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这好人谁爱当谁当! > 第188章 真正的标杆

第188章 真正的标杆


所有人都清楚,既不用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也不必大张旗鼓地搞培训,李昊这个办法,实在是太接地气了。

那李昊为啥不早点提出这个建议呢?

他心里明白,这类事情,得有人先打破僵局。

他向来只专注于干活,对出风头的事并不热衷。

郝建非要把他扯进来,那就别怪他不客气,直接把局面搅乱。

至于郝建,李主任是不会轻易动他的。

要是真把郝建撤职了,厂里就少了不少热闹,李主任拿什么去向上汇报政绩呢?

上头要看的,是  “群众积极性”,可不是一潭死水般的安静。

李昊把郝建送到保卫科,本想着能把这事儿暂且压一压,哪料到保卫科压根儿没有拍板做决定的权力,转手就把事情交到了李主任那里。

李主任管辖着上万号人,轧钢厂里的机器犹如一条条蜿蜒的长龙,任务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想停产?

根本没门儿。

可李主任并非技术出身,也不懂如何操作机床,他只清楚一件事:人不能乱,活儿不能停,闹事的要打压,学习的要推动,两边得平衡好。

李昊是什么人?

他可是八级工,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就连轻工部的表彰名单里都有他的名字,李主任又怎会不知?

要是他敢对李昊动手,恐怕第二天就得被上级叫去谈话。

郝建搞的那个  “带头学习”,本想借此打压李昊,结果反倒给李昊搭了个台阶。

李昊不动声色,立刻站出来接手,当着全车间人的面,没几句话就把郝建那套做法批驳得一无是处。

最后干脆直接说:“学习别安排在早上了,改到中午,反正大家中午闲着也是聊天,趁这时间认几个字,多好啊?”

这一招,堪称以退为进,就好比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给自己披上了一层保护甲。

“行了,都散了吧,从今天中午开始识字!”

李昊挥了挥手,底下的人立刻一哄而散。

那些被郝建拉来充数的年轻工人,被李昊狠狠一瞪,顿时灰溜溜的:“都滚回自己的岗位去!别在这儿假模假样的!”

“哎......好......”

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像瘪了气的气球,慢悠悠地溜回机器旁。

车间里再次响起哐当哐当的嘈杂声,热气弥漫,汗味与铁锈味交织在一起。

车间主任并未现身,而是蹲在办公室门后,眯着眼睛从门缝里偷偷观望。

看到李昊这么一处理,全场立马服服帖帖,心里暗自高兴:这小子,处理事儿真像样儿!

郝建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仿佛丢了魂儿,转身正要离开,却被李昊一把拦住。

“今天就别干活了,回家休息吧。”

李昊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调整一下状态,明天一早再来。”

“哦......”

郝建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像只落水的狗,慢悠悠地晃出了车间。

李昊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扛起工具,继续干活。

到了下午,李主任听闻了这件事,他靠在椅子上,沉默了好一会儿,随后竟突然笑了起来,喃喃说道:“李昊这小子,确实与众不同。”

身旁的副手赶忙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当年他可是考上了大学,就因为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直接把录取通知书给撕了,选择回来车间干活。”

“当时好多人都觉得他傻,好好的大学不上,放着铁饭碗不要,偏要留在车间吃苦。”

“但您瞧瞧,他一边细心照顾母亲,一边还努力考工级,短短三年就升到了三级。他母亲去世后,更是厉害,一年升一级,现在都已经是八级工了!”

李主任轻轻点头,嘴里虽没说出  “人才”  这两个字,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李昊个人能力再强,本质上也只是个工人。

然而他这次想出的办法,既能抓好生产,又能推进扫盲工作,还不会引发事端、造成混乱,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这事儿,必须得大力宣传。

就算其他车间学不会他的方法,那也没关系。

就把李昊当作典型案例,张贴在墙上,写进简报里,向上汇报的材料里,也要大书特书这一笔。

毕竟,政绩可不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嘛。

李主任虽说把杨厂长挤下了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高枕无忧。

上头各方势力仍在暗自较量,他得尽快拿出实打实的成绩来撑撑场面。

究竟啥才算是实打实的成绩呢?

可不是光喊喊口号,或者贴几张标语就行的。

得做到两边都稳稳当当,生产不能落下,学习也得搞起来,不管是在上级面前,还是在下属面前,都能交代得过去,这才叫真有本事。

这不,李昊站出来了,领着车间的工人们,中午不休息,就窝在车间的角落里背字认词。

这事儿一传出去,瞬间就成了“抢手货”。

典型啊!

标杆呐!

宣传材料那是像雪花一样往上涌!

这事儿传得越广,李主任的政绩就越耀眼。

李主任眼睛都放光了,这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不抓住简直都对不起自己。

李昊踩了张斌?

那根本不算事儿!

张斌不过是李主任随意抛出的一枚棋子,没用了就没用了。

而李昊现在可是工人心目中的  “学习标兵”,又出身于烈属家庭,身家清白得就像刚打造出来的铝盆,根本挑不出一丝毛病。

厂里年年评先进,他都稳居榜首,谁敢动他?

动得了吗?

于是,宣传工作立刻全面展开。

工人的午休时间改成了上课时间,识字班办得那叫一个如火如荼,扫盲班更是办得比烧得正旺的焊炉还火热。

从车间到食堂,每个人都在背  “工农兵”  这三个字,就连打饭的大妈都学会写  “生产第一”  了。

这事儿上了报纸的头版,电台也在播报,整个四九城都传开了。

轧钢厂,成了新时代的样板!


  (https://www.lewenvxs.cc/5513/5513170/4364515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