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初见端倪
日落西山,夕阳把太子府染成金红,
晚风卷着槐树叶,簌簌落在满地白布上。
两拨人折腾了近三个时辰,此刻都有些疲惫,
锦衣卫的衙服上沾了灰尘,脸上带着倦色,
市易司亲卫的衣摆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腰间。
庭院中央的空地上,白布铺了足足五大块,
上面的可疑物件比午时多了近一倍。
除了先前的当归、茶盏,
还多了受潮的茯苓、有细微划痕的银筷、绣着暗纹却线头松散的寝衣,
甚至有几个装过点心的瓷碟,碟底残留着一点淡绿色粉末。
杜萍萍蹲在地上,轻轻戳了戳那点绿粉末,银簪尖依旧光亮。
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眉头紧皱:
“粉末是绿豆糕里的豆沙,没毒。
茯苓也是受潮,跟当归一样放久了霉变,是人为的,
不过是太监想贪墨银子,该换的没换。”
陆云逸站在一旁,目光扫过那些物件,指尖微微攥着腰间刀柄。
亲卫们查遍了太子府每一个角落,
连太子平日穿的常服都翻了一遍,
除了一件衣摆处有个小洞的锦袍,再无其他异常。
“都没发现问题?”
他声音有些沉,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神情格外凝重。
“暂时没有。”
杜萍萍叹了口气,往石凳上一坐,揉了揉发酸的膝盖:
“陆大人,您是不是太紧张了?
或许太子殿下就是操劳过度,又加上急火攻心。”
这话刚说完,就见一个穿青布裙的嬷嬷从别院方向快步走来,
手里捧着个描金托盘,上面放着一盏凉茶。
她走到二人面前,微微躬身:
“陆大人、杜大人,
太子妃让奴婢来问一声,府里的搜查约莫何时能结束?
天色晚了,允炆公子还等着回府读书,
府里的下人们也得收拾灶房,准备晚膳了。”
杜萍萍脸上一僵,刚想说快了,却被陆云逸抢了话头:
“劳烦嬷嬷回禀太子妃,
我等查到的可疑物件需带回衙门仔细细验。
待验出结果,定会第一时间禀报殿下与太子妃。
今日多有叨扰,还望海涵。”
陆云逸微微躬身,语气客气却不容置疑。
嬷嬷愣了愣,又看了看满地的物件,终究没再多问,只点头道:
“那奴婢就先回去复命了。”
说罢,提着裙摆匆匆离开。
看着嬷嬷的背影,杜萍萍苦着脸道:
“陆大人,咱们把东西都带走,太子妃怕是要更不满了。”
“不满也得带。
这些东西在府里查不出端倪,必须带回衙门,把该用的法子都用一遍,仔细查。”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亲卫:
“巴颂,让人把所有物件分类装盒,贴上标签,
小心看管,绝不能有半点损坏!”
“是!”
巴颂立刻领着人上前,用干净的棉纸将物件一一裹好,
再放进铺了丝绸的木盒里,动作小心得像在摆弄珍宝。
杜萍萍见陆云逸态度坚决,也不再犹豫,对着锦衣卫吩咐:
“搭把手,把文书、家书都收好。
尤其是那几本膳房的出入账,
都带回诏狱,仔细核对每一笔食材来源!”
众人正忙碌着,太子妃吕氏带着朱允炆和一众下人从别院回来了。
吕氏走在最前面,脸色依旧有些沉,神色间带着几分不悦,
看到满地被打包的木盒,
脚步顿了顿,却没说什么,只对着身旁的太监吩咐:
“让人把府里打扫干净,别留着灰。”
朱允炆跟在后面,目光扫过陆云逸,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却也没多言,跟着吕氏往寝殿方向走。
倒是朱允熥见到陆云逸十分开心,朝着他挥了挥手,
陆云逸也抱拳躬身,回以一礼。
陆云逸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想起什么,
快步追上膳堂管事,那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汉子:
“管事留步,本官想问,太子殿下近日的食谱,府里可有留存?”
