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王主任把逃荒女塞给我 > 第 231章 天津港

第 231章 天津港


清晨,海风带着渤海湾特有的咸腥气息吹入舱室。

林远醒来,查看情报今日只更新2条情报。

【情报一:红星轧钢厂厂办会议决议,鉴于林远在采购任务中的卓越贡献,破格提升其行政级别至17级(副科),但享受正科级(16级)工资待遇,月薪110.5元。相关人事通知已下达至采购科及财务科。】

【情报二:杨嘉堃听从宿主建议,到北京后先考察,如要投资便以香港公司名义进行投资。】

看到第一条情报,林远心里美滋滋的。

虽然这钱与他空间里那些从香港弄来的巨额财富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但意义截然不同。

这是组织上的认可,是明面上光明正大可以挺直腰板拿回家的收入,代表着他在这个体系内的地位和前途。

那种隐秘的财富带来的是底气和后备力量,而这份工资和待遇,带来的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社会的认同感,这种感觉,是那些见不得光的钱无法替代的。

情报二,也不错拿下杨嘉堃稳了。

心情愉悦地吃完早饭,林远没有耽搁,便走向C甲板第二区货舱。

他用钥匙打开沉重的舱门,里面堆满了码放整齐的木箱和麻袋,将整个货舱塞得满满当当。

虽然叶鸿文提前给过清单,知道里面是各种紧俏物资,但亲眼看到这颇具规模的堆积,林远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他仔细关好舱门,立刻把眼前堆满货舱的物资收到空间内。

紧接着,那套费尽周折从香港弄回来的日本精密机床及其所有配件,稳稳地出现在了原本堆放物资的位置上。

完成这一切,林远像没事人一样锁好货舱,悠然返回了自己的房间,等待着靠岸的时刻。

中午时分,泰山号拉响汽笛,庞大的船体在拖船的辅助下,缓缓靠上天津港的码头。

岸上嘈杂的人声、搬运货物的号子声隐隐传来,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林远提着简单的行李,与陈嘉堃、周卫国等几位船上结识、此行也算“同舟共济”的伙伴站在甲板上,做着最后的道别。

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林远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码头显眼处的杨主任。

杨主任也看到了他,隔着一段距离,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

随着舷梯放下,乘客们开始依次下船。

人流中,林远看到了前面不远处提着旧皮箱,身影有些孤寂的石不开。

他快走几步,在与石不开擦肩而过的瞬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迅速低语道,“北京东城区红星轧钢厂采购科林远。”

话音未落,他已脚步不停地随着人流向前走去,没有回头。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做了,留下了联系方式,是一份善意,也是一个可能的退路。

至于这位老人最终如何抉择,那就是他个人的命了。

正如他所想,有些人,有些事,明知前方可能荆棘密布,却依然会选择回归,这无关对错,只是人之常情。

石不开脚步微微一顿,浑浊的目光闪烁了一下,却没有停下,也没有回头,只是将那个名字和单位,牢牢刻在了心里,继续随着人流向码头出口走去。

林远则径直走向杨主任之前站立的位置,那里此刻已经停着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

杨主任显然已经先一步上车等候,林远拉开车门,弯腰坐了进去。

“主任。”林远简单地打了个招呼。

“回来了,辛苦了。”杨主任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和赞许,“路上顺利?”

“一切顺利,机床已经在货舱,可以安排交接了。”林远汇报道。

杨主任点了点头,对司机吩咐道,“走吧,先回部里。”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北京的公路上,窗外的景物由港区的繁忙逐渐变为郊野的辽阔。

车内,短暂的沉默后,杨主任清了清嗓子,开启了话题。

他语气带着明显的赞许,“林远啊,这次任务你完成得非常出色,远超预期。能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把机床完好无损地弄回来,替国家保住了这笔宝贵的外汇资产,立了大功。”

他拍了拍林远的膝盖,“回去后,部里和厂里,都会有正式的表彰。”

“主任您过奖了,都是组织指挥得当,我不过是按照指示见机行事罢了。”林远保持着谦逊,心里却明白,重头戏往往在后面。

果然,杨主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带着长辈和上级的双重关切,“表扬的话说完了,接下来我得给你紧紧螺丝。你啊,能力是没得说,胆魄也够。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内地不是香港,北京更不是可以任由你施展‘非常手段’的地方。首都水深,各方关系盘根错节,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就盼着你这样的年轻干将行差踏错,他们好趁机做文章。往后行事,必须慎之又慎,凡事多思量,讲究个程序和方法,切不可再像在香港那样……嗯,那样‘果决’了。明白吗?”

林远知道这是杨主任的肺腑之言,是真正的爱护之举。

他立刻端正神色,郑重地回答,“主任,您的教诲我记下了。您放心,回到北京,我知道该怎么做,一定谨言慎行,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组织上的信任。”

见林远态度诚恳,听得进去,杨主任欣慰地点点头,气氛缓和了不少。

车内,林远在听完杨主任的告诫后,没有立刻提起杨嘉堃,而是陷入了沉思,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杨主任何等敏锐,立刻问道,“怎么,还有别的情况?”

林远语气凝重地说,“主任,还有一件事事关重大,我……我不知道汇报上来,是福是祸。”他看了一眼司机。

杨主任会意,沉声道,“放心说,司机是老同志,有分寸。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得到这个保证,林远才压低声音说,“我在船上,结识了一位南洋侨领的后人,名叫杨嘉堃。他有很强烈的意愿,想为国家建设投资,甚至带来了三名工程师及一些我们急需的精密设备。”

杨主任瞳孔一缩,身体微微坐直。

他立刻明白了林远的顾虑。

“这是好事,但我怕……怕风气有变的时候,这份好心会被人拿来做文章,不仅害了他,更会连累您和组织。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干脆当没这回事……”

“糊涂!”杨主任低声喝断,但眼神里是赞赏而非责备。

“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不能隐瞒!爱国侨胞的一片赤诚,我们怎能因为怕担责任就拒之门外,这是对国家有功的事情。”

杨主任的大脑飞速运转,片刻后,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你不要再对第三个人提起。回到部里,我亲自向部长汇报。

这件事,必须上升到部委层面来决策和接手。

到时候,你的任务就是牵线搭桥,后续由部里指定的外贸单位去对接。

这样一来,功劳是你的,但主要的责任和操作,就由上级来扛了,明白吗?”

林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了,主任。一切听您安排。”

他估计,杨嘉堃带着设备和投资意向来到内地,人生地不熟,前期的手续、设备的临时存放、以及初步的考察洽谈都需要时间,没那么快就到北京。

自己已经留下了红星轧钢厂的联系方式,等杨嘉堃安顿下来,理清头绪,大概率会先来找自己这个“引路人”。


  (https://www.lewenvxs.cc/5512/5512375/434538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