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十四章 难道就只能被动等待数年?
章台殿侧殿,烛火将嬴政和蒙恬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空气凝重,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嬴政没有坐在帝位上,而是站在那张大幅的秦帝国疆域图前。
这张以牛皮绘制的地图,详尽了已知的天下,西至流沙,南至象郡,北标匈奴活动的大致范围,东则止于茫茫大海。
但与赵天成所绘那幅涵盖了所谓“西域”、“安息”、“罗马”的巨图相比,显得如此局促。
“蒙恬,赵先生一席话,如惊雷贯耳。”
嬴政开口,声音低沉,打破了沉寂。
他背对着蒙恬,目光依旧胶着在地图上。
“朕以往所思,是如何以雷霆之势,扫平目力所及之敌。匈奴、百越,乃心腹之患,必除之而后快。然而,赵先生却为朕打开了另一扇窗……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也更为复杂的窗。”
蒙恬肃立一旁,沉声道:“陛下,赵先生之言,玄奥深远。臣乃武人,所思所想,皆在战阵之间。其所言‘软实力’,听起来固然美妙,似可不费一兵一卒而收服万里之外。然,臣心中实在疑虑,此策是否过于……空泛?”
“远水难解近渴。眼下,匈奴骑兵时时南下劫掠,百越之地瘴疠横行,部族各自为政,不服王化。此二患不除,大秦边境永无宁日,谈何远图?”
嬴政缓缓转过身,眼中锐光闪烁。
“空泛?或许。但绝非无的放矢。朕问你,若依你之前所奏,全力北击匈奴,需要什么?细细说与朕听,不要遗漏。”
蒙恬精神一振,知道陛下这是要深入探讨具体方略了。
他上前几步,指着地图北部区域。
“陛下,北伐匈奴,首重后勤。匈奴乃游牧之族,逐水草而居,行踪不定。我大军出塞,若不能找到其主力决战,便极易被其拖垮。故而,粮秣辎重,乃性命攸关之首务。”
他顿了顿,在心中快速计算。
“若发兵三十万,其中车兵五万,骑兵五万,步兵二十万。另需民夫徭役,至少需五十万人,负责转运粮草、修筑工事。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粟米约需两万石,草料更巨。从关中出发,经北地郡、上郡出塞,最近之出击路线,亦需行军近月,方能深入河套阴山一带。若战事延长至半年,仅粮食一项,便需准备三百万石以上。这还不算途中损耗、被劫风险。”
嬴政面无表情,走到案前,拿起一支拿起刻刀。
他在一块空白的木板上快速划着。
“三百万石粮。关中、巴蜀、河东,何处可调集?需多久能运至北地郡集结点?”
蒙恬答道:“关中经郑国渠灌溉,近年来粮仓充实,可优先调拨一百五十万石。巴蜀粮草经褒斜道或子午道北运,耗费时日,且运量有限,可调五十万石。其余需从河东、河内等郡筹措。依现行驰道转运,从各地郡仓汇集至北地前线,即便全力运转,至少需三月之久。此乃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之要义。”
嬴政笔尖一顿:“三月……若秋季出兵,则夏初便需开始调粮。民夫五十万,抽调自何处?会影响春耕秋收否?”
蒙恬面色凝重:“陛下,五十万民夫,已是保守估算。若欲保障后勤线畅通,沿途需设立粮站、烽燧,派兵守卫,皆需人力。抽调民夫,主要来自关中、陇西、北地诸郡,确会影响农时。然,若能一举解决匈奴边患,此代价,臣以为值得。且战后可移民实边,这些基础设施亦可沿用。”
嬴政放下笔,目光深邃。
“代价巨大。然,如你所说,此患必除。那么,战术层面呢?有了赵先生所造之神臂弩、三弓床弩,以及那马镫、高桥马鞍,我军对阵匈奴骑兵,胜算几何?”
提到新式装备,蒙恬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陛下,此乃破敌之关键!匈奴依仗者,无非骑射之利,来去如风。我军以往以车阵、弩阵配合步兵坚守为主,追击乏力。而今,神臂弩射程远超匈奴弓箭,可于其冲锋途中予以大量杀伤。三弓床弩更是守营、破阵之利器,匈奴皮甲绝难抵挡。尤其是马镫与高桥马鞍,可使我军骑兵在马上稳固身形,更能发挥劲弩之威,甚至可训练骑兵于马上使用长兵劈砍,近战能力大增!臣可组建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弩骑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追亡逐北,不再受制于人!”
他指向地图上河套地区。
“臣之方略,可分三步。第一步,稳扎稳打。以重兵集团步步为营,依托长城防线,逐步向北推进,修筑堡垒城池,挤压匈奴生存空间。利用新式弩械,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第二步,寻机决战。待其疲敝,或利用冬季其马匹羸弱之时,以精锐骑兵为主力,长途奔袭,直捣其王庭。第三步,扫荡残余,占领水草丰美之地,筑城设县,迁徒罪人、贫民实边,将河南地彻底纳入版图。预计……若一切顺利,需三到五年时间,可基本平定匈奴之患。”
嬴政仔细听着,手指在地图上河套的位置轻轻敲击。
“三到五年……时间不短。期间,南线对百越之战,可否同时进行?”
蒙恬摇头:“陛下,臣以为,两线同时进行大战,国力恐难以支撑。百越之地,山高林密,瘴气弥漫,道路不通。征服百越,与其说是对阵敌军,不如说是与天时地利抗争。屠睢将军前期进军不利,便是明证。臣建议,北伐为主,南征为辅。对百越,暂采取守势,或小规模清剿,巩固现有象郡、桂林郡等地。待北方大定,再集中力量,解决百越。届时,或可借鉴赵先生‘软实力’之策,对百越诸部进行分化、招抚,以减少阻力。”
嬴政沉吟不语,在殿内缓缓踱步。
蒙恬的分析很实际,完全是站在军事和后勤的角度。
这确实是当下最稳妥的方案。但赵天成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仅仅依靠军事征服,代价太高,过程太长,而且治理难。
他停下脚步,看着蒙恬。
“蒙恬,你所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见。北伐匈奴,按此方略执行,朕准了。粮草、民夫、器械,朕会下诏,命治粟内史、少府等全力配合。你需要何等级别的将领辅佐,名单呈报于朕。”
“臣遵旨!谢陛下信任!”蒙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陛下支持北伐,并且同意了他的基本方略。
但嬴政话锋一转:“然而,北伐之事,并非只靠战场决胜。占领河套之后呢?如何治理?那里本是匈奴故地,我秦人迁去,能否适应?如何防止匈奴卷土重来?还有,对百越,难道就只能被动等待数年?”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385/4367713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