“……”沈庆之使劲儿捏捏自己的脸,总觉得这一切来得有些不自然。

在上下打量赢彪,沈庆之感觉他不是普通的王爷……王爷……王爷……

卧槽!

沈庆之在心里狠狠问候了一下自己,早该想到的,能让保定巡抚等一众官员奉为座上宾的怎么可能是普通的王爷?

不出意外的话,面前的二爷,应该就是秦王赢彪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赢彪保证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沈庆之,具体如何操作,就看沈庆之的本事了。

………………

又是一场暴雪。

足足下了两天两夜,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整个北直隶白茫茫一片,无数人抱怨这鬼天气,抱怨着老天爷。

幸好,灵山煤矿生产的无烟煤和火炉也陆续运来北方。

一经销售,便供不应求。

卢国公府的生意,自然没人敢去招惹。

门口摆放一块木牌,百姓优先购买。

为了防止有人作弊,购买完之后登记在册,上面写明了详细地址,卢国公府的安装队负责上门安装,并有专人员发放安全手册,教百姓如何安全取暖。

百姓们对卢国公府感恩戴德,但程小公爷直接让他们感谢皇帝,这是陛下让秦王殿下八顾茅庐,历尽千辛万苦才求来的取暖的方法。

坊间的茶余饭后,全都讨论起来皇恩浩荡,那些安装完火炉,领取到煤球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去找各村镇的老甲长们请命。

天刚蒙蒙亮,永定门的禁军哈着白气,搓着双手,按时打开了城门。

凛凛寒冬,除了贩夫走卒,进城的百姓很少,人流也稀稀拉拉寥寥无几。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禁军循声望去,是一名全身满是积雪,像是雪人一样的骑士策马而来。

看到了城门的守军,其实似乎看到了希望,强忍着冻僵带来的疼痛,近乎用出全部的力气,举起怀里的竹筒,竹筒上还有明晃晃的火漆。

禁军见状立刻喊话,让进城的贩夫走卒让出一条道路,对方分明是送八百里加急文书的骑士。

老皇帝正在和朝臣在紫宸殿商议国事。

也不知道谁开的头儿,唠着唠着就唠到了沈庆之。

在所难免的就说到了小灵山矿场和五湖商号。

老皇帝看着运来内库府的两万五千两银子,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享受了,给皇太后和皇后修个暖棚,种上奇花异草,即便是冬季也能养养花养养鱼,陶冶一下情操。

可就在老皇帝扬扬得意,准备夸赞沈庆之的时候,兵部侍郎又来了。

阴山的第二份八百里加急奏报到了,里面的内容让大佬们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万大军被冲散,赵括组织亲卫突围,英勇杀敌,被蛮人乱箭射杀而死。

老皇帝想大骂,可赵括最终以身殉国,只能说他的是方法上的失败,而不是价值观上的错误,哪怕三万兵马损失殆尽,也要说他是忠义之士。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123/1111099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