管事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
“回大人,食谱是尚食局定的。
每日辰时由宫中派车送来食材,连带着当日的食谱单子,
府里只负责按单子做,
做完后,单子就由送食材的太监带回宫中了,咱们这儿没有留存的方子。”
“带回宫中?”
陆云逸眉头一挑:
“也就是说,府里连当日的食谱都留不下?”
“是这样的,大人。”
管事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尚食局的规矩严,说是怕食谱外流,出什么岔子,
所以每日的单子都是送来时带来,
用完后收回,府里不敢私留。”
陆云逸沉默了片刻,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不安。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边只剩下一抹淡红:
“多谢管事告知,本官知道了。”
说完,他转身回到庭院,
杜萍萍正指挥着人把最后一个木盒搬上马车。
“陆大人,都装好了,咱们这就回衙门?”
“你们先回。”陆云逸道:
“我进宫一趟,去尚食局要太子殿下的食谱。”
杜萍萍一愣:
“进宫?这都快关宫门了,要不明日再去?”
“不行,今日就得要。”陆云逸语气坚定:
“时间越快越好,若是食材有问题,晚一日就多一分风险,你们先回。”
杜萍萍见他态度坚决,摇头叹息一声,也不再劝阻,只点头道:
“那陆大人小心。”
陆云逸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出太子府。
门口的徐增寿还带着禁军守着,见他出来,连忙上前:
“大人,这就进宫?”
“嗯,你带着人守在这里。”
陆云逸翻身上马,缰绳一拉:
“我去去就回。”
马蹄声踏在青石板上,街上行人已稀,
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匆匆赶路。
街边灯笼被伙计点亮,暖光映着路面,倒也不算暗。
陆云逸催着马,不多时就到了宫门前,
守卫见是他,搜查一番后连忙放行。
东宫寝殿里,药味还没完全散去,
窗缝里钻进来的风把烛火吹得轻轻摇曳,映得帐幔上的龙纹忽明忽暗。
朱标靠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
手里拿着一卷奏疏,脸色比白日好了些。
这时,大太监踱步前来,轻声道:
“殿下,陆大人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陆云逸一身风尘地走进来。朱标有些诧异,轻轻一笑:
“查到什么了?这么着急?”
陆云逸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急切:
“殿下,臣已与锦衣卫杜大人将府中一切可疑之物都带回衙门,仔细查验。”
朱标一愣,摇了摇头:
“你这么做,太子妃定然要生气了。”
“殿下,情况危急,已经顾不得了。”
陆云逸顿了顿,继续道:
“臣今日在太子府搜查,发现府里并无殿下的食谱留存,
特来向尚食局讨要,还请殿下恩准。”
朱标放下奏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你先坐,喝口茶缓一缓,
你的伤还没好,孤又病了,你我现在都是病号。”
陆云逸坐下,大太监连忙端来凉茶。
“食谱的事,尚食局是有规矩的。
既然要查,那孤命人去取。”
“殿下,最好是过往一年的食谱,有些东西需长期接触才会见效。”
朱标见他这般郑重,点了点头:
“行行行,都给你,
只是孤有些好奇,太医院与锦衣卫都说孤并无病灶,你为何这般着急?”
