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 第121章 重生再造之恩

第121章 重生再造之恩


正月初四。

灵山镇的百姓开始送神,送完神就拎着礼物走亲戚。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贫困户,灵山镇也不例外,总会有些无法创造营收的孤寡老人。

亭长署的匾额,现在换成了游徼署。

头公沈善度,游徼署的干部,以及个村镇的甲长,带着柴米油盐和红包,先是慰问了贫困户,随后又去了养老院。

你说他们是作秀也好,出于真心也罢,至少他们拿出去的全都是真金白银。

正月初六所有工厂开工,沈庆之和赢彪约好了,初四在小灵山矿场的食堂吃饭。

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摆了上百张桌子,矿工和家属们全都来到这里聚散,饭菜也十分讲究是著名的八大碗。

在工棚的最前方,还有一个舞台,说书匠眉飞色舞唾沫星子横飞的讲着评书,矿工们爆发出阵阵热烈的叫好。

有丰厚的工钱,三餐固定,能吃饱能穿暖,孩子还能免费读书,这让矿工们无不记得沈庆之和赢彪的好。

既然是与民同乐,自然也少不了焰火,三鼠抬来烟花,就在矿场的空地上点燃,引来无数孩子的欢声笑语。

矿工们看向沈庆之和赢彪,所有人都举起酒杯,敬他们二人三碗酒。

沈庆之和赢彪给他们的不是一口热乎饭也不是高额工钱,而是——重生再造之恩!

美酒入喉,旷工们的脸色也全都变了,此时才注意到,他们碗里的不是黄黄绿绿满是杂质的劣酒,而是市面上高价售卖的宫廷玉液酒。

一瞬间,温暖遍布他们的全身,眼泪也顺着他们的眼角滑落,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跌跌撞撞才从陇右来到了保定,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什么叫作安稳了。

………………

正月初六,陈长青三人就提前回到了灵山镇,准备备战科考。

这里所说的科考,是秋闱前的资格考试。

由于各省、府、州,县生员多,考场容量有限,为避免特差生徒劳往返,就在秋闱之前进行一次科考,用来甄别生员,考试不及格者不用参加秋闱。

考试由各省的提学御史主持,科考考题包含《四书》义两道、《五经》义各一道,兼有论、策、表等题型,要求考生熟悉三场考试内容并体现博雅能力。

考试结果分为三等,前三等生员可获“录科”资格,可直接参加乡试,未通过者可在乡试前通过“录遗”补考。

四大才子提前一天到了保定城,第二天天没亮就来到了贡院,提着各自的考篮参加科考。

入场考试前也要检查,只是相对宽松一点儿,进考场之前要先拜见提学御史,也就是主考官蔡成功。

外面有人一一点名,考生们陆续对着蔡成功拱手行礼,蔡成功都是笑吟吟地点头,鼓励他们好好考。

进入考棚,便听见一阵铜锣声,随即有衙役高声喝喊:“放题了!”

随即考牌也放到了每个考生的手中,看着考题四大才子激动不已,很明显又他娘的撞题了。

果然,只要题目刷得够多,总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的。

从古至今,考生们都喜欢押题,根据考官的喜好猜测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豪门大户在考试之前,还会请一切名儒帮忙押题。

以前考官出题还算正规的时候,押题还是很准确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就很难押中题目了。

四大才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发誓考完之后,一定要沈庆之给他们出更多的题目,他们要无限制地把题刷下去。

科考的考题,他们已经写过了很多次,苏渊明也指点了他们很多次,毫不夸张地说,光是破题思路,他们就有几十种。

凭借优秀的刷题功底,四大才子从容淡定地研磨下笔。

一直到考试结束,四人这才在贡院的门口集合,归心似箭啊,但凡沈庆之不是晚辈,他们都想给沈庆之磕一个了。

坐着马车连夜赶路,回到了沈宅,四人激动得简直要哭了。

“怎么连夜回来?”沈庆之看到他们明显一愣,“考得不好?”

“不是考得不好。”马彼德上前拍拍沈庆之的肩膀,“是考得太他娘的好了,但最终结果还要等上三天。”

随后,陈长青和吴超群也像模像样地拍拍沈庆之的肩膀,最后是沈道正。

“那就等科考结果吧。”沈庆之随后安排下人烧了热水,四大才子舒舒服服地泡了澡这才入睡。

考试结束,试卷收集起来,蔡成功带着一众县学政,连夜批阅试卷。

虽然不是朝廷的正规开始,但为了防止有人作弊,还是把所有试卷全部糊名。

众人一丝不苟的批阅,很快就把及格的试卷归拢起来,由蔡成功做最后的筛选。

当几篇极为出众的文章出现在案头,作为观复书院的山长,四大才子的老师之一,沈无忌搭眼就看出来其中一篇是沈道正的,另外三篇是陈长青、吴超群和马彼德的。

蔡成功拿起沈道正的试卷仔细品读了两遍,笑着看向沈无忌,“虽然糊了名,但老夫也能猜个大概。不出意外的话,老夫手中的文章是沈道正写的。”

果不其然,在拆开了糊名纸,沈道正的名字也出现在一众考官的眼前,沈无忌眼睛里也露出浓浓的傲娇,原以为他们四个拉低了书院的录取率,万万没想到事情来了大反转,是四大才子再次打响了书院的名声,也拉高了书院的录取率。

如果他们四个全都中了进士,恐怕今年北方第一荣誉书院的匾额,就要轮到观复书院挂上三年了。

过完新年,皇帝和百官经过休息,个个精气神十足,朝会也十分热闹。

“今年是大比之年,时间没有更改。”老皇帝环视众人,“朕觉得,今年的秋闱就让王爱卿来挑选翰林学士前往各地方知府衙门主持乡试。”

很明显,老皇帝是为了会试打基础,不出意外的,今年的会试应该是王杰主持了。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内阁大学士主持会试的情况不多。

原本外面都在传闻,会试的热门人选是礼部尚书戴胄。

戴胄现在只缺一个机会,只要主持一场会试,履历也就完整了,也可以确定,他就是内阁的接班人之一。

可万万没想到,老皇帝有意点王杰做会试的主考官,这简直就是给天下的考生增加考试难度……


  (https://www.lewenvxs.cc/5514/5514123/1111098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