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各国闻风而动
面对来自欧洲盟国、流亡政府以及国际舆论如潮水般的质疑、谴责甚至谩骂,柯立芝深知必须做出回应,以挽回些许颜面并为其惊人的政策转向进行辩护。
然而,这份回应的基调并非解释或安抚,而是带着一种摄取巨大利益后的自信与近乎傲慢的强硬。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站在一众国内外记者面前,面色平静地宣读了一份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声明: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注意到近期国际社会对于我国承认南明帝国一事的一些……关切和误解。
我国国会认为,有必要就此阐明立场。”
“首先,美利坚合众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为最高准则。
我们承认南明帝国,正是基于这一原则。
一个有效控制了东洋本土领土和人口的政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承认这一事实,有助于结束该地区的混乱状态和无谓的流血冲突,为重建秩序与繁荣奠定基础。
忽视现实,反而才是对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
“其次,关于所谓‘背信弃义’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我国与之前的东洋帝国政府固然有外交关系,但该政府目前已无法对其宣称的领土进行有效治理。
国际法和外交实践历来承认,与有效控制领土的实体建立关系,是主权国家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我们与南明帝国新政府建立的,正是这种基于现实的新型关系,旨在面向未来,促进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发言人的语气在这里变得更加坚定,甚至带上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第三,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权根据其国家利益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做出自己的外交决策。
我们相信,与南明帝国发展建设性的关系,不仅符合美国的利益,长远来看,也符合所有渴望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国家的利益。”
最后,发言人的话达到了最强音,充满了暗示性的警告:
“最后,对于那些坚持持有不同意见、甚至试图质疑或挑战这一决定的国家或势力,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谨提出以下建议。”
“你们有任何不满或疑虑,大可以直接向东京的南明帝国政府去表达。
我们坚信,南明帝国政府有充分的意愿和金钱,向你们解释清楚当前的现实情况,并让你们理解,任何试图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合时宜,甚至……是愚蠢的。”
“我的发言完了。”
声明宣读完毕,现场一片哗然。
记者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份声明,通篇充斥着“基于现实”、“有效控制”等冷冰冰的现实政治术语,将背弃旧友的行为包装成一种冷静理智的选择。
而最后那段话,更是赤裸裸的威胁!这几乎等同于说:“你们不服?不服去找南明帝国啊!不是我们妥协,而是他们给的太多了,实在无法拒绝啊。”
美国国务院那份混合着现实政治逻辑的声明,如同一声惊雷,在全球各国的首都上空炸响之后,留下的并非持续的抗议浪潮,而是一种诡异的、充满算计的沉默。
最初的震惊和愤怒过后,伦敦、巴黎、柏林、罗马、莫斯科……各国外交部的灯光彻夜长明。
智囊们、部长们、首脑们关起门来,反复咀嚼着美国声明里的每一个字,尤其是最后那句充满暗示的话。
“……让你们理解,任何试图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合时宜,甚至……是愚蠢的。”
“……南明帝国政府有充分的意愿和金钱…”
“……直接向东京的南明帝国政府去表达…”
这些词句像魔咒一样在他们脑海中盘旋。美国人的潜台词实在太明显了,它不是在为自己辩护,它是在向全世界扩散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
“别再跟我们吵吵了!看到我们拿到什么了吗?一亿美金!只是预付款!
南明帝国有的是钱!你们想要分一杯羹?想要利益?自己去东京找他们谈!
谁跟他们做生意,承认他们,谁就能拿到难以想象的好处!
跟我们在这儿扯什么道义、旧约?愚蠢!现在,利益在东京!”
沉默,是因为各国突然意识到,愤怒地指责美国“背信弃义”毫无意义,反而显得自己跟不上时代。
真正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伦敦,唐宁街十号。
“首相先生,或许……我们该重新评估我们的远东政策了。”一位内阁大臣谨慎地开口,“美国人固然可恶,但他们抓住了一点,那个所谓的一叶八次郎,确实有效控制了东洋列岛。
而且,他们似乎真的拥有惊人的财富。如果我们继续坚持支持那个虚无缥缈的流亡政府,而法、德、甚至意大利都抢先一步与东京接触,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合同和战略利益,那对大英帝国来说,将是无法接受的损失。”
“您的意思是?”
“或许,我们该低调地……派一个非正式的代表去东京‘了解一下情况’。
至少,要知道美国人到底拿到了多少好处。”
巴黎,爱丽舍宫。
“金钱!美国人被金钱收买了!但……能收买美国人的金钱,该是多么巨大的一笔?”法国总理沉吟着,“我们在印度支那的利益需要保障。如果这个新政权真的如此……‘慷慨’,或许我们可以与他们探讨一下‘法属印度支那与南明帝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安全谅解’?这总比被排除在外要好。”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资本主义的鬣狗们,果然只会被肉味吸引。”斯大林吸着烟斗,眼神冰冷而警惕,“但这个新出现的‘南明帝国’,其财富来源和军事力量都极为可疑。
他们能如此轻易地用金钱撬动美国,同样也可能用金钱在远东制造一个反苏包围圈。
我们必须加紧情报收集,同时……或许可以考虑派出贸易代表,以‘经济合作’为名,近距离观察这个危险的邻居,并试图从中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源和技术,不能让欧美独占好处。”
罗马、柏林…… 类似的计算也在进行。意识形态、历史盟约、道义谴责,在巨大的、未知的利益诱惑面前,开始迅速褪色。
他们发动战争、参与国际博弈的目的是什么?无外乎就是利益,领土、资源、市场、战略优势。
如果坐在东京的那个新政权,真的能像满足美国人一样,用真金白银满足他们的胃口,那么,承认它的国际地位,又有什么问题呢?
那个蜷缩在朝鲜、除了一个“正统”名号几乎一无所有的流亡政府,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沉默,于是变成了默契的行动准备。各国驻外机构的指令开始悄悄改变:从一致谴责、抵制,转变为“密切关注”、“谨慎接触”、“评估商业机会”。
通往东京的外交电报线路突然变得繁忙起来,不再是抗议照会,而是各种试探性的、希望“建立沟通渠道”、“增进相互了解”、“探讨互利共赢可能性”的请求。
(https://www.lewenvxs.cc/5510/5510732/4383569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