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第649章 李长官的决断,桂系的未来!(求订

第649章 李长官的决断,桂系的未来!(求订


第五战区,老河口长官司令部。

    作战室内的空气,如同被抽干了一般,沉闷而稀薄。

    烟灰缸里,烟头已经堆成了小山,袅袅的青烟模糊了众人焦灼的面容。

    代司令长官李品仙死死地盯着面前的战报,那上面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像针一样扎在他的眼球上。

    “我第七军已连续发动七次强攻,官兵伤亡三千四百余人,仅将战线向前推进三公里……敌军火力凶猛,工事坚固,我军难以为继。”

    李品仙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在坐的一众桂系将领,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伤亡如此之大,却连信阳的城皮都没摸到,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参谋长王鸿韶长叹一声,走到地图前,脸上写满了无奈:“总座,非是弟兄们不拼命,我们的炮确实轰不开敌军的乌龟壳。”

    他指着地图上日军第三师团的防线:“根据张淦的汇报,鬼子的野炮阵地,哪怕就设在防线后五公里。”

    “可这也超出了我们的山炮、迫击炮的射程,他们射程具备优势,可以对我军进行炮火压制,而我们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压制。”

    “弟兄们每次冲锋,都是顶着敌人的炮火,用人命去填。”

    王鸿韶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没有重武器,这仗,打不下去的,否则打下了信阳,消灭了日军第三师团,我们的伤亡人数保守也要在三万人左右。”

    李品仙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能上位成为桂系第三人,靠的并非李德邻的信任

    而是因为他的军事能力确实很不错,而桂系方面也确实再也挑不出一个与他能力相差不多的人杰。

    只见李品仙将那份战报揉成一团,狠狠地扔在地上。

    王鸿韶见状,凑近一步,低声建议道:“总座,事到如今,我们或许应该向华北方面,寻求炮火援助了。”

    “炮六旅、炮八旅那两支炮兵部队目前都在赣北待命。”

    “只要能来一支驰援,信阳城旦夕可下!”

    “支援?”

    李品仙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自嘲:“支援恐怕不会有啊。”

    他坐回椅子上,疲惫地揉着太阳穴:“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上面在斗法,我们在遭殃!”

    “你信不信,我们的求援电报发过去,联合指挥部那边回过来的,一定是‘炮弹不足,无法支援’这八个字。”

    李品仙站起身,在地图前来回踱步,心中的憋闷与焦虑,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点燃。

    “华南联合指挥部那边,拿了这一期绝大部分的美援物资,可仗打成什么样了?”

    “一败涂地!”

    李品仙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甘:“我们第五战区,拼死拼活,在这里啃硬骨头,却连几发重炮炮弹都盼不来!”

    “这公平吗?!”

    “华北和华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已经在常瑞元的默许之下已经开始了内部竞争,只不过现如今尚未到水火不容的程度。”

    王鸿韶叹了口气:“若是第六战区的司令官是陈长官,在支援这方面,楚长官定然不会吝啬。”

    “可现如今第六战区的司令长官是孙连仲这个西北军老将,又是从华北抽调过去赴任的,这里面若是没有点东西,说啥我也不信。”

    整个作战室,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王鸿韶说的是事实。

    若是陈辞修和华北方面达成共识,卖了他们桂系。

    那他们这一仗打完,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不管是打赢还是打输,他们桂系的影响力都要跌入谷底。

    良久,李品仙停下脚步。

    “白长官和刘次长既然拟定了这样的作战计划,想必已经是各方妥协之后的结果。”他喃喃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他转过身,看着满脸困惑的王鸿韶,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我们不以自身部队名义去请求支援。”

    “我们以‘华北联合指挥部’下辖作战序列的名义,向‘华北联合指挥部’,请求战术指导与火力支援!”

    王鸿韶一怔,急忙劝阻:“不可,总座,若是我们发了这样的电报,岂不是说明我们真正意义上再向华北靠拢,若是林蔚等人趁机提出整理部队,那我们这二十万的广西子弟兵,还会是我们的部队吗?”

    李品仙叹了口气:“可是我们没得选,我们只有胜利这么一条路。”

    他心中清楚,若是打不赢,他们不仅无法在五战区继续立足,更将彻底失去与山城、与华北博弈的本钱。

    在华北国军日益强盛的今天,他们这二十万桂军的价值,正在被无限稀释。

    这一仗,必须赢!

    “他华北方面再怎么样,也不能说我们二十一集团军的部队不隶属于华北联合指挥部吧?”

    王鸿韶领会了李品仙的意图,立刻追问道:“总座,那德公那边,我们是否要”

    李品仙点了点头:“我正要给德公去电,这件事情还需要得到德公的首肯才行。”

    “毕竟,他亦曾是楚云飞的老长官,以华北联合指挥部副总司令的身份,去向华北方面请求华北重炮集群,楚云飞不可能坐视不理。”

    “只要能调动一个炮兵旅过来,一个就足矣攻克信阳,干掉这个日军第三师团!”

