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197章 195:折桂

第197章 195:折桂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东京。

    深秋的寒意笼罩着这座国际大都会,但涩谷文化村内的奥尔森大厅内,却灯火通明,热流涌动。

    第十一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即将在这里举行。

    王盛一身熨帖的深色西装,与穿着正式礼服的霍健起、史栋明以及《那山那人那狗》剧组的几位核心成员一同步入红毯区域。

    相较于前几天谈判时的紧绷,此刻的霍健起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紧张,眼神不断扫视着周围星光熠熠的人群和不断闪烁的相机闪光灯。

    王盛则显得从容许多,他面带微笑,步伐稳健,偶尔向认出他的国内媒体记者点头致意。

    他的目光掠过人群,看到了评委席上那位熟悉的身影——中国女演员刘小庆。

    她作为本届电影节评委之一,正与其他国际评委低声交谈。

    王盛心中微动。

    这是计划中的一环。

    进入大厅,找到属于《那山那人那狗》剧组的位置落座。

    空气中弥漫着香水、期待与淡淡的竞争味道。

    霍健起双手紧握放在膝上,指节有些发白。

    史栋明则不断调整着领带,试图缓解内心的焦灼。

    一千一百万美元卖出亚洲发行权已经是一剂强心针,但如果能在电影节上折桂,那意义将截然不同——那是对影片艺术价值的最高肯定,也是王盛野心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颁奖典礼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个个奖项花落各家。

    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导演奖……每念出一个与《那山那人那狗》无关的名字,霍健起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王盛却始终平静,偶尔与身旁的史栋明低声用中文交流两句,内容无非是“稳住”、“还没到”。

    终于,来到了最受瞩目的奖项——最佳影片(东京大奖)。

    颁奖嘉宾是日本国宝级导演铃木清顺,他缓步走上台,打开手中的信封。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他。

    霍健起几乎屏住了呼吸。

    王盛的身体也微微前倾,目光锁定在铃木清顺的嘴唇上。

    铃木清顺看了看信封,然后用清晰的日语念出了获奖影片的名字:

    “第十一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东京大奖授予——”

    他顿了顿,似乎在确认发音,然后高声宣布:“《那山那人那狗》,中国!恭喜!”

    “轰——!”

    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的冲击感瞬间淹没了霍健起。

    他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泪水几乎是在瞬间夺眶而出。

    他身边的剧组成员也纷纷跳起,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老王!王总!我们……我们得了!最佳影片!”霍健起猛地转过身,激动得语无伦次,也顾不得什么场合和礼节,一把紧紧抱住了身旁的王盛,用力拍打着他的后背。

    王盛被他抱得晃了一下,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畅快的笑容。

    他回拍着霍健起的背,声音沉稳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老霍,我说什么来着?这是你应得的!是你拍出了好片子!”

    聚光灯瞬间打在他们身上,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许多国际电影人或许对这部中国影片还不甚了解,但东京大奖的份量足以让他们投来敬佩和好奇的目光。

    王盛松开霍健起,示意他上台领奖。

    霍健起这才如梦初醒,胡乱地擦了擦眼泪,在史栋明和其他剧组成员的簇拥下,脚步有些虚浮却又无比坚定地走向舞台。

    从铃木清顺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奖杯时,霍健起的手还在微微颤抖。他站在话筒前,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闪烁的灯光,激动得几次哽咽。

    “谢谢……谢谢东京电影节……谢谢评委们……”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开始,然后切换成结结巴巴的英语重复了一遍:“感谢组委会,感谢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北影厂,感谢韩三坪厂长……更要感谢,我们盛影传媒的王盛总经理!”

    他的目光投向台下的王盛,充满了感激:“没有他的支持、他的眼光和他的……他的魄力,就没有这部电影的今天!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的山、中国的人,但我想,它表达的情感是共通的……谢谢大家!”

    他的获奖感言朴实而真挚,再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王盛心中默默想着:加上这个奖项,老韩应该能再争取一下了。

    ……

    消息的传播速度比预想的更快。

    东京时间十一月八日晚闭幕式结束后不到两小时,位于京城的北影厂厂长韩三坪,就在家里接到了来自东京的国际长途。

    “韩叔,拿了!东京大奖,最佳影片!”

    王盛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

    “什么?!真的?!太好了!!”

    韩三坪猛地从沙发上站起,声音陡然拔高,把旁边的韩佳女都吓了一跳。

    ……

    一些消息灵通的国内媒体,已经通过驻日记者或其他渠道,捕捉到了这一重磅新闻。

    十一月十日,星期二。

    《中国电影报》、《文艺报》等专业媒体率先发回简讯,以“快讯”形式报道了“中国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荣获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消息。

    到了十一月十一日,星期三,更多的全国性媒体加入了报道行列。

    《中国青年报》在文化版块刊发了特约记者张建伟从京城发回的深度报道,标题颇为煽情:《“山·人·狗”征服东京,中国电影静水深流》。

    文章详细回顾了《那山那人那狗》的创作历程,强调了其纯粹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并将此获奖誉为“中国文艺片在国际影坛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文中自然少不了对制片人王盛“独具慧眼”和“大力支持”的赞扬。

    《光明×报》则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从电影艺术与民族文化自信的角度,肯定了《那山那人那狗》的成功,认为它“用最中国的影像,讲述了最人类的情感”,是“文化走出去”的典范案例。

    《京城晚报》、《羊城晚报》等都市报更是用上了大字标题:“东京折桂!《那山那人那狗》问鼎国际电影节!”“湘西山水登上世界舞台,北影厂霍健起导演扬威东京!”

    报道中还穿插了霍健起在颁奖典礼上激动拥抱王盛的照片,以及影片中湘西如诗如画的风景剧照。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纷纷播报了这条消息。

    “东京国际电影节”、“《那山那人那狗》”、“霍健起”、“王盛”这些关键词,在短短两三天内,通过电波和荧屏,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国内电影圈彻底震动。

    之前对王盛搞“电视电影联盟”、大搞商业运作颇有微词的一些老派电影人,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他能运作《30天》那样的商业喜剧成功,也能扶持《那山那人那狗》这样的艺术片登顶国际奖项,这种跨越类型、兼顾商业与艺术的能力和眼光,让人惊叹,更让人心生忌惮。

    上影厂的朱泳德看到报纸后,沉默了许久,最终对身边的助手叹道:“韩三坪真是捡到宝了……不,是我们整个中国电影,都该庆幸有这么个‘搅局者’。”

    (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5512/5512288/1111090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