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三百四十二章 竞争

第三百四十二章 竞争


台下响起赞同的掌声。

"下面,请女方家长致辞!"

赵叔叔上前说道:"虽然我不是晓兰的亲爹,但这些年来一直把她当亲闺女看待。昊子这孩子我们都了解,能力强,人品好,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小伙子。"

"我们相信,昊子和晓兰会相互扶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也希望两家人像亲家人一样,和睦相处。"

接下来是交换信物的环节。按照当地习俗,男方要给女方送金戒指,女方要给男方送手表。

郑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是一枚闪闪发光的金戒指。这是他专门到县城金店买的,花了180块钱。

"晓兰,这是我的心意,希望你喜欢。"郑昊温柔地说着,为赵晓兰戴上戒指。

赵晓兰也拿出一块手表,是上海牌的,花了她两个月的工资。

"昊子,这是我给你的,希望你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赵晓兰说着,为郑昊戴上手表。

两人深情对视,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面,请新人宣誓!"李大海高声宣布。

郑昊和赵晓兰面向大家,郑昊先说:"我郑昊在此承诺,一定会爱护晓兰,和她一起努力,创造幸福的生活。同时,我们也会为西尧村的发展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赵晓兰接着说:"我赵晓兰愿意和昊子相伴一生,支持他的事业,照顾好家庭。我们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台下掌声雷动,很多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仪式的最后是祝酒环节。郑大山端起酒杯,大声说:"今天这个好日子,请大家一起举杯,祝福昊子和晓兰!"

"祝福昊子和晓兰!"全场异口同声地喊道,然后一饮而尽。

仪式结束后,就是丰盛的宴席。虽然说要节俭,但李秀花还是准备了十几个菜: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炒青菜、豆腐汤等等,都是村里人爱吃的家常菜。

"昊子,晓兰,祝你们白头到老!"村民们纷纷举杯祝酒。

"谢谢各位叔叔伯伯、婶子大娘的祝福!"郑昊和赵晓兰一桌桌地敬酒答谢。

酒宴进行中,大家也在聊着各种话题。

"昊子,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啊?"有人问道。

"还没定,可能要等厂里稳定一些再说。"郑昊回答。

"那晓兰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

赵晓兰温柔地说:"我愿意等,事业重要,我理解昊子的想法。"

"晓兰真是个好姑娘!"大家纷纷夸赞。

也有人关心企业发展的情况。

"昊子,听说厂里又要上新产品?"村长王大力问道。

"是的,我们正在开发小货车,技术含量更高,市场前景也很好。"郑昊简单介绍了一下。

"那用工情况呢?还能招村里的人吗?"

"当然可以,我们优先考虑本村和周边村的人。"郑昊承诺道,"西尧重工发展了,一定不会忘记乡亲们的支持。"

听到这话,大家都很高兴。

酒宴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多才结束。客人们带着满意的笑容陆续离开,都说这是近年来村里最热闹的喜事。

送走客人后,两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后续的安排。

"昊子、晓兰,你们订婚了,是不是应该搬到一起住?"李秀花问道。

"妈,我们想等结婚再搬到一起。"赵晓兰脸红地说,"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那也行,反正都是一个村的,天天见面。"郑大山理解地说。

"不过,"郑昊说,"晓兰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人了,妈,您平时要多照顾她。"

"那还用说?晓兰早就是我的好闺女了。"李秀花高兴地说。

晚上,郑昊和赵晓兰在村里散步,回味着白天的幸福时光。

"昊子,今天真高兴。"赵晓兰挽着郑昊的胳膊,"全村人都为我们祝福,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也一样。"郑昊握紧她的手,"从今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你刚才说要等厂里稳定了再结婚,我一点也不着急。"赵晓兰温柔地说,"我知道事业对你很重要,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谢谢你,晓兰。"郑昊深情地看着她,"有你的支持,我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那你也要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了。"赵晓兰关心地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两人就这样走着聊着,月光洒在身上,显得格外温馨。

订婚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有了正式的确认,也让全村人分享了他们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郑昊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事业有成,爱情圆满。

但郑昊也清楚,订婚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在事业发展和家庭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他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不过有了赵晓兰的支持和理解,他相信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正当西尧重工沉浸在产品热销和订婚喜悦中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竞争对手开始发力了。

"昊子,情况有些变化。"郑国庆风尘仆仆地从外地出差回来,脸色有些凝重,"市场竞争比我们预想的要激烈得多。"

"具体是什么情况?"郑昊放下手中的技术资料,认真地问道。

"我这次去河北、河南跑了一趟,发现至少有5家企业在生产类似的四轮农用车。"郑国庆拿出一叠资料,"而且他们的价格都比我们低。"

郑昊接过资料仔细看着。资料里有竞争对手的产品照片、技术参数、价格信息等,看得出郑国庆调研得很详细。

"这家保定农机厂,四轮车售价8500元,比我们低700元。"郑昊指着一份资料说,"技术参数怎么样?"

"载重2.2吨,发动机45马力,技术指标比我们稍低,但差距不大。"郑国庆说,"关键是价格有优势,很受客户欢迎。"

"还有这家洛阳拖拉机厂,他们的四轮车售价更低,只要8200元。"郑建国也参与了讨论,"而且他们是老牌企业,品牌知名度比我们高。"

这确实是个严峻的挑战。价格战是最直接也是最残酷的竞争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西尧重工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他们的成本为什么能控制得这么低?"郑昊问道。

"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几个原因。"郑国庆说,"第一,他们的规模比我们大,采购成本更低。第二,他们的工人工资相对较低。第三,他们在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方面投入较少。"

"质量怎么样?"

"从外观看差别不大,但我试驾了几台,感觉确实不如我们的产品。"郑国庆说,"噪音大一些,操控性也差一点,不过一般用户可能感受不太明显。"

这就是问题所在。对于大多数农村用户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质量上的细微差别往往被忽视。


  (https://www.lewenvxs.cc/5506/5506942/1111076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