陆云逸脸色凝重:
“回殿下,臣是行军打仗的将领,平生最忌巧合二字。
殿下刚从关中、陕西巡查回来,遭遇了走水,
京中又有逆党作祟,事情刚要有结果,殿下居然又昏倒了。
这一切太过巧合,臣.心有怀疑。”
朱标闻言,沉默了片刻,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他靠在软榻上,轻轻咳嗽了两声:
“都督府说你在外打仗,连账目都算到每一个人,细致万分,今日孤算是见识到了。”
他对着大太监吩咐:
“去尚食局,把近一年的食谱都取来,给他。”
“是。”
大太监躬身退下,
很快捧着一个深棕色的小盒子回来,里面装着三本厚厚的文书。
陆云逸接过文书,打开一看,
上面详细记录着太子每日的膳食,
从辰时的早膳到亥时的宵夜,
每一道菜、每一种食材都写得清清楚楚,
甚至连掌厨之人都标注得清楚。
“多谢殿下。”
太子笑了笑,提醒道:
“宫中食谱向来是阅后即换,
今日给了你,尚食局明日就会换菜谱,
这是规矩,你知晓便可,不必对外说。”
“臣明白。”
陆云逸合上文书,躬身行礼:
“多谢殿下成全,臣即刻回衙门查验,有结果便第一时间禀报殿下。”
“去吧,早些歇息,别太劳累。”
朱标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
“孤这里无碍,你放心便是。”
陆云逸再次行礼,转身退出寝殿。
天色已经彻底漆黑,夜风格外凉爽,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他立刻出宫,赶回市易司衙门!
此时的市易司衙门还亮着灯,
一众亲信围着木盒,正一点点查验,每一件都仔细钻研。
杜萍萍也在,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打盹。见陆云逸回来,便起身发问:
“陆大人,如何?”
陆云逸点了点头,扬了扬手中的食谱:
“一切顺利。”
杜萍萍跟着陆云逸进了正堂,二人一人一本翻看起来。
杜萍萍翻看两页,轻轻点了点头:
“尚食局的食谱倒是详细。
辰时喝海参羹,未时吃蒜蓉蒸蛤蜊,申时还有鲤鱼豆腐汤,太子殿下倒是喜欢吃海鲜。”
陆云逸一愣,没接话,手指顺着食谱往下划,
从初一到初五,五日的食谱里,竟有三日都出现了蛤蜊。
夜色渐深,市易司衙门的烛火亮了一夜。
陆云逸坐在案前,面前堆着厚厚的查验报告。
当归只是受潮霉变,并无下毒痕迹,
茶盏里的褐色印记是茶汤凉透后的沉淀,无异常,
茯苓、银筷、寝衣也都查了,全是正常损耗。
小太监的家书查过了,家人都在苏州乡下,
去年才搬过去,与任何逆党都无牵扯,
膳房的出入账也核对了,
每日的食材数量、来源都跟尚食局的记录对得上,没有私藏或替换的痕迹。
“大人,都查完了,没发现问题。”
一个亲卫揉着发红的眼睛,声音带着疲惫。
陆云逸点了点头:
“先去歇着吧,辛苦了。”
等到亲卫离开,陆云逸拿起报告翻了一遍。
一夜没睡,他眼底布满血丝,却依旧精神紧绷,
所有物件都没问题,可太子殿下好端端的为何会昏厥?
难道真的是操劳过度?
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像有一层薄纱挡在眼前,看不清背后的真相。
天快亮时,杜萍萍打着哈欠起身:
“陆大人,既然都没问题,要不咱们就先把东西送回太子府?
再跟太子妃好好解释解释,免得她多心。”
“再等等。”
陆云逸道:“尚食局今日会送新的食谱来,我再看看。”
杜萍萍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
“你怀疑吃食?这怎么可能?
宫中的食物虽不算美味,
但每一样都是真材实料,内监至少要查验五次。”
陆云逸摇了摇头:
“不一样,就像你们锦衣卫常用的伎俩,
所有话都是真的,拼在一起却成了假的,吃食也是这般道理。”
杜萍萍脸色一沉,却很快想起眼前这人惹不起,连忙露出笑脸:
“陆大人说笑了,宫中对于膳食安全的钻研,可比锦衣卫高深多了。”
这话陆云逸没有反对,
太监一脉传承悠久,故元的太监没剩下几个,大多进了如今的皇宫,
一些手艺、秘法也得以传承下来。
见陆云逸没说话,杜萍萍起身躬身一拜:
“那下官就先回锦衣卫衙门了。”
杜萍萍走后,陆云逸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了片刻。
辰时刚到,尚食局的太监提着食盒,跟着亲卫走进来。
按照陆云逸的吩咐,今日尚食局送食材到太子府前,
先特意绕到市易司来一趟,把食谱给他看。
“陆大人,这是今日的食谱。”
太监双手躬身递过一张明黄色的单子,语气恭敬。
陆云逸接过单子,目光快速扫过,
虾仁粥、清蒸鲈鱼、冬瓜汤、炒芽菜。
早晨的饭食很简单,甚至不如一些地方员外的丰盛,看不出任何怪异。
“多谢公公,敢问能否去宫中的尚食局看看?