——

    华北联合指挥部,作战会议室。

    与前线那令人窒息的紧张不同。

    这里的气氛因为一位特殊人物的到来,而显得有些微妙。

    新任副总司令李长官,一身笔挺的戎装,正站在那副巨大的华北全境地图前,目光深沉。

    他身后,新调任的桂系参谋副官安静肃立,与指挥部内原有的繁忙景象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割裂感。

    他并非孤身赴任。

    参谋长王鸿韶早已提前抵达长治为他打点好了一切,并且返回了第五战区。

    警卫、电台、机要员一套属于李长官的小型指挥系统,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嵌入了华北联合指挥部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之中。

    “德公。”

    林蔚放下手中的文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敬,走了过来。

    张大云也紧随其后,向这位声名显赫的前辈将领敬礼。

    “蔚文,大云,不必多礼。”

    李宗仁转过身,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仿佛一位来此视察的尊长:“我初来乍到,华北军务,还需二位多多指教。”

    一番客套寒暄,气氛稍显缓和。

    待他决断的军务实际上不多,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这里的清闲,实际上与他在老河口的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此时,一名通讯参谋手持两份文件夹,快步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三位长官,略一迟疑,还是按照发报地址,分别呈递。

    “报告李副总司令,第五战区急电。”

    “报告林参谋长,第五战区急电。”

    两份电报,来自同一个地方,却被分别送到了两人的手上。

    空气,在这一瞬间,变得更加微妙。

    林蔚打开文件夹,目光一扫,神情并无太多变化,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了然。

    那是李品仙以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名义,向华北联合指挥部发来的“公文”:请求战术指导与火力支援。

    而另一边,李宗仁打开的,却是李品仙发给他的密电。

    他只扫了一眼,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眸子里,便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沉重。

    电报的内容,远比公文要直白得多,也恳切得多。

    字里行间,充满了桂系主力在信阳城下进退维谷的窘迫,以及对被山城和华北两面夹击的深深忧虑。

    最后,李品仙恳请他以老长官的身份,念在家国大义与桂系存亡的份上,务必向楚云飞开口,求得重炮支援。

    李宗仁缓缓合上文件夹,心中五味杂陈。

    桂系实际上已经不具备与华北方面合作的基础。

    毕竟楚云飞十分倾向于接纳、联合共产党人。

    而桂系和共产党人自40年决裂,想要再次携手,何其难也。

    不过,李品仙说到底也只是个为上面办事的人。

    掀起反共高潮的还是统帅部的常瑞元、何敬之,白健生等人。

    廖磊、李品仙二人对比的话。

    廖磊事实上的风评强上不少。

    抗战爆发之后,李白二人走进中枢。

    廖磊就成了桂系在前线的顶梁柱,和守着广西老家的夏威一内一外,撑起了桂系的半边天。

    廖磊在安徽那阵子,一门心思搞团结抗日,还跟延安方面签了合作协议,哪怕国民党里的顽固派骂声不断,他也守住了底线。

    这种有原则的性子,跟白健生带兵的理念刚好对得上,和那个时期的李德邻的政治理念也对得上。

    廖磊虽然出身武将,但也很会做民生治理,把安徽经营得有声有色。

    他到合肥第一天,就让参谋长写下一行字贴在大门口。

    “兵为国,财为民。”

    在他的治理下,安徽省在战时的财政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显著增长。

    1939年起更是大幅提升。

    这在国统区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此外,安徽有超过一半的县没有被日军占据。

    整个抗战期间,桂军的主力大部分驻扎在安徽,而不是广西。

    有人说,桂系把安徽变成了“第二个广西”,这其中最重要的功劳,很多人把它归功于廖磊。

    至于李品仙.到任之后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毁与新四军签订的《合江北守望协定》,并且在安徽省内横征暴敛,大肆清晰,充当烤馒头顽固派的先锋。

    桂系在安徽干的那些破事,遭受的那些骂名。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李品仙在任时候干的好事。

    李德邻早就表达过对其的不满,并且在其上任掘坟的时候,他得知气得拍桌子:“打仗缺钱缺到刨祖坟,那还打什么民族战争?

    现如今,他刚刚离开五战区。

    李品仙就想要让他这个挂名的副总司令,一到任就要为了桂系的正名之战开口。

    这不仅仅是拉下脸面的问题。

    这更像是一种低头,一种承认,承认整个桂系,在这场更大的牌局里,已经彻底失去了与山城平等对话的资格。

    李品仙早在1940年就与CC系合流,其现如今的拙劣表现背后,是否存在着山城的影响呢?

    李德邻自己也不清楚,毕竟“叛将”这个标签打在李品仙的身上跟随了他很多年。

    他对其重用,但一直不视作心腹。

    时间过的很快。

    华北联合指挥部研究支援五战区的可行性。

    李长官也在思考是否去开这个口。

    很快。

    夜,深了。

    李长官独自一人在指挥部为他安排的院落里,缓缓踱步。

    这一路北上,所见所闻,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他看到了豫西的土地上,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的农民,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

    他看到了山西的工厂里,冲天的炉火映红了夜空,一支支崭新的步枪,一门门锃亮的火炮,正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

    这里,没有山城那令人窒息的暮气沉沉,没有派系间无休止的内耗倾轧。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一种近乎野蛮的、向上的力量。

    救国救民。

    这四个字,他李德邻扪心自问。

    他为此奋斗了一生。

    可常瑞元虽然坚韧不拔,却终究没有容人之量。

    在他麾下,自己如坐针毡,桂系的未来更是危如累卵。

    而眼前的华北,走的却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条为了国家强盛而奋斗,却又不完全听命于山城的道路。

    全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

    兄弟协力、团结一致的第三条路。

    李长官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

    寒星寥落,如同他此刻挣扎的内心。

    长达一夜的思索之后。

    当天边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李德邻终于下定了决心。

    一封加密的电报,没有发往山城与白健生商议,也没有发往五战区告知李品仙自己的打算。

    它穿过黎明前的薄雾,自长治发出,跨越千山万水,径直飞向了楚云飞在赣北的前敌总指挥部(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611/111104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