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摸一大把,你们吃吗?
扶苏沉浸在赵天成所描绘的那个海外粮仓的巨大震撼中,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土豆、玉米、红薯如同小山般堆积在咸阳的粮仓里,天下再无饥馑之忧,大秦的根基将稳如泰山,真正实现万世不移。
然而,赵天成接下来懒洋洋的一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戳破了他刚刚膨胀起来的美好愿景。
“行了行了,别做美梦了,苏公子。”
赵天成哗啦一声从水里坐起更多,水珠顺着他结实的胸膛滑落。
“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想啥呢?琢磨着立刻派船队去那什么美洲,把宝贝都搬回来?”
扶苏被说中心事,脸上微微一热,但仍带着一丝不甘的期盼。
“先生,此等神物,关乎国本,关乎亿万生民!纵有万里重洋之隔,朝廷也必当竭力寻求!敢问先生,海路凶险,需做何准备?”
“嘿!”赵天成嗤笑一声,重新瘫回水里,只留个脑袋在外面,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扶苏。
“我告诉你往东,一直往东,你能找得到吗?大海茫茫,无边无际,风暴、暗礁、坏血病、迷失方向……哪一样都能让你派出去的船队有去无回。就你们现在这造船技术,那木板船能抗住太平洋的风浪?别逗了!徐福那家伙带着童男童女出去找仙山,找到啥了?影子都没摸着呢!那美洲,比仙山还远十倍百倍!”
他顿了顿,看着扶苏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慢悠悠地补充道。
“不是我打击你,苏公子。这远水,它解不了近渴。那美洲的宝贝是好,但想弄到手,没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航海技术积累和运气,想都别想。你们这代人,怕是没指望亲眼看到土豆在大秦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喽。”
这话如同冰水浇头,将扶苏心中刚刚燃起的熊熊烈火,瞬间浇灭,只余下几缕不甘的青烟。
巨大的失落感攫住了他,让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只是怔怔地看着蒸腾的水汽,仿佛那里面藏着遥不可及的希望。
赵天成欣赏了一会儿扶苏那副从云端跌落的蔫儿样,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话锋一转,嘴角勾起那抹惯有的、带着点戏谑和神秘的弧度。
“不过嘛……”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果然看到扶苏的耳朵微微动了一下,虽然没抬头,但注意力显然已经被拉了回来。
“谁告诉你,好东西都在海外那犄角旮旯?”
赵天成用手指敲了敲木桶边缘,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唤醒一个沉睡的宝库。
“咱们脚下这片土地,你们觉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告诉你们,那是捧着金饭碗讨饭——身在宝山不识宝!”
扶苏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光芒,急切地追问。
“先生此言何意?莫非……我华夏之地,亦有如土豆、玉米般之神物,只是……只是我等愚昧,未曾发觉?”
“神物谈不上那么夸张,但让你们现有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让老百姓饭桌上多几样能填饱肚子、甚至改善口味的东西,那是绰绰有余!”
赵天成肯定地说道,语气带着一种“你们真瞎”的感慨。
“啊?请先生明示!”
扶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若非隔着木桶,几乎要凑到赵天成面前。
峰回路转,希望重现,他怎能不激动?
赵天成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针对大秦本土的“食物发掘指南”。
“首先,第一个,你们肯定见过,但估计没人把它当正经粮食,甚至可能嫌它碍事。”
赵天成竖起一根手指。
“这东西叫‘芋头’。”
“芋头?”扶苏努力回想,似乎在宫廷的某些边角,或者民间低洼水泽之地,见过一种叶片硕大如伞的植物,其根茎挖出来黑不溜秋,沾满泥土。
“先生说的,可是那‘蹲鸱’?其根茎确实可食,然多被视为荒年代粮,或贫苦之人果腹之物,滋味平淡,且多食易胀气,并非佳品。”
“看看!看看!”赵天成一拍水面,溅起水花。
“我就知道你们是这态度!暴殄天物啊!”
他痛心疾首地指着扶苏。
“你们只知道它荒年代粮,只知道它味道平淡,那是因为你们不会种!不会吃!”
“这东西,喜欢潮湿,在水田边、低洼地、河滩地上都能长,不怎么跟粟米、黍米抢好地!产量呢?好好伺候,亩产十石八石不在话下!虽然比不上土豆,但比你们那粟米强多了吧?”
扶苏心中一动,确实,若能将那些利用效率不高的低洼地、水泽边利用起来种植芋头,无疑能增加不少食物来源。
“关键在于吃法和处理!”
赵天成继续科普,“芋头煮熟或者蒸熟之后,口感软糯粘滑,自带一股清香。直接吃可以,磨成粉做芋泥、做糕点更是美味!你们觉得胀气,那是因为没完全做熟,或者一次吃太多。这东西富含淀粉,顶饿!而且它储存期也不短,放在阴凉处能存好久。你们要是能把它当个正经作物,选育良种,改进栽培,再开发出各种吃法,它就能从‘代粮’变成‘主粮’的有力补充!南方那些潮湿多雨、不适合种粟米的地方,种芋头正合适!这叫因地制宜!”
扶苏听得连连点头,立刻在心中记下。
芋头,低洼水泽,亩产可达十石,需研习栽培与食用之法,推广于南方湿地。
“第二个,”赵天成竖起第二根手指,“‘菱角’。这东西水里长的,总知道吧?”
“菱角?”扶苏点头。
“湖泽之中多有,孩童常采食,形如牛角,外壳坚硬,内含白色果肉,可生食,味微甜。”
“对喽!”赵天成点头。
“你们就把它当个零嘴,或者又是荒年才想起来的东西。可你们想过没有,这玩意儿不占耕地!江河湖泊,池塘沼泽,只要有水的地方,它就能长!几乎是白捡的食物!产量虽然不好按亩算,但只要水面够大,收获起来也相当可观。”
“它的果肉淀粉含量高,煮熟了吃粉糯顶饿,晒干了还能磨粉,掺在面粉里做饼子。菱角粉冲调,也是一道美味。而且这东西浑身是宝,菱角壳还能入药或者做燃料。充分利用起来,又是一条活命的路子!朝廷完全可以鼓励百姓在合适的水域种植菱角,甚至由官府组织采收,补充仓储。这叫向水面要粮食!”
扶苏眼睛发亮,是啊,大秦江河湖泊众多,若能充分利用起来,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赶紧记下:菱角,水生,不占耕地,鼓励种植采收,可作补充食源。
“第三个,稍微有点挑战,但绝对是美味和营养的好东西。”
赵天成露出一个略带恶趣味的笑容。
“‘河蚌’、‘田螺’,这些东西,河沟里、水田里,一摸一大把,你们吃吗?”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385/4363921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