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三百零七章没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三百零七章没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话让崇祯再次挑眉。

魏忠贤早已详细奏报,辽东有个东厂的老怪物立地佛坐镇。

但他还真没注意有个叫兰德彪的。

德彪都出现在辽东了,哪天突然蹦出个马大帅来崇祯也不会觉得突兀。

“传信潜伏,现在不是对建奴开战之时。”

孙传庭擒其妃发其茔的战略在实施,但现在明显不是对建奴开战的最佳时机。

李如梧那些人正在联合代善这些废物,大批大批建奴年轻女子被送入大明。

鞑靼和瓦剌还刚刚尝到甜头,所以这建奴挨饿的日子在后边呢。

等饿的半死不活了才是动手的时候。

再者,你不得让他们内部多斗一会嘛。

有这时间收拾大明内部的杂碎,把来自南方的外患全部解决掉才是收拾建奴的最好时机。

“去见见魏忠贤,随后去往河南先找徐霞客,最后再去找王家彦。”

说完之后崇祯看向魏柔嫣。

“朕要一个干净的河南,而不是一个千疮百孔流言四起的河南。”

魏柔嫣闻言再次跪倒。

“魏柔嫣遵旨!”

说完之后转身弯腰走出御书房,但那背影...哎呀呀..不行...

不能看。

那身材臀宽、腰细腿又长,弯着腰走出去的样子....

找机会得揍魏忠贤这个老东西一顿。

崇祯没有直接宣布魏柔嫣统领东厂,至于吴三桂和尚可喜他连见的兴趣都没有。

尚可喜必死。

这一点曹化淳清楚,毛文龙更清楚。

崇祯现在看的,是工部递交上来的织布纺织改良之法。

元代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后,大明的棉布纺织已经达到了一个领先全世界的水平。

三十二锭水利大纺车已经全面展开。

但就如伟大教员所说,地里的产出明明够吃,但却总是有人饿肚子便在于分配不均。

以大明的纺织能力,完全能让所有人摒弃又硬又不透气的粗布。

这一点从曹明漪拿给他的棉布就能得到佐证。

可纵观大明底层百姓所穿衣物,皆为最便宜的粗布衣衫。

随后锦衣卫联合东厂探查得出结果,这些上乘质地细腻的棉布从沿海走私卖进了西方。

而原因,又是出自南直隶。

明朝种植棉花最多在江南,尤其以松江府为最。

山东、河南、陕西也有大面积耕种棉花。

松江府更是大明纺织业最发达之地,纺出的细腻柔软布匹最受西方人追捧。

按照时间线推断,明朝利用水利大纺车的时候西方还在手工纺织阶段。

1733年才出现飞梭,1764年才出现珍妮机。

是不是觉得珍妮机很牛逼,实际上就是一种手摇简陋纺布器械而已。

和大明不知道存在多少代差。

纺织最发达的地方在松江,就导致松江周边尽皆以种植棉花为主,其他地界产出的棉花也大部卖进松江。

垄断出现了。

走私卖给西方人税收不入朝廷,大量棉花布匹外流内部百姓自然只能使用粗布。

而更让崇祯眼内闪过寒芒的,是这些人卖了布匹换回来的不是银子。

而是座钟和名为琉璃,实际就是不成熟玻璃工艺下的残次品。

做生意的祖宗竟然被西方人给玩了,却还不亦乐乎。

西方座钟传入大明,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手工艺品这么简单。

十二时辰的计时方式受到强烈冲击。

民间趋之若鹜,也就衍生出了专坑自己的人钟表店铺。

卖进来的多了,修理钟表的西方人就能名正言顺进入大明。

以玻璃残次品换走你的布匹、瓷器、茶叶等等物资,无形之中货币体系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钟表也是西方传教士进入大明的敲门砖。

士大夫集团都收到过这样的礼物,拉近和士大夫集团的距离也顺理成章的,传播西方天文数学等知识。

在传播这些学术的过程中,隐晦且精准的传播宗教思想。

中原人的脾气人家摸透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又是赠送钟表琉璃又是教授学术的,作为傲气的大明人自然会把自己的文化瑰宝拿出来分享。

华夏也展示出了自己牛逼的一面。

广州、松江等地的匠人轻而易举的仿制成功,更是打造出更受大明喜欢带山水人物图案的中式座钟。

但让崇祯心里怒气升腾的也在这。

广州和松江出现了大批钟表坊,但却在官员和西方人运作下不得直接售卖给大明百姓。

西方人直接从这两地购买钟表,然后当做西方舶来品换走大批物资。

而这其中那些官员得到的只是蝇头小利,却让西方人赚的盆满钵满。

扔下手里这份东西。

“告诉张鹤鸣,把那些涉及钟表产业的官员给朕屠了,制作钟表的匠人迁居京城,交由毕自严和韩爌安置。”

“告诉杨嗣昌,不管他用什么办法,把散落大明的所有西方人全部送进开封,一月之内做不到就给朕滚回家去抱孩子!”

大明的棉花不能外流,那柔软细腻的棉布更不能外流。

他一直都在想办法改变大明百姓的穿着,款式先不急,粗布必须被替换。

随后走到地图前,看了一眼那只是一个大概轮廓的安南(越南)

这,最他妈适合种棉花。

随后视线看向朝鲜。

这,也将成为大明种植玉米的主要产地。

朝鲜的气候很适合种植水稻,但他并不认为那帮逼长了个吃大米的脑袋。

玉米能酿酒、能提炼糖分、淀粉,能磨成细碎煮粥。

人能吃,更是马匹、牛羊、猪、鸡鸭鹅的最佳饲料来源。

玉米秸秆也是马匹牛羊的草料,还能作为燃料也能当最地肥。

工艺不够提炼不出多少淀粉糖分也无所屌谓,他可不想把大明人吃成屁股一米宽怪物。

想要发展养殖业,玉米必不可少,想要改变大明的服饰结构棉花更是重中之重。

内陆不能把太多田亩用来种植这两样东西,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

战争。

黄台吉没了八大晋商也没了南直隶那帮垃圾输血,再加内斗开始,他没精力再去拉拢朝鲜这个垃圾的东西。

安南没有统一政权。

小小地界三股势力相互攻伐,正是一举拿下的最好时机。

“传令军工厂,调集两千支燧发枪到云南,告诉萧云举和陈奇瑜。”

“若他们能在四川平定之前拿下安南,朕赏银五十万!”

没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巧了,朕是大明有史以来最任性也是最有钱的皇帝。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893/4355241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