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宗问策蜀王
怎么选?
扑通!
那位最先接触玻璃杯的老琉璃匠第一个跪了下来,声音嘶哑却坚定:
“小人刘老栓!此生愿追随殿下,若有违背,天打雷劈,人神共弃!”
他太渴望亲手烧出那透明神物了,这是他作为匠人一生的终极梦想。
有人带头,立即引发了连锁反应。
“小人王铁锤!愿签!”
“小人李木根!愿签!”
“愿签!”
“俺也签了!”
几乎所有工匠,在经过恐惧和权衡后,最终纷纷上前,签了《保密契书》。
看着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和名字,李恪心中一定。
有了契约约束,再加上利益和梦想驱动。
这支初步的工业团队,算是彻底掌握了。
“很好!从现在起,你们便是我‘蜀王格物院’的第一批大匠师!”
李恪拿起两本书:“现在,它们是你们的了!”
工匠们一下涌了上来,恨不得立刻将那两本“神书”抢入怀中。
“别抢!都别抢!”
高瑾被吓了一跳,连忙高举托盘,尖着嗓子维持秩序,可惜效果甚微。
“让我先看看!一眼!我就看一眼!”
“滚开!俺是铁匠,俺先看炼钢的!”
“放屁!”
“琉璃之法乃天授,理应由我等先观!”
“谁踩我脚了!”
“……”
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这些平日里沉稳老练的匠师们,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哪还有半分拘谨?
李恪看着这一幕,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技术的种子已经播下,土壤也足够肥沃。
李恪相信,以大唐这些顶尖匠人的智慧和手艺,必定能很快吃透关键技术。
“陛下口谕!”
一道尖锐高亢,拖着长长尾音的声音响起。
哗!
推搡叫嚷的工匠动作瞬间僵住,陛下口谕?
所有工匠,连同周明和赵德两个官员,瞬间跪倒一地,大气都不敢喘。
李恪收敛笑意,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袍,面向门口方向,躬身行礼。
一名神色肃穆的中年太监,快步走入正厅。
“陛下口谕:命蜀王李恪,即刻进宫觐见!不得有误!”
即刻进宫?
进宫干什么?
李恪心中念头飞转,恭敬应道:“儿臣遵旨!”
那太监宣完口谕,脸色立即变得恭敬起来:
“蜀王殿下,请速速准备,车驾已在府外等候。陛下还在两仪殿等着呢。”
“有劳中官了!”
李恪点头,对着还跪在地上的高瑾吩咐:
“高瑾,安排好诸位匠师,按计划行事!”
又对周明、赵德及众工匠道:“诸位且先安顿,研习技艺,寡人去去便回!”
说罢,不再耽搁,转身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王府侍卫统领王猛早已得到消息,带着一队精锐侍卫牵马等候在府门外。
李恪翻身上马,随即一抖缰绳:“驾!”
“保护殿下!”
王猛低喝一声,带着侍卫们簇拥着李恪,朝着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路上。
李恪侧头看向传旨太监:“中官可知,父皇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那太监稍稍放缓马速,凑近了些,低声道:
“不敢瞒殿下,今日朝会上,如何处置东突厥那几十万降众的事儿,陛下和诸位相公们争执了一上午,到现在还没散呢!”
李恪瞬间明了。
自从大唐灭了东突厥,活捉了颉利可汗,这原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可几十万突厥人怎么安置,却成了难题!
留在原地,怕他们日后复叛;迁入内地,又怕他们习性难改,滋生事端。
分散安置吧,工程浩大,且恐生怨怼……
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难题,也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民族政策转折点。
“这不,两仪殿里都快吵翻天了!”
太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文官相公们多主张怀柔,说什么‘圣人仁德,教化四方’!”
“建议划出地盘让他们定居,慢慢同化。”
“可武将勋贵们不干啊,嚷嚷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主张要么分散为奴,要么干脆……咳!”
太监及时收住了话头,但意思很明显了。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陛下也被吵得头疼!”
太监继续道:“就在僵持不下时,魏征魏相公忽然向陛下进言,说……”
太监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缓缓道:
“蜀王殿下近日屡有惊人之语,见解非凡。”
“既然此事久议不决,何不听听蜀王殿下的看法?或许能有意外之喜?”
“于是,陛下便命奴婢火速召殿下入宫了。”
原来如此!
李恪点点头。
魏征这老小子……居然在这种级别的国事会议上,把自己推了出来?
这是真觉得自己有点东西,还是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不过……这何尝不是一个人前显圣的机会?
……
往日庄严肃穆的两仪殿,此刻却像一个巨大的菜市场,嗡嗡作响。
文武大臣们个个面红耳赤,争论不休。
御座之上,李世民揉着发胀的额角,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和疲惫。
如何处置突厥降众,已经吵了半个月了,可至今也没吵出个结果来。
就在这时,殿外值守的黄门侍郎高声唱喏:
“蜀王殿下觐见!”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大殿门口。
李恪迈着沉稳的步伐,大步走入殿内。
“儿臣李恪,拜见父皇!”李恪行礼道。
“起来吧!”
李世民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恪儿,宣你来的目的,想必你已知晓!”
“朕与诸位爱卿,就如何安置突厥降众之事,已争论良久,莫衷一是。”
“魏卿举荐,说你或能有不同见解,不知……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唰!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到李恪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期待,更有不以为然。
一个十一岁的娃娃,懂什么军国大事?
魏征真是老糊涂了!
李恪异常从容,他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躬身反问道:
“回父皇,此事关乎数十万生灵,事关我北疆长治久安,干系重大!”
“父皇与诸位叔伯相公皆是经天纬地之才,想必应该有一番见解!”
“可否让儿臣聆听一番后,再行……建言?”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大臣微微颔首。
蜀王殿下倒是还懂些礼数,知道先请教,没有一上来就胡言乱语。
李世民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看向下方:
“玄龄!”
“臣在!”
宰相房玄龄越众而出。随即面向李恪,先行了一礼,随后阐述起来:
“殿下,我等文臣反复商议,初步拟定安置突厥降众之策,主要有五!”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961/4384431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