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三百零一章 验证

第三百零一章 验证


第二天上午八点,按照昨晚的约定,三人准时来到潍坊柴油机厂的试验场。赵明山早就在那里等着了,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老王,郑厂长,我来介绍一下。"赵明山显得有些兴奋,"这位是我们厂的总工程师徐建华。昨晚我向厂领导汇报了你们的技术建议,徐总工很感兴趣,专门过来看看测试情况。"

徐建华主动伸出手:"郑厂长,久仰大名。赵科长昨晚详细汇报了你们对4105散热问题的分析,很有见地。"

郑昊握着徐建华的手,态度诚恳:"徐总工您好,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还需要通过测试来验证。"

"王师傅我昨晚也听老赵说了,是一机部的老同志。"徐建华看向王师傅,"那你肯定认识我们的老厂长吴志远吧?"

王师傅眼睛一亮:"当然认识!吴厂长当年可是我们的老领导,人很和气,技术也过硬。"

"哈哈,老吴现在退休在家种花呢。改天有机会带你去看看他。"徐建华笑道,然后转向测试现场,"来,我们看看你们的改进方案效果如何。"

试验场上,一台东方红-75拖拉机已经按照昨晚讨论的方案进行了改装。发动机舱的进风口加装了导流板,出风口位置也做了调整,还临时增加了几个散热风道。

"测温点都布置好了,一共12个位置。"负责测试的技术员小李汇报道。

郑昊仔细检查了改装细节,基本符合他们昨晚的设计思路。"可以开始测试了。"

随着4105发动机启动,各个测温点的数据开始在仪表上显示。与此同时,一台未改装的东方红-75也在旁边同时运行,作为对比。

"现在我们先运行半小时,记录基础数据。"赵明山指挥着测试流程。

半小时后,第一组数据出来了。张国强看着记录本兴奋地说:"改装后的发动机舱最高温度是66度,未改装的是79度,差了13度!"

"而且温度分布更均匀了。"小李补充道,"改装后各测点的温差只有7度,原来的温差有16度。"

徐建华认真看着数据,点了点头:"效果确实明显。继续测试一小时,看看长时间运行的效果。"

一个小时的连续运行测试结束后,结果更加令人惊喜。改装后的发动机功率基本保持在103马力,油耗控制在每小时19升,而未改装的发动机功率下降到81马力,油耗上升到26升。

"太好了!"赵明山激动地拍着手,"这个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徐建华仔细研究着测试数据,脸色严肃而专注:"这说明你们昨天的分析是正确的。4105发动机本身的设计没有问题,问题确实出在整车的热管理系统上。"

王师傅指着改装的风道说:"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空气循环。进风、导流、排风,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现在的改装还是临时性的,"郑昊说道,"如果要形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更细致的设计和优化。"

徐建华点点头:"这正是我想说的。今天的测试证明了改进方向是正确的,但要真正解决4105在不同车型上的散热问题,需要更系统的工作。"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昨晚老赵汇报后,我们厂领导班子讨论了这个事情。我们希望能与你们建立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关系。"

"具体是什么想法?"张国强问道。

"我们希望签订一个技术开发协议。"徐建华解释道,"你们负责开发4105发动机在不同拖拉机上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测试平台。开发成功后,相关专利我们共同拥有,但你们在商业应用上有优先权。"

这个提议比昨晚赵明山提到的合作还要深入,让郑昊很惊喜。

"这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也担心自己的技术实力不够。"郑昊谨慎地说。

"从今天的测试效果看,你们的技术实力是够的。"徐建华肯定地说,"而且我们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王师傅问道:"那在发动机供应方面呢?"

赵明山接话道:"按照昨晚我们谈的,成本价加10%,也就是9350元一台。如果技术合作顺利,这个价格我们可以保持三年不变。"

"另外,"徐建华补充道,"下个月的全国农机发动机技术交流会,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参加,并且在会上介绍这个热管理改进方案。这对建立你们的行业声誉很有帮助。"

这正是昨晚赵明山提到的技术交流会。郑昊想了想说:"我们很愿意参加,但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会议在9月15日举行,你们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徐建华说道,"到时候会有东方红、铁牛、常柴等主要厂家的技术负责人参加。"

张国强在心里盘算着:"这样的话,我们下周再来一趟,把技术合作的具体细节敲定,回去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详细的改进方案了。"

"没问题。"徐建华爽快地答应,"下周我们安排更充足的时间,把所有细节都讨论清楚。"

上午的测试圆满结束,下午徐建华安排三人参观了4105发动机的生产线。这条现代化的生产线让郑昊印象深刻,特别是一些关键工序的加工精度和质量控制,确实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这条生产线是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建设的,采用了不少进口设备。"徐建华介绍道,"年产能2万台,如果市场需求大,还可以扩展。"

参观过程中,郑昊注意到生产线上的一些工艺细节,心中暗想:潍坊柴油机厂的制造水平确实不错,选择他们作为合作伙伴是正确的。

下午四点,参观结束。在厂区门口,徐建华亲自送别三人。

"这次合作对我们双方都很重要。"徐建华握着郑昊的手说,"4105项目是我们厂的重点,如果能够成功推广,意义重大。"

"我们也很重视这次合作机会。"郑昊诚恳地说,"回去后会认真准备技术方案。"

"那就下周见了。到时候我们把合作协议的框架定下来。"

回程的火车上,三人都很兴奋。

"昊哥,这次潍坊之行收获太大了。"张国强总结道,"不仅解决了发动机供应问题,还获得了技术合作机会,甚至有机会在全国性会议上发言。"

王师傅也很高兴:"最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徐总工这样的老技术专家都认可我们,说明我们的水平确实不错。"

郑昊看着车窗外的田野,心情很好。这次出差的收获确实超出了预期,但他也清楚,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大。

"回去后我们要抓紧时间。"郑昊说道,"第一件事是向村里和县里汇报出差成果,第二件事是加快厂房建设进度,第三件事是开始准备详细的技术方案。"

"对了,长春机床厂那边什么时候回复?"张国强问道。

"按他们说的,应该是这周内。"王师傅回答,"如果长春那边也顺利,我们的设备采购就基本解决了。"

"那样的话,8月份就可以开始设备安装调试,9月份准备样机制造,10月份样机下线测试。"郑昊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节点。


  (https://www.lewenvxs.cc/5506/5506942/1111080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