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统精兵三万!兵发吐谷浑!
李恪先是瞥了吐谷浑使者一眼,随即转向御座上的李世民,拱手道:
“吐谷浑自恃地利,屡降屡叛,劫掠边民,实乃罪恶滔天!”
“今日更敢殿前威胁,藐视天威,其心可诛,其行当灭!”
“儿臣以为,唯有雷霆手段,方可震慑不臣!”
“请父皇下旨,派遣一支精锐大军,彻底踏平吐谷浑,犁庭扫穴,俘虏慕容伏允,以儆效尤!”
这主张已是坚决,但接下来的话,更是石破天惊:
“为此,儿臣愿献出黑龙战船,运送我大唐天兵,跨越山河险阻,直捣吐谷浑王庭!”
“使其所谓‘山川之险’,形同虚设!”
黑龙战船?
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等见识过战船威能的大唐武将,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程咬金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有殿下的神船在,什么狗屁高原险隘,都是坦途!陛下!打!必须打!俺老程第一个上船!”
李靖眼中也是精光爆射,他坐过黑龙战船,自然清楚其颠覆性的优势。
若是有黑龙战船协助,不出一个月,必定能踏平吐谷浑,亡其国,绝其种。
当即再次请命:“陛下!臣恳请带领5万天兵,随秦王殿下踏平吐谷浑!”
“陛下!让末将去吧!”尉迟敬德叫道:“臣只要30000兵马!”
“陛下!末将只需10000兵马,必生擒慕容伏允老儿,献于殿前!”
“……”
侯君集、秦琼、张公瑾等将领,一个个都疯狂了,双眼血红,纷纷请命。
有黑龙战船相助,他们都想不到怎么输?
反观各国使臣,包括刚才还嚣张无比的吐谷浑使者,一个个面面相觑。
尤其看到跟打了鸡血似的大唐武将,脸上更是写满了茫然和懵逼。
“黑……黑龙战船?”
“那是何物?战船?能在旱地上走不成?”
“没听说过啊……”
“看卫国公、程将军他们如此兴奋,莫非是什么了不得的神器?”
吐谷浑使者心中莫名一紧,虽然他不明白“黑龙战船”到底是什么。
但看到大唐一众名将,瞬间从愤怒转为兴奋,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
一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聚焦于御座之上,等待着大唐天子的最终决断。
李世民端坐龙椅,脸上的不悦与寒意,被一种深沉如渊的锐利所取代。
黑龙战船!
若有此等无视地形,跨越险阻的神物相助。
吐谷浑倚仗的高原山川之险,将形同虚设!
足以发动一场精准、迅猛的灭国之战!
更重要的是。
吐谷浑使者今日殿前狂言,已触及李二底线。
若不大张挞伐,狠狠惩戒,天朝威严何在?
日后西域诸国,乃至吐蕃、高句丽,岂非皆可效仿?
利弊权衡,只在电光火石之间,李世民眼中精光骤然暴涨,再无半分迟疑。
他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吐谷浑不识天数,屡犯边疆,今日更殿前无状,胁朕子民,其罪当诛!”
李二目光如电,直射向武将班列:“卫国公李靖,褒国公段志玄听令!”
李靖与段志玄精神大振,同时踏前一步,抱拳躬身,声若洪钟:
“臣在!”
“朕命你二人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副总管,统精兵三万!携朕之旌节,不日出征,兵发吐谷浑!”
“给朕踏平伏俟城,擒获慕容伏允小儿!”
“朕要让他明白,大唐天威,不容挑衅!”
“臣!领旨!”
李靖和段志玄高声应诺,声音充满激动与昂扬。
李靖沉稳如山岳的脸上,也泛起一丝红晕。
虽然他灭了东突厥后,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嫌,心里确实也想着低调行事。
但得知秦王殿下乃仙人后,李靖反而不怕了。
有秦王殿下在。
就算他立下再大的功绩,也震不了皇帝!
段志玄更是激动得拳头紧握,有秦王殿下的黑龙战船相助,覆灭吐谷浑,简直比吃饭喝水还简单。
这是送到嘴边的战功啊,他哪能不振奋?
然而。
程咬金一听没自己的份,急得直跺脚,也顾不上礼仪了,嚷嚷道:
“陛下!陛下!让俺老程也去吧!不当总管,给李帅当个先锋官也成啊!”
尉迟恭、侯君集等一众悍将也纷纷出列。
脸上满是郁闷与不甘,七嘴八舌地请命:
“陛下,让末将去吧!末将需五千精骑,定为陛下取来慕容伏允首级!”
“陛下……”
一帮悍将眼巴巴看着李世民,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三万大军!更有秦王殿下的黑龙战船助阵!
这分明就是一场稳操胜券的大功啊!
自己只能在长安干看着,如何能不心急如焚?
李世民看着台下这群如狼似虎,求战心切的将领,既是欣慰又是好笑。
“休得喧哗!军国大事,岂容尔等讨价还价?”
“李靖、段志玄用兵稳健,正合此战!尔等皆有镇守之责,岂可轻动?”
“都给朕退下!”
程咬金等人被呵斥,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
那副幽怨的模样,与一旁精神焕发的李靖、段志玄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吐谷浑使者,却是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一番威胁,非但没能求得公主,反而为吐谷浑招来了灭顶之灾。
李世民懒得看他:“李靖、段志玄,即刻前往兵部,商议出兵细则!”
“臣遵旨!”
朝会一结束。
李恪便被李世民点名,与李靖、段志玄、杜如晦一同移驾兵部衙门。
房玄龄与户部尚书戴胄,也匆匆赶来。
一时间。
大唐军事与钱粮的核心决策者们,齐聚一堂。
兵部正堂。
兵部也用上了铁炉,两个铁炉燃烧着,散发出温暖的热气,驱散寒意。
众人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热茶后便被屏退。
杜如晦轻咳一声,开门见山:“陛下已决意用兵,我等在此,便要议定方略,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俗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来征战,从来都不是只关乎前线将士。”
戴胄揉了揉眉心:“三万大军远征,若按常例,需动员民夫不下二十万,沿途州县粮仓皆需调动。”
“这粮草辎重,从关中运至吐谷浑边境!”
“路途遥远,人畜在路上便要消耗大半!”
“真正能送至军前的,十不存五六!”
这番话道出了古代远征的核心难题:后勤。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961/4356122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