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谢家的大龄剩女做皇后了 > 371-嫡庶有别

371-嫡庶有别


六皇子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对着她的屁股狠狠拍了一下:“放屁,老吴又没给嫁妆,休想占本王侧妃的名额!还让本王给她送礼,做梦!”

谢成君笑着拿开他的手:“殿下别管,这礼我来送,就说我们的聘礼。

至于聘礼内容是什么不重要,满天下都知道我们南诏寒酸,聘礼减薄一些也正常。

反正吴家姑娘是殿下的侧妃,可不能一女许二夫!”

六皇子又哈哈笑:“那也行,这样本王跟吴尚书就是亲戚了,过两年让他把孙女送过来,总得陪送点嫁妆!”

谢成君哦一声:“殿下急什么,想送过来还不简单,也就两个月的事儿。这王宫这么大,住二十个都能住得下。”

六皇子又拍了她一下:“醋缸,本王又不娶侧妃,到时候要是能打下山南,把她许给山南那些招降的部下!

你不知道,山南有个传统,打仗打赢了,收服降将时,新王喜欢把自己的女人赐给对方,表示重视。”

谢成君吃惊:“还有这传统?”

“对,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那两个宫女好好养着,给个侍妾的名分,过一阵子嫁到山南去,之前收服的竹溪将领都打听本王有没有多余的女人。

这阿黎得亏是王子,不然也要问本王要人,本王哪里去给他们搞人。”

谢成君笑起来:“既如此,我得帮殿下多纳几个人!”

六皇子第三次拍她:“纳人可以,不能白养着,得让她们干活!不干活不给饭吃!”

“殿下真抠,这名声传出去,往后谁还愿意跟殿下。”

“我管她们呢,反正休想占本王便宜!”

两口子像地主老财一样算计着怎么划拉人家的姑娘,算计完后立刻行动。

谢成君没让六皇子管,她找来秦相商议。

秦相一听要给吴尚书家送聘礼,忍着笑意:“王妃好计谋,老臣这就去办。”

谢成君点头:“秦相帮我挑个合适的信使,这礼物我来准备。”

秦相憋着笑离开。

六皇子在山北待了几日,火速返回山南,放出风声,自己有两个妾,可以赠与诸位英雄。

不说这两口子怎么算计人,此时的新夏京城里,谢侯爷的尸骨已经比英国公先一步回到了京城。

天气炎热,谢侯爷的尸身早就坏掉了,一路上,谢廉和谢成贤不断地用冰块降温,用酒冲洗棺木,用香料、用棉花木炭吸附流出来的东西,仍旧挡不住腐败的速度。

路途遥远,等到京城时,气味反倒小了很多。

谢家的灵堂终于迎接回了正主。

二房父子两个一路操心,被熏,瘦了一大截。

杨氏看到棺木后哭了一大场。

谢成贤听说赵姨娘怀孕了,心里叹息,看来这赵姨娘是走不掉了。

谢廉累归累,但心里也是高兴的,他终于名正言顺成了谢家的当家人。

沈氏戴着重孝操办内务,如今她成了景阳伯夫人,地位上升一大截。

谢侯爷是先帝登基时封的列侯,他的丧事方方面面都很隆重,沈氏在操办丧事的过程中,还惦记着愉郡王府的女儿。

她这里惦记女儿,愉郡王府里,谢琼华也去找郑青瑶。

郑青瑶听到谢侧妃就有些烦,她当然知道谢琼华是来求什么的。

“让谢侧妃进来吧。”

谢琼华进了郑青瑶的屋,规规矩矩地行礼:“见过王妃。”

郑青瑶嗯一声:“谢侧妃坐吧。”

谢琼华入府这几年,一直很规矩,郑青瑶对她虽然不怎么亲热,但也没针对过她,二人之间算是和睦。

郑青瑶一直喊谢侧妃,从没有假装亲热喊妹妹什么的。

谢琼华坐下后道:“王妃,妾的娘家祖父过世,想请王妃批准让妾回娘家奔丧。”

郑青瑶沉默下来,谢侯爷过世,愉郡王府已经送过吊唁之礼,愉郡王亲自去给谢侯上香。

但是愉郡王去谢家,是郡王府和谢侯之间的来往,并不是孙女婿去奔丧。

愉郡王甚至连孝都没穿,只是换上素色衣裳去了一趟谢家,只上香,不磕头。

如果谢琼华要去,是以孙女的身份,还是郡王侧妃的身份?

以孙女的身份,没有孙女婿。以郡王侧妃的身份,难道愉郡王还要低谢侯爷一头?

郑青瑶过了片刻后才道:“谢侧妃可知王爷已经去祭拜过景阳侯?”

谢琼华眼中含着泪光:“妾知道不合规矩,只是妾自小在祖父跟前长大,如今祖父去世,大姐姐和三房三个妹妹都在山南,家中只有我与三妹妹。

若是我缺席,将来如何安心。还请王妃恩准,妾感激不尽。”

郑青瑶瞥了她一眼:“谢侧妃既然知道,当日为何又要犯糊涂呢。”

谢琼华被这话顶的脸白了白,片刻后继续柔声道:“妾从未后悔。”

郑青瑶直接道:“谢侧妃去问王爷,王爷若是答应,我没意见。”

谢琼华失望地离开,晚上等愉郡王回来后,她去书房求见。

夏元帝过世不到一年,愉郡王一直睡在自己的书房里,府里妻妾各有各的院子。

平日里他除了和郑青瑶商议一些事情,或者看看孩子,其余时间从不去后院。

听到谢侧妃过来,他知道她为了何事。

他没有见谢琼华,让身边管事太监回了谢琼华一句话:“谢侧妃孝心可嘉,只是嫡庶有别、礼不可废。

皇祖父过世,谢侧妃未去瑶光苑哭灵,谢侯爷去世,谢侧妃更不可逾矩。

谢侧妃在府中为谢侯爷服丧一年即可,郡王府与侯府之间的来往,本王与王妃自会周全。”

谢琼华失望地站在愉郡王的书房门口,心里第一次有所动摇。

她有些迷茫地看着书房门,想起当年年少风流的愉郡王,那时候他温润有礼,谦谦君子一般。

小小年纪封了郡王,在一众少年郎中,除了瑞王,数他最显眼。

她虽然用了手段才进府,但是愉郡王不是刻薄人,对她和儿子一直很好,平日里从未责骂。

可是一旦涉及到嫡庶,他就变得毫不留情,仿佛像个陌生人。

郑青瑶的儿子小小年纪封了世子,和她儿子的份例有明显的区别。

她儿子别说跟世子比,甚至比不过大姑娘。


  (https://www.lewenvxs.cc/5508/5508384/2244625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