你放心,此事本官会禀报太子殿下。”
太监有些为难,但听到禀报太子殿下,便点了点头:
“若是太子殿下准允,陆大人尽可来看。”
“好!”
晨雾还未散尽,皇宫里的青砖路上沾着露水,踩上去有些湿滑。
陆云逸跟着尚食局的刘公公往前走,
两侧层层宫墙高耸,墙头上的琉璃瓦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色。
偶尔有宫女、太监捧着食盒匆匆走过,
见了刘公公都躬身行礼,眼神里带着几分敬畏,
尚食局管着皇室膳食,
虽品级不高,却是宫里的要害部门。
“陆大人,前面就是尚食局的外院了,新鲜瓜果蔬菜都在那边的库房里。
每日辰时准时清点入库,再分去各宫。”
刘公公侧身引路,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谨慎。
他知道这位陆大人深得陛下与太子倚重,根本不敢怠慢。
陆云逸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外院,
十几间青砖瓦房连在一起,
屋檐下挂着“果”“蔬”“肉”“蛋”的木牌。
几个穿青色服侍的小太监正搬着一筐筐蔬菜往库房里送,
筐上贴着应天商行的红色封条,字迹工整。
“这些都是今日刚到的?”
陆云逸指着筐里的青菜,菜叶上还带着水珠,新鲜得很。
“是的。”
刘公公取来入库册,递了过去:
“陆大人,这是今日的入库单,应天商行送的,
每样都验过了,没有烂叶坏果,都是好东西。”
陆云逸接过账册,翻了两页,
上面记着每样蔬菜的数量、产地、送菜人,
甚至连押运漕船的编号都写得清清楚楚,其中还能看到“刘氏瓜果行”的名字。
“应天商行的货一向稳妥.”
刘公公在一旁补充:
“宫里用他们的食材快两年了,从来没出过岔子。
每日送菜的人都要在宫门前搜三遍,
连车轴都得检查,绝不可能带不该带的东西进来。”
陆云逸没说话,又绕着蔬菜库房走了一圈,
墙角通风口通畅,地面扫得干净,没有霉变痕迹。
“刘公公,水产在哪?”陆云逸话锋一转。
“在里院,陆大人这边请。”
刘公公连忙引路,穿过一道月亮门。
一股浓重的腥味扑面而来,
比外院蔬菜的清香味呛人得多。
里院的地面铺着青石板,却依旧有些潮湿。
墙角摆着十几个半人高的木桶,桶里装着清水,
水面上浮着鲜活的蛤蜊、螃蟹、鲈鱼,偶尔有水泡从桶底冒上来。
“这边就是水产署了,每日从江南漕运过来,
到了京城先在城外的水寨养半日,吐净泥沙再送进宫里,
刚才还验过,都活蹦乱跳的。”
陆云逸走到装蛤蜊的木桶前,蹲下身仔细看。
木桶里的蛤蜊个个壳厚,表面沾着些褐色泥沙,
偶尔有几只微微张开壳,吐着细水。
他刚想伸手去碰,目光却突然顿住,
在一只蛤蜊的壳缝里,沾着几丝细细的暗红色藻类,
像细线一样缠在上面,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那颜色太特殊了,不是常见的绿色水藻,也不是褐色泥苔!
是那种带着几分诡异的暗红,像凝固的血!
陆云逸的心脏猛地一跳,
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知识瞬间涌了上来!
赤潮藻!!
(本章完)
(https://www.lewenvxs.cc/5506/5506095/1111011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