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转机

第三百八十七章 转机


"回来了?怎么看着这么累?"赵晓兰关心地问。

"没事,就是今天事情多了点。"郑昊坐下来,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这些人真是的,眼红别人就知道使坏。"赵晓兰气愤地说。

"习惯就好。"郑昊笑了笑,"树大招风,以后这种事还会有。"

"那你可要小心点。"赵晓兰担心地说。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郑昊说,"对了,你联系王老师了吗?"

"联系了,他说这周六可以来厂里看看。"赵晓兰说。

"那好,我到时候亲自接待。"郑昊点头。

吃完饭,小妹郑丽跑过来找郑昊。

"四哥,听说厂里出事了?"小妹关心地问。

"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人眼红咱们,搞了点小动作。"郑昊不想让妹妹担心。

"那你可要小心点。"郑丽认真地说,"我听老师说,现在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我知道。"郑昊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对了,你复习得怎么样了?"

"还行。"郑丽说,"不过物理有些题还是不太懂。"

"哪道题?拿来我看看。"

郑丽拿出习题本,指着一道关于电路的题。郑昊看了看,拿起笔在纸上边画边讲。

"你看啊,这个电路其实就像水管一样,电流就是水流,电阻就是水管里的阻碍......"他用最简单的比喻给妹妹讲解。

"原来是这样啊!"郑丽恍然大悟,"四哥你真厉害,什么都懂。"

"这算什么。"郑昊笑了,"以后你上了大学,学的东西比这难多了。"

"那我一定好好学。"郑丽认真地说,"将来也要像四哥一样厉害。"

送走妹妹,郑昊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

今天显像管涨价的事,让他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是显像管,还是发动机,还是其他什么,都不能完全依赖外面。

他翻身坐起来,拿过床头的本子,翻开写了几个字:"技术自主",想了想,又在旁边加了一句:"不受制于人"。

窗外的月光透进来,照在本子上。郑昊盯着这几个字看了一会儿,合上本子,重新躺下。

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得好好休息。.

周六上午,赵晓兰带着王老师来到厂里。

王老师五十来岁,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手里还拎着个旧布包。

"王老师,欢迎欢迎。"郑昊热情地迎上去握手。

"郑厂长客气了。"王老师笑着说,"早就听说西尧重工的名字,今天总算见到了。"

"哪里哪里,我们还在摸索阶段,很多地方做得不好。"郑昊谦虚地说,"来,我带您参观参观。"

郑昊带着王老师在厂区转了一圈,从拖拉机车间到汽车车间,再到电视机车间。王老师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看看,有时还蹲下来仔细观察设备。

"不错,真不错。"王老师边看边点头,"设备很齐全,工人干活也很规范。你们这个厂子,比我想的要好得多。"

"您过奖了。"郑昊说,"其实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电视机这块,遇到了一些麻烦。"

"哦?说来听听。"王老师推了推眼镜。

郑昊把显像管的问题说了一遍,包括质量不稳定、价格上涨、供应不可靠等等。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王老师沉吟道,"显像管是电视机的心脏,如果这个环节受制于人,整个产业都会被动。"

"就是这个道理。"郑昊说,"所以我在想,能不能自己把这个技术摸透。"

"你这个想法是对的。"王老师点点头,"不过这事得分步走,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您的意思是?"

王老师在车间找了个凳子坐下,拿出烟袋装上烟,点着了慢慢抽了一口:"首先,先把显像管的维修和改进技术彻底掌握。这个投资不大,见效快。然后呢,研究显像管的核心技术,比如电子枪啊、荧光粉啊、真空技术这些。等这些技术都摸透了,再考虑下一步。"

"您说得对。"郑昊眼睛一亮,"就按您说的办。"

"另外,我还有个建议。"王老师又抽了口烟,"与其自己闭门造车,不如跟科研院所合作。我以前在北京广播科学研究院工作过,那里有很多专家,技术力量强。"

"这个好!"郑昊兴奋地说,"王老师,您能帮我们牵线搭桥吗?"

"可以。"王老师笑了,"不过合作是双向的,你们也要拿出诚意。"

"这个您放心。"郑昊说,"研究经费我们出,实验场地我们也能提供。"

"那就好办了。"王老师敲了敲烟袋,"我回头给我以前的同事写封信,看看能不能促成这个事。"

"太感谢您了。"郑昊真诚地说。

参观完厂区,郑昊请王老师到办公室坐。大嫂端来茶水和瓜子。

"郑厂长,我看你们厂发展得很好,但我有个疑问。"王老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您请说。"

"你们现在做拖拉机、汽车、电视机,产品线挺多,会不会太分散?我看很多厂子都是集中力量做一两样产品。"王老师问道。

这个问题郑昊早就想过了。

"王老师说得有道理。"郑昊也端起茶杯,"但我有自己的考虑。首先,多几条腿走路,一个产品不好卖,还有其他的。其次呢,这些产品之间有关联,比如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可以互相借鉴。"

"原来如此。"王老师点点头,"看来你是有长远打算的。"

"是的。"郑昊说,"我的想法是,把西尧重工做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不只是做单一产品。"

"有志向!"王老师赞叹道,用手指点了点桌子,"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技术积累很重要。基础要打牢。"

"您说得对。"郑昊说,"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对了,听晓兰说,你们要跟职业学校合作?"王老师问。

"是的,明年春天就开始招生。"郑昊说,"王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里当顾问?工资好商量,咱们还能给您安排住处。"

"当顾问?"王老师笑了,抽了口烟,"我在县一中教书挺好的,不过可以兼职帮你们做些技术指导。"

"那太好了!"郑昊高兴地说,"工资的话,一个月80块,您看怎么样?"

"不用这么多。"王老师摆摆手,"50块就行了。我主要是想发挥一点余热,帮助你们解决技术问题。再说了,我本来就拿工资呢。"

"那怎么行。"郑昊坚持道,"您是专家,这个价钱真不高。就这么定了,一个月80块,您每周来厂里两次,指导我们的技术工作。"

"那好吧。"王老师见郑昊坚持,也就答应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这个人说话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可别介意。"

"您放心,我们就需要您这样说话直的。"郑昊笑了。

中午的时候,郑昊请王老师和赵晓兰在厂里食堂吃饭。今天食堂做了红烧肉、炒青菜、鸡蛋汤,还蒸了白面馒头。

"郑厂长,你们厂的伙食真不错。"王老师夹了块肉吃着说,"比县一中食堂强多了。"

"工人们干活辛苦,得让大家吃好。"郑昊说,"对了王老师,您对彩色电视机有研究吗?"

"有一些。"王老师放下筷子,用手比划着,"彩色电视机比黑白的复杂多了,技术难度高。不过市场前景很好,现在一台彩电要三四千块,还买不到。"

"我也是这么想的。"郑昊说,"现在咱们国家的彩电主要靠进口,价格贵得吓人。如果能自己生产,市场肯定很大。"

"确实如此。"王老师点头,"不过彩电的核心技术还是在国外,咱们要掌握这些技术,还需要时间。不能急。"

"那您觉得,咱们什么时候能做彩电?"郑昊问。

王老师想了想:"如果从现在开始准备,好好积累技术,我估摸着两三年后可以试试。但前提是要把基础打牢,黑白电视的技术要彻底吃透。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房子盖得再高也不行。"

"我明白了。"郑昊心里有了底。


  (https://www.lewenvxs.cc/5506/5506942/1111071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