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这方水土,便托付陈大人了
两个月后,秋意盎然。
一辆马车徐徐向着大王村驶去。
陆朝撩开帘子,看向郁郁葱葱的田野,一群少年拿着鞭子赶着觅食的鸭群。
“若不是陛下一直催着回京,在这多待些时日也是极好的。”
萧峥听见陆朝的感叹,心里也生出了些许不舍。
在这里的最后一个月,是她过得最平和惬意的一个月了,陆朝公务渐渐捋顺,也能抽出时间陪她骑骑马,钓钓鱼。
闲时,二人寻得一处静谧庄子,她持竿垂钓,陆朝便挽起袖子在浅水处摸鱼。她张弓搭箭猎野兔,陆朝就在林间采摘新熟的棠梨。
萧峥烤兔腿的技艺依旧不减当年,吃得陆朝满嘴流油。
暮色四合时,二人常在庭院摆上小几。一壶浊酒,几碟野味,从州县治理谈到排兵布阵。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相视而笑。
这般光景,既是寻常夫妻,又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没有朝堂上如履薄冰的谨慎,不必应付那些虚与委蛇的应酬。在这豫州的最后时光里,他们竟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如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快瞧!那不是陆大人的车驾吗?!”
眼尖的村民忽然指着官道尽头高声嚷道。
青布马车才转过山坳,车前悬挂的青铜铃铛在风中叮当作响。几个正在田间除草的农夫直起腰来,手搭凉棚细看。
“错不了!”
一个黝黑汉子把锄头往地上一杵,眯着眼睛看去。
“前头赶车的那位小哥,俺见过的嘞!叫六爷!”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撒腿就往村里跑。
“村长!快通知村长!陆大人来啦!”
车辕上,六爻听见这阵喧嚷,忍不住咧开嘴,转头对车帘内笑道。
“大人您听!乡亲们认出小的来了!”
陆朝摇头失笑。
“嘿,那你可得当心着些,出门在外,你可是顶着大人我的脸面呢。”
六爻嘿嘿笑。
“小的可不敢造次,如今乡亲们看见我热情着呢!”
话音未落,田间地头的百姓已呼啦啦围了上来。几个半大孩子跑得最快,脸蛋红扑扑地挤到最前头。
“六爷!来了啊!”
六爻慌忙跳下马车,连连摆手后退。
“使不得使不得!这可万万叫不得。大人听着呢,回头小的这半年俸禄怕是都要填进去了!”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陆朝踏下马车,众人齐刷刷要跪地行礼。
“快快起身,不必讲究这等虚礼!”
“近日萝卜收成,本官前来兑现诺言,知义呢?”
小知义被簇拥到了前头,拱了拱手。
“草民王知义,拜见大人。”
陆朝含笑扶住他的肩膀,细细打量。不过半年光景,当初那个面黄肌瘦的小童,如今已显出几分挺拔之姿,头上新长出短短寸头,身着干净布衣,行礼时端方有礼。
“听闻你如今跟着王富户家的孙儿读书习字?”
知义端正地站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光彩。
“是,王爷爷仁厚,不仅许我跟着小公子读书习字,还特意嘱咐先生多加照拂。”
陆朝欣慰地微微颔首。
“这是难得的造化。你既得此机缘,更当勤勉自励。”
少年的喉结动了动,忽然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
“若非大人赐名,又哪来今日的造化?知义...知义定不负大人期望。”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的。
陆朝见他如此郑重,伸手将他扶起,温声道。
“你有这份心便很好。不过,路终究要自己走。”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青布包裹。
“这里有几册《论语》注解,是我早年所用,如今赠与你。”
忠义双手接过,指尖微微发颤。那书册边角已有些磨损,却保存得极为妥帖,纸页间还夹着几张写满批注的笺纸。他眼眶一热,慌忙低下头去。
“大人...”声音哽在喉头,再也说不下去。
陆朝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投向远处渐沉的暮色。
“读书明理,不止为求取功名。他日你若能如这书上批注一般,将自己的体悟传给后来者,便是最好的报答。”
“走!带本官去看看你家萝卜去!”
王知义那瘦削的爷爷自豪地拔起一根萝卜,递给陆朝。
“大人!您看!俺家萝卜不赖吧!!”
新鲜出土的萝卜粗壮如手臂,看着便是丰收年。
陆朝哈哈大笑。
“这可真不赖啊!!本官得带回上京让陛下尝尝这小人参才行。”
陆朝没有食言,不仅将王知义家地里的萝卜尽数收走,还特意在打谷场上当众付了银钱。
围观的乡亲们搓着手欲言又止,他早已会意,笑着掸了掸官袍上沾的泥土。
“诸位父老放心,本官已与豫州商队说定,明日起就在各县衙门前设点收购。”
围观的人群随即爆发阵阵欢呼声!
“大人英明!”
“今夜俺就拔了拉去县衙去!”
正热闹着,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县太爷下了马提着官袍下摆一路小跑而来,乌纱帽歪斜着都顾不上扶正,额角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下官参见侍郎大人!”
县令喘着粗气长揖到地。
“不知大人微服私访,下官接驾来迟,实在罪该万死。”
陆朝看着这位年长他几岁的县令,伸手虚扶了一把,指尖在对方肘间三寸处轻轻一托。
“起身吧。”
说着扭头看向百姓们。
“趁着霜降未至,抓紧种最后一茬。收成后切记深耕晒垡,放鸭群进田啄食虫卵,来年能少生虫害。”
阳光下,年轻侍郎的嗓音格外清朗。
“愿今后王家村风调雨顺,诸位家里的粮仓,地窖子都满满当当!”
老里正闻言,眼眶一红,知晓陆朝就要走了,颤颤巍巍就要跪地。
陆朝伸手去拦,拦住了一个,却拦不住身后那一群。
“大人啊,老汉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自打建村那年起,咱大王村的黄土路上就没印过官靴的印子。可这才几个月的光景,您来了三回!”
老里正抹了把脸,继续道:
“如今娃娃们敢上山拾柴火了,后生们敢下河摸鱼了。前儿个县里来的差役,居然按着您立的规矩,把多收的人头税退了回来!”
他重重磕了个头,扬起一阵尘土。
“青天大老爷,您让咱们这些泥腿子,总算看见日头了!”
他俯身扶起老里正,指尖触到老人掌心的老茧时,声音发了紧。
“老人家言重了。本官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责。”
说着转向围观的乡亲们,目光扫过那些黝黑的脸庞。
“陛下年岁同我差不多大,他向来爱民如子,可惜没法走遍这每一寸山河,他常说是数以万计的百姓才造就了大元,最该谢的是诸位,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看着百姓们朝着京城方向重重叩首,陆朝扭头看向新上任的知县。
“陈大人面圣不过旬月,想来定是深谙陛下心意。”
陈知县闻言浑身一震,对着京城方向深深一揖。
“下官铭记在心,不敢负陛下厚望!”
这就是陆元昭口中那体弱的弟弟?还托他多照顾,呵,这官威压得他头都抬不起来,谁照顾谁啊!
陆朝望着这祥和的村庄,嘴角微微扬起。
“这方水土,就托付给陈大人了。”
(https://www.lewenvxs.cc/5502/5502800/2512626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xs.cc