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这份魄力与算计,确实非常人可及。

第三百三十九章 这份魄力与算计,确实非常人可及。


他继续前行,目光扫过沿街的店铺。

一家经营帛布的生帛铺,客人似乎比记忆中也多了些,能听到里面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虽然依旧克制,却有了几分市井应有的活力。

一家酒肆门口,飘出淡淡的酒香,隐约能听到里面食客的交谈声,不再是以往那种压抑的沉默。

他又注意到,一些巷口聚集着等待雇佣的短工,他们的神情虽然依旧带着生活艰辛的痕迹,但眼中少了那种近乎绝望的麻木,多了几分寻找机会的期盼。

甚至,他还看到几个穿着儒生服饰的人,在市集中行走,虽然依旧不算普遍,但比起之前儒生几乎绝迹于咸阳街头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别。

他们不再如惊弓之鸟,虽然步履谨慎,却也能坦然行走于阳光之下。

这一切细微的变化,汇聚成一种整体的氛围转变。

那种令人窒息的严肃和压抑,确实大大缓解了。

咸阳城,这座庞大的帝国心脏,似乎正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节奏,恢复着它作为一座伟大都城应有的、属于“生活”的脉搏。

“弛苑囿,宽市井之征……”赵天成在心中回味着摊主那不甚清晰的话语。

开放部分皇家苑囿,减轻市场税负,规范吏治,减少对商业活动的过度干预……

这些措施,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经济和社会的严格控制。

他走到一座横跨渭水支流的石桥边,凭栏而立。

夕阳的余晖将河水染成金红,远处咸阳宫的巍峨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深邃雄浑。

桥上车马行人往来,一幅充满生机的城市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个扶苏,不错么……”赵天成望着流淌的河水,心中泛起波澜。

他没想到,自己那些基于后世知识体系、信口拈来的关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牛皮”,竟然真的被这位帝国继承人听了进去,并且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化为了具体的政策推行了下去。

“他不仅听了,还真去做了。而且,看来是说服了那位千古一帝……”

赵天成想到这里,不由得对秦始皇嬴政也生出了一丝新的评价。

这位以法家严苛手段统御天下的帝王,竟然能允许甚至支持这样的“新政”?

这绝非易事。

要么是扶苏的劝说能力远超想象,要么就是这位始皇帝,其内心深处也并非全然铁板一块,或许他也看到了帝国表面强盛之下潜藏的危机?

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紧绷的社会关系,确实如同干柴,只需一点火星……

“看来大秦短时间可能真的忘不了了……”

一个念头悄然浮现在赵天成脑海。

历史上,大秦二世而亡,根源复杂,但政策的极端化、社会矛盾的激化无疑是重要因素。

如今,扶苏并未如同历史上那般被边缘化,反而似乎在施加着积极的影响,始皇帝也并未彻底排斥这些带有“仁政”色彩的改变。

如果这条“缓和”的路线能够持续下去,哪怕只是稍微扭转那种急速奔向悬崖的势头,会不会……真的改变那个注定的结局?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种奇异的悸动。

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无意间播下的种子,或许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改变着历史的走向。这种参与感,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让人心潮澎湃。

然而,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

赵天成很快又冷静下来。

他看到的只是咸阳,帝国的核心。

这些新政在幅员辽阔的帝国各处推行得如何?

那些根深蒂固的旧利益集团,如军功贵族、严格的法吏阶层,他们会甘心看着权力和秩序被“松动”吗?

改革的阻力绝不会小。始皇帝的支持能持续多久?

扶苏的地位是否稳固?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路还长着呢……”他轻轻叹了口气。

眼前的繁华与缓和,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或许是新时代微弱的曙光。

但无论如何,变化已经发生,历史的车轮,似乎真的因为他的出现,而偏转了一个微小的角度。

回到略显空旷却规制宏大的国师府,赵天成屏退了上前侍奉的仆役,独自一人踱步至庭院之中。

夜空繁星初现,与廊下摇曳的灯火交相辉映,映照着他沉思的面容。

白日里咸阳街市的见闻,如同生动的画卷,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

那贩夫走卒脸上稍显松弛的神情,那市集间明显活跃了几分的交易,乃至巡城兵士眼中稍减的戾气……这些细微的变化,汇聚成一股清晰的信号:扶苏正在将他所传授的那些“道理”,结合秦国的实际,一步步化为切实的国策。

而最关键的是,那位雄才大略也独断专行的始皇帝,竟然默许甚至支持了这些变化。

“弛苑囿,宽市井之征……”

赵天成低声重复着那摊主的话,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弧度。

他初时还以为嬴政强留他三年,多半是出于对长生或更强力量的渴求,抑或是单纯想将不可控的因素置于眼皮底下。

如今看来,自己或许想得浅了。

这位千古一帝,其目光之深远,果然非同一般。

他必然是看到了帝国疾速奔驰下的隐忧,感受到了那绷紧到极致的弓弦所发出的呻吟。

他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自己那些“神异”之处,更看中了自己所带来的、迥异于当世诸子百学的“道理”,那些能够为帝国“续命”、甚至开拓新局的思路。

扶苏,便是这思路最好的实践者和继承人。

“看来,秦始皇着急让我待上三年,是想借着我在的时候,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改革啊……”

赵天成心中豁然开朗。

有他这个被冠以“天降神人”名号的国师在,许多逾越常规、触动旧利益集团的改革,便多了一层“天意”或“非常之策”的掩护,推行起来,阻力或许会小一些。

嬴政这是在利用他的存在,为帝国的转型保驾护航,或者说,是利用他的“神秘”来对冲改革带来的震荡和风险。

想通了这一层,赵天成非但没有被利用的不满,反而对那位深居咸阳宫的帝王生出了一丝钦佩。

不愧是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始皇,这份魄力与算计,确实非常人可及。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385/4320073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